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四○
關燈
小
中
大
:“義旗初起,叔父雖首唱舉兵,蓋亦自營脫禍,及窦建德吞噬山東,叔父全軍覆沒,劉黑闼再合餘燼,叔父望風奔北,玄齡等運籌等帷幄,坐安社稷,論功行賞,固宜居叔父之先。
叔父國之至親,朕誠無所愛,但不可以私恩濫與功臣同賞耳。
”諸将乃相謂曰:“陛下至公,雖淮安王尚無所私,吾侪何敢不安其分?”遂皆悅服。
臣按:唐太宗之論房、杜,亦如漢高之論蕭何,然漢之功臣以何為首,而唐功臣之首則長孫無忌也,無忌之功不見于史,豈非以除建成事為大功欤?夫開國承家,論功行封,當先社稷而後己私,顧以奪嫡之功而加諸建業之首,豈大公之道乎?李神通惟論房、杜而不較無忌,意者有所回護而不敢言欤。
太宗時,房玄齡嘗言:“秦府舊人未遷官者皆嗟怨,曰吾屬奉事左右幾何年矣,今除官返出前宮齊府人之後。
”上曰:“王者至公無私,故能服天下之心。
朕與卿輩日夜衣食皆取諸民者也,故設官分職以為民也,當擇賢才而用之,豈以新舊為先後哉?必也新而賢、舊而不肖,安可舍新而取舊乎?今不論其賢不肖,而直言嗟怨,豈為政之體乎?” 臣按:太宗此言非但以論功行賞,大凡用人皆當然。
肅宗至德元載,帝謂李泌曰:“今郭子儀、李光弼以為宰相,若克兩京,平四海,則無官以賞之,奈何?”對曰:“古者官以任能,唐初未得關東,故封爵皆設虛名,其食實封者給缯布而已,繇是賞功者多以官。
夫以官賞功有二害,非才則廢事,權重則難制,是以功臣居大官者皆不為子孫之遠圖,向使祿山有百裡之國,則亦惜之以傳子孫不反矣。
為今之計,莫若疏爵土以賞功臣,則雖大國不過一二百裡,可比今之小郡,豈難制哉?”上曰:“善。
” 臣按:人君之頒爵祿于臣下,固為國家用人之計,亦不可不為其人之慮,其人年方少壯而功已高、位已崇,一旦再有功庸,吾将何官以報之?不報之則其人怨望而無以振起乎人心,報之則官位已極無容再加,使其人賢欤固無慮也,苟非其人,或有以起其非分之望,不然,無可賞之功而或挾之以震主,繇此其兆,不可不知也。
玄宗開元四年,宋璟為紫薇侍郎。
突厥默啜自則天世為中國患,朝廷旰食,傾天下之力不能克,郝靈荃得其首,自謂不世之功,璟以天子好武功,恐好事者競生心徼幸,痛抑其賞,逾年始受郎将。
臣按:宋璟之不賞郝靈荃,與蕭望之、匡衡意同。
德宗幸梁州,有百姓進瓜果者,上欲與散試官,陸贽上言曰:“爵位者天下之公器而國之大柄也,惟功勳才德所宜處之,非此二途不在賞典,恒宜謹惜,理不可輕,起端雖微,流弊必大。
所獻瓜果量以錢帛為賜,饋獻酬官,恐非令典。
”又曰:“今或捧瓜一器、挈果一盛亦授試官以酬所獻,則彼突铦鋒而竭筋力者必相謂曰:‘吾以忘軀命而獲官,彼以進瓜果而獲官,是乃國家以吾之軀命同于瓜果矣。
’瓜果,草木也,視人如草木,誰複為用哉?” 臣按:德宗欲以散試官賞獻瓜果之人,固為非宜,然猶肯以下問于侍從之臣,故陸贽得以進谏,其視夫任情直行,不複詢訪于人者,德宗猶為賢乎已。
夫散試之官無俸祿之資、無攝管之柄、無見敬之貴、無免役之優,惟假空名以籠浮俗,猶不可以與人,況有俸祿之給、名位之榮,不徒身享之而子孫又世襲之者,不以軍功而可輕以予人哉? 贽又言于德宗曰:“賞以懋庸,名以彰行,賞乖其庸則忠實之效廢,名浮于行則渎冒之弊興,一足以撓國權,一足以亂風俗,授受之際,豈容易哉?頃以駐跸奉天,迫于患難,竟攘兇逆,實賴武人,遂旌定難之勳、特賜功臣之目,名頗符實,事亦會時,所沾雖多,誰曰非允,至如宮闱近侍班列具臣,雖奔走恪居,各循厥職,而驅除剪伐諒匪所任,臣忝缙紳之列,又當受賜之科,竊自校量,猶知不可,而況于介胄之士乎?人之多言,靡所不至,必謂陛下溺愛近習,故徇其苟得之情,泛訊群司以分其私昵之謗,怨不在大,釁皆自微,必将阻戰士激厲之心、結勳臣憤恨之氣,所悅者寡,所愠者多,所與者虛名,所失者實事。
且名者衆之所評也,是曰公器,亦為争端,當功而獎尚恐未孚,獎又非功,固宜見诮,傥有節效尤著,理當褒崇,實典甚多,何必在此?” 臣按:人君行賞皆不可以不公,而于軍功尤當公而不可一毫之私,何者?蓋戰伐之功,以将士之性命易敵人之性命而得之也,将士捐軀舍死以立功,而嬖幸富豪之徒乃以貨賄私昵而得之,則彼立功者曰“我以性命而得之,彼以貨賄私昵而得之,上之視我性命輕矣”,況又真有功而不得者乎?彼将曰“我之
