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關燈
馬耇孟曰:“冕之為物,後方而前圓,後仰而前俯,有延在上,有旒在下,視之則延長,察之則深邃。

    ”臣按:玉藻至邃延,言首服之冕;龍卷,言身服之衣。

     皮弁以日視朝,遂以食。

     孔穎達曰:“天子既著皮弁視朝,遂以皮弁而朝食,所以敬養身體。

    ”臣按:此天子服皮弁之禮。

    《論語》:子曰:“服周之冕。

    ” 何晏曰:“黃帝作冕,其製蓋以木為幹,以布衣之,上玄下朱,取天地之色,阮湛《三禮圖》雲長尺六寸、廣八寸,天子以下皆同,前圓後方,前垂四寸,後垂三寸。

    ” 朱熹曰:“周冕有五,祭服之冠也。

    冠上有覆,前後有旒,黃帝以來蓋已有之,而製度儀等至周始備,然其為物小而加於眾體之上,故雖華而不為靡,雖費而不及奢,夫子取之蓋以為文而得其中也。

    或問周冕不為侈,何也?曰加之首則體嚴而用約,詳其製則等辨而分明,此周冕所以雖文不為過也。

    夏、商之製雖不可考,然意必有未備者矣。

    ” 臣按:冕自黃帝以來已有之,至周而其製始備,先儒謂周尚文則有過於文者,周之冕則得乎文之中者也。

     《漢官儀》曰:天子冠通天冠。

    《後漢誌》:通天冠高九寸,正豎,頂少邪卻,乃直下為鐵卷梁,前有山,展筒為述(駁犀簪導),乘輿所常服。

    《隋誌》:平冕,俗所謂平天冠也。

     臣按:《晉誌》雲:“通天冠本秦製,前有展筒,冠前加金博山述。

    郊祀天地明堂宗廟,元會臨軒,介幘、通天冠、平冕。

    冕,皂表,朱綠裏,加於通天冠上,前圓後方,垂十二旒。

    ”又《通典》謂宋加黑介幘,齊加玉簪導,梁加冕於上,為平天冕。

    意所謂通天冠者,先戴之於首,然後加冕於其上歟。

    至宋,通天冠二十四梁,加金博山,附蟬十二,戴此冠則服絳紗袍。

     隋文帝聽朝之服以赭黃文綾袍、烏紗帽、折上巾、六合靴,與貴臣通服,惟天子之帶十有三鐶。

    至唐高祖,以赭黃袍巾帶為常服。

    臣按:天子服黃始於隋,後遂因之以為常。

     《唐誌》:太宗常以襆頭起於後周,便武事者也。

    方天下偃兵,采古製為翼善冠,自服之。

     臣按:翼善冠,天子始以為常服,後尋廢不用。

    至宋淳化二年,詔檢討翼善冠製度及所用衣服,自是遂常服之。

     《南齊輿服誌》:袞衣,漢世出陳留襄邑所織,宋末用繡及織成,齊建武中乃采畫為之,加飾金銀薄,時亦謂為天衣。

    臣按:此後世袞衣之製。

     《宋誌》:天子之服,一曰大裘冕,二曰袞冕,三曰通天冠、絳紗袍,四曰履袍,五曰衫袍,六曰窄袍,天子祀享朝會親耕及視事燕居之服也,七曰禦閱服,天子之戎服也,中興之後則有之。

     臣按:此宋朝一代冕服之製,其間所謂大裘冕者用以郊祀,當時有司及陸佃、何洵直等議論不一,其所製造或以黑羔皮或以黑繪代之,或謂其冕無旒,或謂以袞襲之,或者又謂袞冕至大次,質明改服大裘,兩不相戾,訖無定論。

    夫祀天之器物一切以素質,故其服亦以質焉。

    今既不掃地用陶匏,則其服獨欲尚質,可乎?先王製禮本乎誠,惟專一其內心之誠,在乎外者隨時製宜,惟其稱而已矣。

     英宗治平二年,李育上言:“冕以《周官》為本,凡十二旒,間以采玉,加以紘綖、笄瑱之飾;袞以《虞書》為始,凡十二章,首以辰象,別以衣裳繪繡之采。

    東漢至唐史官、名儒記述前製皆無珠翠、犀寶之飾,蓋明水、大羹不可以眾味和,《雲門》《鹹池》不可以新聲間,袞冕之服不宜以珍怪累也。

    按《開寶通禮》及《衣服令》,冕服皆有定法,悉無寶錦之飾,夫太祖、太宗富有四海,豈乏寶玩,顧不可施之郊廟也。

    臣願陛下肇祀天地,躬饗祖禰,服周之冕,觀古之象,複先王之製、祖宗之法。

    ”詔禮官參定,奏曰:“國朝冕服雖仿古製,然增以珍異巧縟,前世所未嚐有,國家大事莫大於祀,而祭服違經,非所以肅祀容、尊神明也,宜如育言,參酌《通禮》一切改造之。

    ” 臣按:冕服之製雖曰華而不為靡費而不及奢,然必有中製,不可過也不可不及也,若魏明之用珊瑚、六朝之用翡翠、宋人之繡龍錦七星紫雲白鶴,皆非禮之禮也。

    非禮之禮且不可以見師長,況用以祀天地祖宗哉? 以上冕服之章 ▲璽節之製 《周禮地官》:司市,凡通貨賄,以璽節出入之。

    掌節,掌邦節,貨賄用璽節。

     臣按:璽之名始見於此,然專以出入貨賄,蓋上下通用也。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公自楚還及方城,季武子取卞,使公冶問,璽書追而與之。

    林堯叟曰:“璽,印也,印書追公冶而與之。

    ” 臣按:用璽於文書謂之璽書,璽書二字始見於此。

    然此乃季武子書而用璽記之者,是時上下印章皆名璽故也。

    自秦以來,惟天子印得稱璽,故其製詔謂之璽書,臣下不得用也。

     漢高祖元年,高祖至霸上,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