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八
關燈
小
中
大
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祇)之禮以佐王建保(安也)邦國。
王昭禹曰:“謂之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禮,則禮當自王出也。
” 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示,以烝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禋燎祀司中、司命、風伯、雨師,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以狸沈祭山林、川澤,以辜祭四方百物,以肆、獻、祼、享先王,以饋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槱夏享先王,以嘗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
(詳見“秩祭祀”) 臣按:大宗伯所掌之禮有五,曰吉、兇、軍、賓、嘉,而《周官春官》首言大宗伯之職以佐王建保邦國者,則專以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祇為言,蓋禮莫重于祭也。
以兇禮哀(謂救患分災)邦國之憂,以喪禮哀死亡,以荒禮哀兇(謂歲歉)劄(謂民病),以吊禮哀禍災,以褵禮哀圍敗,以恤禮哀寇亂。
吳澂曰:“哀謂救患分災也。
喪禮謂親者為之服、疏者有含襚。
荒者,人物有害也。
兇以天災言,劄以民病言。
吊者,慰吊之也。
禍災如水、火之類。
褵者,會财貨以補其亡失也。
圍謂國被圍,敗謂師敗績。
恤,相為憂之也。
兵于外為寇,于内為亂。
” 臣按:兇禮凡六條,《曲禮》曰:“歲兇年不登,君膳不祭肺,馬不食谷,馳道不除,祭祀不縣,大夫不食粱,士飲酒不樂。
”觀古人于荒禮如此,則其他可知矣。
可見成周盛時,于國有兇荒,其君臣上下相與哀恤如此,蓋其與民同患,故雖遇兇而不兇也欤。
以賓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觐,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衆也)見曰同,時聘曰問,殷覜曰視。
吳澂曰:“親謂使之親附也,朝如日出于寅之朝而朝于天,宗如萬物相見于南方而其類皆有所宗,觐謂物成之時各勤其實以報乎上,遇謂閉藏之時其相見若邂逅之遇,會謂非時會集以謀征伐之時,同謂王不巡狩而衆見諸侯以命政,問謂諸侯遣卿非時緻問于天子,視謂諸侯遣卿以大禮而衆見于天子。
” 臣按:賓禮凡八條,朝、觐、遇、宗之名以别一時耳,其禮一也。
《書》曰“六年五服一朝”,以二者參之,諸侯六年之内惟一朝耳,來以春則曰朝、以夏則曰宗,秋、冬亦然,初無四方之别,猶漢春曰朝、秋曰請也。
以軍禮同邦國,大師之禮,用衆也;大均之禮,恤衆也;大田之禮,簡衆也;大役之禮,任衆也;大封之禮,合衆也。
吳澂曰:“同謂威其不協及僭差者也。
大師謂天子六軍,用衆者出師之法也。
大均謂因地以令賦、因家以起役,地有肥硗而賦有輕重,家有上下而役有多少,是所以優恤其衆也。
大田謂四時之田而因以習兵,簡閱其衆之能與否也。
大役謂徒役,若築作之類,所以任用衆力也。
大封謂正封疆、溝塗之固,所以合聚其民也。
于此見聖人公平廣大之心矣。
” 臣按:王安石謂用衆者用其命,恤衆者恤其事,簡衆者簡其能,任衆者任其力。
用其命而不知恤其事,恤其事而不知簡其能,簡其能而不知任其力,任其力而不知合其志,非所以謂軍禮。
軍禮以用其命為主,以合其志為終。
嗟乎,古人用兵而必為之禮如此,後人惟知用法而已,驅之如牛羊,視之如艾蒿,豈複有所謂禮也哉? 以嘉禮親萬民,以飲食之禮親宗族兄弟,以昏冠之禮親成男女,以賓射之禮親故舊朋友,以飨燕之禮親四方之賓客,以脤膰之禮親兄弟之國,以賀慶之禮親異姓之國。
吳澂曰:“嘉,善也。
因人之心善而為之制也。
飲食謂族食族宴也。
昏兼姻言,冠兼笄言。
賓射謂王與賓友射也。
飨以訓共儉,燕以示慈惠,凡朝聘之賓客皆一飨而燕則無數。
脤膰謂祭祀之肉。
兄弟之國,同姓諸侯也。
贊其喜曰慶,加物曰賀。
異姓之國,王之昏姻甥舅也。
” 臣按:先儒有言,觀乎《大雅》《小雅》正變之所存,則周之所以興莫不由于五禮也,周家之所以亡亦莫不由于五禮也。
邦國之根本安危之所系,其有大于此乎?臣觀周人設官,大宗伯所以佐王建保邦國者,首以五禮為事,非徒有其典,凡其所以詠于《詩》與夫散見于傳記者莫不備見其事。
籲,此成周所以為有道之長而異于後世也欤? 小宗伯掌五禮之禁令與其用等,辨廟祧之昭穆、吉兇之五服車旗宮室之禁,掌三族之别以辨親疏,其正室皆謂之門子,掌其政令。
吳澂曰:“五禮,吉、兇、軍、賓、嘉也。
大宗伯掌其本數,小宗伯又掌其末度。
禁者禁其所不得用,令者令其所得用。
用等者,器币尊卑之差也。
廟祧之昭穆者,天子七廟三昭三穆之外又有二祧。
