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九

關燈
,如今驿館。

    ’” 臣按:置即漢時之騎置,今之驿傳也;郵即漢時之郵亭,今之鋪舍也。

    騎置以飛報機務,郵亭以遞送文書。

    漢高祖五年,田橫乘傳詣雒陽。

     如淳曰:“律,四馬高足為置傳,四馬中足為馳傳,四馬下足為乘傳,一馬二馬為轺傳,急者乘一乘。

    ” 顔師古曰:“傳者,若今之驿,古者以車謂之傳車,其後又單置馬謂之驿騎。

    ” 臣按:今制驿設三等馬匹,有上中下之别,即漢所謂高足、中足、下足也。

    文帝十二年,除關無用傳。

    景帝四年,複置關,用傳出入(傳信也,若今過所也)。

     如淳曰:“兩行書缯帛分持其一,出入關合之乃得過,謂之傳。

    今除去關,出入無禁,不用傳也。

    ”臣按:漢人所謂傳,即今符驗文引之類。

    平帝時,征天下通知逸經、古記者,所在為駕,一封轺傳。

     如淳曰:“律,諸當乘傳及發駕置傳者,皆持尺五寸木傳信,封以禦史大夫印章。

    ”顔師古曰:“以一馬駕轺車而乘傳。

    ” 平帝時,選有德義者以為宗師,考察不從教令,有冤失職者,宗師得因郵亭書言宗伯,請以聞。

     顔師古曰:“郵亭,書舍也。

    言為書以付郵亭,令送至宗伯也。

    ”臣按:郵亭即今之鋪舍,因郵亭書言宗伯,即今官文書入遞也。

    《漢舊儀》曰:玺書使者其驿騎也三,騎行晝夜千裡為程。

     臣按:此即後日诏書一日行三百裡之制。

    唐制,傳信符者以給郵驿,通制令。

     唐有銀牌,發驿遣使則門下省給之,其制闊二尺半、長五寸,面隸五字曰“敕走馬銀牌”。

    宋初,令樞密院給券,謂之“頭子”。

    太平興國中,因有詐乘驿者,诏罷樞密院券,乘驿者複置銀牌。

    端拱中,又罷之,複給券。

     臣按:此唐宋牌券之制。

     宋仁宗嘉祐中,三司使張方平編驿券則例,凡七十四條,賜《嘉祐驿令》。

     臣按:此宋朝驿券之制。

    竊惟今制,凡天下水馬驿遞運所遞送使客、飛報軍情、轉運軍需之類,沿途設馬、驢、船、車、人夫,必因地裡要沖、偏僻量宜設置,其沖要處或設馬八十匹、六十匹、三十匹,其次或二十匹、十匹、五匹,大率上馬一匹該糧一百石、中馬八十、下馬六十,其佥點人夫先盡驿所近民,如不及數取于鄰郡民戶,糧不及數者衆戶辏數,當之民于常役之外而又加此役。

    承平日久,事務日多而民力亦或因之以罷弊,乞如宋仁宗命張方平總驿券,俾所司将事務之當給驿者定有等第,編次為一書,頒行天下藩方,非此例也不許擅起發下天下驿遞,非此例也不許應付。

     以上郵傳之置 ▲道塗之備 《易》: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緻遠以利天下,蓋取諸《渙》。

     張栻曰:“川塗之險則有所不通,惟夫舟楫之利既興,則日月所照、霜露所墜,莫不拭目觀化,天下如一家,中國如一人矣。

    是以刳其木而中虛,剡其楫而末銳,舟所以載物而楫所以進舟。

    緻遠以利天下而取諸《渙》者,蓋《渙》之成卦,上巽、下坎,彖曰:‘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 臣按:《渙》之卦有乘木濟川之象,水在天地間為利最大,為性最險,故聖人于《易》屢以利涉與不為言,而又制器以為利涉之具,既有其具,則地之勢盡矣而人行也不止,地之形斷矣而人行也不絕,由是極天所覆、地所載處,無不可至焉,所以來遠人于無外、廣王化于無窮也。

     《詩大明》篇曰:親迎于渭,造舟為梁。

    張載曰:“造舟為梁,文王所制而周世遂以為天子之禮。

    ” 臣按:造舟,謂聯比其船而加闆于其上以為橋,杜預所謂河橋是也。

     《周禮》:司險掌九州之圖以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而達其道路,設國之五溝、五塗而樹之林以為阻固,皆有守禁而達其道路。

    國有故,則藩塞阻路而止行者,以其屬守之,唯有節者達之。

     鄭玄曰:“達道路者,山川之阻則開鑿之,川澤之阻則橋梁之也。

    樹之林,作藩落也。

    國有故,喪災及兵也,閉絕要害之道備奸寇也。

    ” 王昭禹曰:“所謂九州之圖、山林川澤之阻,若職方氏所謂東南曰揚州,其山鎮曰會稽、其澤薮曰具區、其川三江、其浸五湖之類是也。

    所謂國之五溝五塗,則是遂人所謂遂、溝、洫、浍、川之謂五溝也,行、畛、塗、道、路之謂五塗也。

    ” 合方氏掌達天下之道路。

    鄭玄曰:“達天下之道路,津橋相辏不得陷絕也。

    ”臣按:官而謂之合方者,合同四方之事也。

     野廬(客行道所舍)氏掌達國道路至于四畿,比國郊及野之道路,凡道路之舟車幰互者叙而行之。

    鄭玄曰:“達謂巡行,通之使不陷絕也。

    ” 賈公彥曰:“舟車幰互,謂于迫隘處也。

    水陸之道,舟車往來狹隘之所,使以次叙過之。

    ” 臣按:成周之世其為治不但詳于朝廷之上、國都之中,則雖天下之道路、舟車所至之處,無一之或遺焉者,可見聖人為治無間于大小、迩遐也。

    匠人營國。

    經塗九軌,環塗七軌,野塗五軌。

     王昭禹曰:“國中曰經塗,繞城曰環塗,郊外曰野塗。

    軌廣八尺,經塗所由者衆,故九軌;環塗所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