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六

關燈
謂置爇者,疏家謂以水平地,于四角立四柱,于四柱畔懸繩以正柱,以水望其高下即知地之高下,然後平高就下而地乃平,殆今世所謂水平也與? 《春秋》:桓公九年,紀季姜歸于京師。

     《公羊傳》曰:“京師者何?天子之居也。

    京者何?大也。

    師者何?衆也。

    天子之居,必以衆大之辭言之。

    ” 臣按:《穀梁傳》亦雲:“京,大也。

    師,衆也。

    言周必以衆與大言之也。

    ”所謂京師者始于此,後世因以天子所都為京師焉。

     周幽王為犬戎所殺,于是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幽王太子宜臼,是謂平王,以奉周祀。

    平王立,東遷于洛邑。

     蘇轼曰:“周之失計未有如東遷之缪也,自平王至于亡,非有大無道者也。

    髭王之神聖,諸侯服享,然終以不振,則東遷之過也。

    今夫富民之家所以遺其子孫者田宅而已,不幸而有敗,至于乞假以生可也,然終不敢議田宅,今平王舉文、武、成、康之業而大棄之,此一敗而鬻田宅者也。

    夏、商之王皆五六百年,其先王之德無以過周,而後王之敗亦不減幽、厲,然至于桀、纣而後亡,其未亡也,天下宗之不如東周之名存而實亡也,是何也?則不鬻田宅之效也。

    使平王收豐鎬之遺民而修文、武、成、康之政,以形勢臨諸侯,齊、晉雖強未敢貳也,而秦何自霸哉?魏惠王畏秦遷于大梁,楚昭王畏吳遷于郢,項襄王畏秦遷于陳,考烈王畏秦遷于壽春,皆不複振有亡征焉。

    東漢之末,董卓劫帝遷于長安,漢遂以亡,近世李景遷于豫章亦亡,故曰周之失計未有東遷之缪者也。

    ” 臣按:蘇轼謂遷都為周人失計,舉後世遷都數君皆不複振而有亡國之征,是固然矣。

    然此蓋謂衰敗之餘者爾,若夫國勢方興之日,或依形勢之固,或就富庶之所,或遠夷狄之害,則不可專泥此說也。

     《史記貨殖傳》曰:昔唐人都河東,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之所更居也。

     臣按: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有三川、河東,漢分三川為河南、河内,與河東号為“三河”,是三郡者皆濱河之地,故帝堯都平陽、商都亳、成王營洛邑,皆以河為運道,達于河即達于京師也,後世都汴洛者皆由汴水入河,都長安者雖不濱河,然亦由河入于渭,是古今建都無有不資于河道者也。

    我朝都燕,咫尺瀛海,則所以通天下之食貨以足國用者莫便于海焉,蓋海道以天為界,地界已盡而人之行者不止,蓋天造地設以有待而為今日萬世無窮之利者也。

     秦始皇二十六年,徙天下豪傑十二萬戶于鹹陽。

    臣按:此後世徙天下富民填實京師之始。

     漢初,齊人婁敬過洛陽,見漢高祖曰:“陛下都洛陽,豈欲與周室比隆哉?”上曰:“然。

    ”敬曰:“陛下取天下與周異,周自後稷積德參(古累字)善十有餘世,至于文、武而諸侯自歸之,遂滅殷為天子。

    及成王即位,周公相焉,乃營洛邑,以為此天下之中也,諸侯四方納貢職道裡均矣,有德則易以王,無德則易以亡。

    故周之盛時,諸侯四夷莫不賓服,及其衰也,天下莫朝,周不能制,非惟德薄形勢弱也。

    今陛下起豐、沛,卷蜀、漢,定三秦,與項羽戰荥陽、成臯之間,哭聲未絕、傷者未起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時,臣竊以為不侔也。

    夫秦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卒然有急,百萬之衆可立具也。

    夫與人鬥,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制其勝也,今陛下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帝問群臣,群臣皆山東人,争言周王數百年,秦二世即亡,洛陽東有成臯、西有殽、渑,倍河鄉伊、洛,其固亦足恃也。

    上問張良,良曰:“洛陽雖有此固,其中小不過數百裡,田地薄,四面受敵,非用武之國也。

    關中左殽、函,右隴、蜀,沃野千裡,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裡,天府之國’,敬說是也。

    ”上即日西都關中。

     陸贽曰:“關中古邦畿千裡之地也,王業根本于是在焉,秦用之以傾諸侯,漢因之以定四海。

    蓋由憑山河之形勝宅、田裡之上腴,内保一方當天下之半,可以養力俟時,外制東夏,據域中之大,可以蓄威昭德。

    ” 呂祖謙曰:“婁敬建入關之策則是,至言周公營洛邑,有德則易以王,無德則易以亡,乃戰國陋儒之說而論周秦形勢,初未嘗考也。

    豐、鎬本文、武、成、康之所都,平王東遷始以封秦爾,敬所談秦之形勢乃周之形勢也,秦漢間人多不學,但據目前言之,東周以前全勝之周則識之者鮮矣。

    群臣皆山東人,争言洛陽東有成臯、西有殽渑、倍河向洛,其固亦足恃。

    高帝獨非山東人乎,與項羽富貴不歸故鄉之見異矣。

    ” 臣按:此秦以後都長安之始。

    張良謂關中為用武之地,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臣竊以謂今世都燕真所謂用武之地,比之關中其所阻者亦有三面而亦獨以一面制,天下之大,凡虞州十二、夏州九、春秋國十二、戰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