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八
關燈
小
中
大
必有所在,人君遇災其必反己自求,所以緻天怒而召天災者其咎安在而加省察之功,則災不為咎矣。
《左傳》:新作南門,書不時也。
凡啟塞從時。
杜預曰:“不時,失土功之時。
門戶道橋謂之啟,城郭牆塹謂之塞,皆官民之開閉,不可一日阙,故随壞時而治之。
” 臣按:國家之修造有待時而修者,有不待時而修者。
蓋居室、宴遊之所可以有可以無,與雖不可無而有他所以暫代者,必須農隙之時、無事之日然後修之可也,若夫門戶以開阖、道橋以往來、城郭以衛民、牆塹以禦寇,不可一日無焉者也,苟必待時而為之,豈不至于有所損失而誤事乎? 《史記》:堯之有天下也,堂高三尺,采椽不斫,茅茨不剪。
臣按:堯時去洪濛之世未遠,故其居室簡樸如此,然堯之居雖陋而其仁則如天、其智則如神,巍乎其有成功,煥乎其有文章,蕩蕩乎不可得而名也。
商纣為傾宮,世目之為獨夫;秦皇為阿房宮,世稱之為亡道主,然則人君之好尚可不謹哉? 秦始皇以鹹陽人多,先王宮庭小,乃營朝宮渭南上林苑中。
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容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合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山颠以為阙,複道渡渭屬之鹹陽,隐宮徒刑者七十餘萬人分作阿房、骊山。
關中計宮三百,關外四百餘,因徙三萬家骊邑、五萬家雲陽。
杜牧曰:“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
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女工,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栗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弦管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複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 臣按:秦始皇于三十五年作阿房宮,至三十七年東巡而崩于沙丘,勞七十餘萬人之力,費百千萬億之财,營建始成,僅僅二期而身已下世。
嗚呼,一身之微,歲月幾何,何苦勞人費财而為此無益之事,流毒四海,遺臭千載也哉?秦始皇亦愚也已矣,不知己之愚而欲愚黔首,噫,果孰愚哉?後世人主誦杜牧之賦所謂“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取之盡锱铢,用之如泥沙”及“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後世哀之而不鑒之”等語,其亦知所以省悟也夫。
漢高祖五年,治長樂宮于長安。
呂祖謙曰:“按《史記》,高帝六年更命鹹陽曰長安,然《盧绾傳》雲绾封為長安侯,長安,故鹹陽也。
則長安為鹹陽别名久矣,是時高祖雖西入關,尚居栎陽,方營宮室于長安,謀遷都也。
” 臣按:漢建長樂宮始此。
七年,帝至長安,蕭何治未央宮,帝見其壯麗,甚怒,曰:“天下匈匈數歲,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宮室。
且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後世有以加也。
” 司馬光曰:“王者以仁義為麗、道德為威,未聞其以宮室填(與鎮同)服天下也。
天下未定,當克己節用以趨民之急,而顧以宮室為先,豈可謂知所務哉?昔禹卑宮室而桀為傾宮,創業垂統之君,躬行節儉以訓示子孫,其末流猶入于淫靡,況示之以侈乎?孝武卒以宮室罷敝天下,未必不繇酂侯啟之也。
” 臣按:蕭何此對所謂禦人以口給也,說者乃謂何欲以此堅帝都長安,未必然也,當以司馬氏之言為正。
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車騎服禦無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
嘗欲作露台,召匠計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産也。
吾奉先帝宮室,常恐羞之,何以台為?” 臣按:所貴乎人主者,以天下之事無所不知也,内而宮闱、外而朝廷、遠而至于邊徼、下而至于闾閻,人情世态無一而不知,既知之而又念之,必使無一物無一人之不得其所,然後能盡父母斯民之責。
文帝欲作一台,召工計之直百金,曰“百金,中人十家之産也”,蓋帝起自外藩,耳聞目見民間之事,非若景、武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女之手者比也。
故知天下之民有上中下三等,上等之人其家固不止十金也,中人一家産僅直十金,則下者不及十金可知矣,其中甚者乃至無一錢之儲、隔宿之食、立錐之地,枵腹而眠、賃屋而居者比比皆是,九重之上、左右之人,乃至有一飯而費十金者、一宴而費百金者、一器用服飾之微而費千金者,尚或以為不滿意而他求,及其有所營造以恣遊玩,佞佛老、媚神鬼者往往傾府庫之财、竭生民之力略不顧惜。
嗚呼,胡不思之甚耶?觀于此可見文帝為三代以後絕無僅有之令主,書文史冊千載有光,後世人主其或有所營建,必先計其工用而以文帝為法,毋為嬖幸所欺,以多為少,以不可為可,則足以盡天下之情而成天下之治矣。
