卷六·詩彙

關燈
無底,地無蓋,好個極樂世界。

     十八羅漢遊戲偈 不去看經念偈,卻來神通遊戲。

    自誇能殺怨賊,好意翻成惡意。

     咦!南無阿彌陀佛,春夏秋冬四季。

     哭耿子庸〔四首〕 其一 楚國有一士,胸中無一字。

    令人讀漢書,便道賴有此。

     蓋世聰明者,非君竟誰與?所以羅旴江,平生獨推許。

     行年五十一,今朝真死矣。

    君生良不虛,君死何曾死! 其二 我是君之友,君是我之師。

    我年長于君,視君是先知。

     君言吾少也,如夢亦如癡。

    去去學神仙,中道複棄之。

     歸來山中坐,靜極心自怡。

    大事苟未明,兀坐空爾為。

     行行還出門,逝者在于斯。

    反照未生前,我心不動移。

     仰天一長嘯,茲事何太奇!從此一聲雷,平地任所施。

     開口向人難,誰是心相知? 其三 太真終日語,東方容易談。

    本是閩越人,來此共閑閑。

     君子有德音,聽之使人慚。

    白門追随後,萬裡走滇南。

     移家恨已滿,敢曰青于藍?志士苦妝飾,世儒樂苟安。

     謂君未免俗,令人坐長歎。

     其四 君心未易知,吾言何恻恻!大言北海若,小言西河伯。

     緩言微風入,疾言養叔射。

    分言雜俚語,無不可思繹。

     和光混俗者,見之但争席。

    浩氣滿乾坤,收斂無遺迹。

     時來一鼓琴,與君共晨夕。

    已矣莫我知,雖生亦何益! 【五言四句】 宿吳門〔二首〕 其一 秋深風落木,清水半池荷。

    驅馬向何去?吳門客子多。

     其二 屋有圖書潤,庭無秋菊鮮。

    應知彭澤令,一夜不曾眠。

     同深有上人看梅 東閣觀梅去,清尊怨未開。

    徘徊天際暮,獨與老僧來。

     又觀梅 雷雨驚春候,寒梅次第開。

    金陵有逸客,特地看花來。

     鄭樓 谷口鄭子真,栖遲市門裡。

    小樓延上客,酒酣猶未已。

     薙發〔四首〕 其一 空潭一老醜,薙發便為僧。

    願度恒沙衆,長明日月燈。

     其二 有家真是累,混俗亦招尤。

    去去山中卧,晨興粥一瓯。

     其三 為儒已半世,食祿又多年。

    欲證無生忍,盡抛妻子緣。

     其四 大定非關隐,魂清自可人。

    而今應度者,不是宰官身。

     哭貴兒〔三首〕 其一 水深能殺人,胡為浴于此?欲眠眠不得,念子于茲死! 其二 不飲又不醉,子今有何罪?疾呼遂不應,痛恨此潭水! 其三 骨肉歸故裡,童仆皆我棄。

    汝我如形影,今朝唯我矣! 哭黃宜人〔六首〕 其一 結發為夫婦,恩情兩不牽。

    今朝聞汝死,不覺情凄然! 其二 不為恩情牽,含凄為汝賢。

    反目未曾有,齊眉四十年。

     其三 中表皆稱孝,舅姑慰汝勞。

    出朋日夜往,龜手事香醪。

     其四 慈心能割有,約己善持家。

    緣餘貪佛去,别汝在天涯。

     其五 近水觀魚戲,春山獨鳥啼。

    貧交猶不棄,何況糟糠妻! 其六 冀缺與梁鴻,何人可比蹤?丈夫志四海,恨汝不能從! 夜半聞雁有引〔四首〕 改歲以來,老病日侵,計不久矣。

    夫餘七十人也,追思五十以前, 抱此粗疏,遨遊四海,兼圖升鬥以贍俯仰,憑尺寸以奉高尊。

    人人皆視 為畏途,餘獨坦行闊步二十五載,不少一日,遍交當世名流,無空過者, 直至今日,猶然念餘不舍也。

    是世之所難者,餘之所易也。

    及其解組入 楚,身退矣,名且隐矣,可謂易而又易矣,乃行畏途覺平妥,逃空虛轉 颠踬何耶?豈非理之不可曉者耶?夫餘執此道以終始,未嘗一毫改步也。

     今難者反易,易者反難,雖餘亦自不知其故矣。

    内實自傷,故因聞雁而 遂賦之。

     其一 孤鴻向北征,夜半猶哀鳴。

    哀鳴何所為?欲我如鴻冥。

     其二 自有淩霄翮,高飛安不得。

    如何萬裡行,反作淹留客? 其三 獨雁雖無依,群飛尚有伴。

    可憐何處翁,兀坐生憂患! 其四 日月湖中久,時聞冀北音。

    鴻飛如我待,鼓翼向山陰。

     (自注:後數歲,餘竟赴冀北,過山陰,其詞卒驗。

    ) 莊純夫還閩有憶〔四首〕 其一 乘龍人歸去,誰複到吾門?薄暮多風雨,知子宿前村。

     其二 海物多奇錯,砺房味正清。

    夫妻共食啖,不得到麻城。

     其三 三子皆聰明,必然早著聲。

    若能舉孝廉,取道過西陵! 其四 七十古來稀,知餘能幾時?君宜善自計,莫念出家兒! 歲暮過胡南老〔四首〕 其一 胡床挂空壁,窮巷有深居。

    滿目繁華在,先生獨晏如。

     其二 河内著碑銘,瞿塘流頌聲。

    百年林下叟,隐隐作儀刑。

     其三 四鄰箫管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