叔父國之至親,朕誠無所愛,但不可以私恩濫與功臣同賞耳。
”諸将乃相謂曰:“陛下至公,雖淮安王尚無所私,吾侪何敢不安其分?”遂皆悅服。
臣按:唐太宗之論房、杜,亦如漢高之論蕭何,然漢之功臣以何為首,而唐功臣之首則長孫無忌也,無忌之功不見于史,豈非以除建成事為大功欤?夫開國承家,論功行封,當先社稷而後己私,顧以奪嫡之功而加諸建業之首,豈大公之道乎?李神通惟論房、杜而不較無忌,意者有所回護而不敢言欤。
太宗時,房玄齡嘗言:“秦府舊人未遷官者皆嗟怨,曰吾屬奉事左右幾何年矣,今除官返出前宮齊府人之後。
”上曰:“王者至公無私,故能服天下之心。
朕與卿輩日夜衣食皆取諸民者也,故設官分職以為民也,當擇賢才而用之,豈以新舊為先後哉?必也新而賢、舊而不肖,安可舍新而取舊乎?今不論其賢不肖,而直言嗟怨,豈為政之體乎?” 臣按:太宗此言非但以論功行賞,大凡用人皆當然。
肅宗至德元載,帝謂李泌曰:“今郭子儀、李光弼以為宰相,若克兩京,平四海,則無官以賞之,奈何?”對曰:“古者官以任能,唐初未得關東,故封爵皆設虛名,其食實封者給缯布而已,繇是賞功者多以官。
夫以官賞功有二害,非才則廢事,權重則難制,是以功臣居大官者皆不為子孫之遠圖,向使祿山有百裡之國,則亦惜之以傳子孫不反矣。
為今之計,莫若疏爵土以賞功臣,則雖大國不過一二百裡,可比今之小郡,豈難制哉?”上曰:“善。
” 臣按:人君之頒爵祿于臣下,固為國家用人之計,亦不可不為其人之慮,其人年方少壯而功已高、位已崇,一旦再有功庸,吾将何官以報之?不報之則其人怨望而無以振起乎人心,報之則官位已極無容再加,使其人賢欤固無慮也,苟非其人,或有以起其非分之望,不然,無可賞之功而或挾之以震主,繇此其兆,不可不知也。
玄宗開元四年,宋璟為紫薇侍郎。
突厥默啜自則天世為中國患,朝廷旰食,傾天下之力不能克,郝靈荃得其首,自謂不世之功,璟以天子好武功,恐好事者競生心徼幸,痛抑其賞,逾年始受郎将。
臣按:宋璟之不賞郝靈荃,與蕭望之、匡衡意同。
德宗幸梁州,有百姓進瓜果者,上欲與散試官,陸贽上言曰:“爵位者天下之公器而國之大柄也,惟功勳才德所宜處之,非此二途不在賞典,恒宜謹惜,理不可輕,起端雖微,流弊必大。
所獻瓜果量以錢帛為賜,饋獻酬官,恐非令典。
”又曰:“今或捧瓜一器、挈果一盛亦授試官以酬所獻,則彼突铦鋒而竭筋力者必相謂曰:‘吾以忘軀命而獲官,彼以進瓜果而獲官,是乃國家以吾之軀命同于瓜果矣。
’瓜果,草木也,視人如草木,誰複為用哉?” 臣按:德宗欲以散試官賞獻瓜果之人,固為非宜,然猶肯以下問于侍從之臣,故陸贽得以進谏,其視夫任情直行,不複詢訪于人者,德宗猶為賢乎已。
夫散試之官無俸祿之資、無攝管之柄、無見敬之貴、無免役之優,惟假空名以籠浮俗,猶不可以與人,況有俸祿之給、名位之榮,不徒身享之而子孫又世襲之者,不以軍功而可輕以予人哉? 贽又言于德宗曰:“賞以懋庸,名以彰行,賞乖其庸則忠實之效廢,名浮于行則渎冒之弊興,一足以撓國權,一足以亂風俗,授受之際,豈容易哉?頃以駐跸奉天,迫于患難,竟攘兇逆,實賴武人,遂旌定難之勳、特賜功臣之目,名頗符實,事亦會時,所沾雖多,誰曰非允,至如宮闱近侍班列具臣,雖奔走恪居,各循厥職,而驅除剪伐諒匪所任,臣忝缙紳之列,又當受賜之科,竊自校量,猶知不可,而況于介胄之士乎?人之多言,靡所不至,必謂陛下溺愛近習,故徇其苟得之情,泛訊群司以分其私昵之謗,怨不在大,釁皆自微,必将阻戰士激厲之心、結勳臣憤恨之氣,所悅者寡,所愠者多,所與者虛名,所失者實事。
且名者衆之所評也,是曰公器,亦為争端,當功而獎尚恐未孚,獎又非功,固宜見诮,傥有節效尤著,理當褒崇,實典甚多,何必在此?” 臣按:人君行賞皆不可以不公,而于軍功尤當公而不可一毫之私,何者?蓋戰伐之功,以将士之性命易敵人之性命而得之也,将士捐軀舍死以立功,而嬖幸富豪之徒乃以貨賄私昵而得之,則彼立功者曰“我以性命而得之,彼以貨賄私昵而得之,上之視我性命輕矣”,況又真有功而不得者乎?彼将曰“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