武
《左傳》:新作南門,書不時也。
凡啟塞從時。
杜預曰:“不時,失土功之時。
門戶道橋謂之啟,城郭牆塹謂之塞,皆官民之開閉,不可一日阙,故随壞時而治之。
” 臣按:國家之修造有待時而修者,有不待時而修者。
蓋居室、宴遊之所可以有可以無,與雖不可無而有他所以暫代者,必須農隙之時、無事之日然後修之可也,若夫門戶以開阖、道橋以往來、城郭以衛民、牆塹以禦寇,不可一日無焉者也,苟必待時而為之,豈不至于有所損失而誤事乎? 《史記》:堯之有天下也,堂高三尺,采椽不斫,茅茨不剪。
臣按:堯時去洪濛之世未遠,故其居室簡樸如此,然堯之居雖陋而其仁則如天、其智則如神,巍乎其有成功,煥乎其有文章,蕩蕩乎不可得而名也。
商纣為傾宮,世目之為獨夫;秦皇為阿房宮,世稱之為亡道主,然則人君之好尚可不謹哉? 秦始皇以鹹陽人多,先王宮庭小,乃營朝宮渭南上林苑中。
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容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合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山颠以為阙,複道渡渭屬之鹹陽,隐宮徒刑者七十餘萬人分作阿房、骊山。
關中計宮三百,關外四百餘,因徙三萬家骊邑、五萬家雲陽。
杜牧曰:“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
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女工,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栗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弦管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複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 臣按:秦始皇于三十五年作阿房宮,至三十七年東巡而崩于沙丘,勞七十餘萬人之力,費百千萬億之财,營建始成,僅僅二期而身已下世。
嗚呼,一身之微,歲月幾何,何苦勞人費财而為此無益之事,流毒四海,遺臭千載也哉?秦始皇亦愚也已矣,不知己之愚而欲愚黔首,噫,果孰愚哉?後世人主誦杜牧之賦所謂“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取之盡锱铢,用之如泥沙”及“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後世哀之而不鑒之”等語,其亦知所以省悟也夫。
漢高祖五年,治長樂宮于長安。
呂祖謙曰:“按《史記》,高帝六年更命鹹陽曰長安,然《盧绾傳》雲绾封為長安侯,長安,故鹹陽也。
則長安為鹹陽别名久矣,是時高祖雖西入關,尚居栎陽,方營宮室于長安,謀遷都也。
” 臣按:漢建長樂宮始此。
七年,帝至長安,蕭何治未央宮,帝見其壯麗,甚怒,曰:“天下匈匈數歲,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宮室。
且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後世有以加也。
” 司馬光曰:“王者以仁義為麗、道德為威,未聞其以宮室填(與鎮同)服天下也。
天下未定,當克己節用以趨民之急,而顧以宮室為先,豈可謂知所務哉?昔禹卑宮室而桀為傾宮,創業垂統之君,躬行節儉以訓示子孫,其末流猶入于淫靡,況示之以侈乎?孝武卒以宮室罷敝天下,未必不繇酂侯啟之也。
” 臣按:蕭何此對所謂禦人以口給也,說者乃謂何欲以此堅帝都長安,未必然也,當以司馬氏之言為正。
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車騎服禦無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
嘗欲作露台,召匠計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産也。
吾奉先帝宮室,常恐羞之,何以台為?” 臣按:所貴乎人主者,以天下之事無所不知也,内而宮闱、外而朝廷、遠而至于邊徼、下而至于闾閻,人情世态無一而不知,既知之而又念之,必使無一物無一人之不得其所,然後能盡父母斯民之責。
文帝欲作一台,召工計之直百金,曰“百金,中人十家之産也”,蓋帝起自外藩,耳聞目見民間之事,非若景、武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女之手者比也。
故知天下之民有上中下三等,上等之人其家固不止十金也,中人一家産僅直十金,則下者不及十金可知矣,其中甚者乃至無一錢之儲、隔宿之食、立錐之地,枵腹而眠、賃屋而居者比比皆是,九重之上、左右之人,乃至有一飯而費十金者、一宴而費百金者、一器用服飾之微而費千金者,尚或以為不滿意而他求,及其有所營造以恣遊玩,佞佛老、媚神鬼者往往傾府庫之财、竭生民之力略不顧惜。
嗚呼,胡不思之甚耶?觀于此可見文帝為三代以後絕無僅有之令主,書文史冊千載有光,後世人主其或有所營建,必先計其工用而以文帝為法,毋為嬖幸所欺,以多為少,以不可為可,則足以盡天下之情而成天下之治矣。
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