祧者,遠廟之主遷而藏之也。
吉兇之五服,吉服五則九章也、七章也、五章也、三章也、一章也,兇服五則斬衰也、齊衰也、錫衰也、缌衰也、疑衰也。
三族者父、子、孫,人屬之正名也。
辨親疏者,重服則親,輕服則疏。
正室,适子将代父當門者也,疏曰:‘據九族之内,凡适子正體皆為正室,皆謂之門子。
’小宗伯掌其政令者,治其昭穆、明其嫡庶,使不得以卑代尊、孽代宗。
” 臣按:禮之大者有五,而五者之中其所用者各有等則焉。
大宗伯既總其綱,而小宗伯又掌其禁令與其用等。
所謂等者,尊卑、貴賤、親疏三者而已。
辨昭穆與其章服則尊卑之等嚴,禁車旗
王昭禹曰:“謂之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禮,則禮當自王出也。
” 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示,以烝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禋燎祀司中、司命、風伯、雨師,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以狸沈祭山林、川澤,以辜祭四方百物,以肆、獻、祼、享先王,以饋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槱夏享先王,以嘗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
(詳見“秩祭祀”) 臣按:大宗伯所掌之禮有五,曰吉、兇、軍、賓、嘉,而《周官春官》首言大宗伯之職以佐王建保邦國者,則專以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祇為言,蓋禮莫重于祭也。
以兇禮哀(謂救患分災)邦國之憂,以喪禮哀死亡,以荒禮哀兇(謂歲歉)劄(謂民病),以吊禮哀禍災,以褵禮哀圍敗,以恤禮哀寇亂。
吳澂曰:“哀謂救患分災也。
喪禮謂親者為之服、疏者有含襚。
荒者,人物有害也。
兇以天災言,劄以民病言。
吊者,慰吊之也。
禍災如水、火之類。
褵者,會财貨以補其亡失也。
圍謂國被圍,敗謂師敗績。
恤,相為憂之也。
兵于外為寇,于内為亂。
” 臣按:兇禮凡六條,《曲禮》曰:“歲兇年不登,君膳不祭肺,馬不食谷,馳道不除,祭祀不縣,大夫不食粱,士飲酒不樂。
”觀古人于荒禮如此,則其他可知矣。
可見成周盛時,于國有兇荒,其君臣上下相與哀恤如此,蓋其與民同患,故雖遇兇而不兇也欤。
以賓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觐,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衆也)見曰同,時聘曰問,殷覜曰視。
吳澂曰:“親謂使之親附也,朝如日出于寅之朝而朝于天,宗如萬物相見于南方而其類皆有所宗,觐謂物成之時各勤其實以報乎上,遇謂閉藏之時其相見若邂逅之遇,會謂非時會集以謀征伐之時,同謂王不巡狩而衆見諸侯以命政,問謂諸侯遣卿非時緻問于天子,視謂諸侯遣卿以大禮而衆見于天子。
” 臣按:賓禮凡八條,朝、觐、遇、宗之名以别一時耳,其禮一也。
《書》曰“六年五服一朝”,以二者參之,諸侯六年之内惟一朝耳,來以春則曰朝、以夏則曰宗,秋、冬亦然,初無四方之别,猶漢春曰朝、秋曰請也。
以軍禮同邦國,大師之禮,用衆也;大均之禮,恤衆也;大田之禮,簡衆也;大役之禮,任衆也;大封之禮,合衆也。
吳澂曰:“同謂威其不協及僭差者也。
大師謂天子六軍,用衆者出師之法也。
大均謂因地以令賦、因家以起役,地有肥硗而賦有輕重,家有上下而役有多少,是所以優恤其衆也。
大田謂四時之田而因以習兵,簡閱其衆之能與否也。
大役謂徒役,若築作之類,所以任用衆力也。
大封謂正封疆、溝塗之固,所以合聚其民也。
于此見聖人公平廣大之心矣。
” 臣按:王安石謂用衆者用其命,恤衆者恤其事,簡衆者簡其能,任衆者任其力。
用其命而不知恤其事,恤其事而不知簡其能,簡其能而不知任其力,任其力而不知合其志,非所以謂軍禮。
軍禮以用其命為主,以合其志為終。
嗟乎,古人用兵而必為之禮如此,後人惟知用法而已,驅之如牛羊,視之如艾蒿,豈複有所謂禮也哉? 以嘉禮親萬民,以飲食之禮親宗族兄弟,以昏冠之禮親成男女,以賓射之禮親故舊朋友,以飨燕之禮親四方之賓客,以脤膰之禮親兄弟之國,以賀慶之禮親異姓之國。
吳澂曰:“嘉,善也。
因人之心善而為之制也。
飲食謂族食族宴也。
昏兼姻言,冠兼笄言。
賓射謂王與賓友射也。
飨以訓共儉,燕以示慈惠,凡朝聘之賓客皆一飨而燕則無數。
脤膰謂祭祀之肉。
兄弟之國,同姓諸侯也。
贊其喜曰慶,加物曰賀。
異姓之國,王之昏姻甥舅也。
” 臣按:先儒有言,觀乎《大雅》《小雅》正變之所存,則周之所以興莫不由于五禮也,周家之所以亡亦莫不由于五禮也。
邦國之根本安危之所系,其有大于此乎?臣觀周人設官,大宗伯所以佐王建保邦國者,首以五禮為事,非徒有其典,凡其所以詠于《詩》與夫散見于傳記者莫不備見其事。
籲,此成周所以為有道之長而異于後世也欤? 小宗伯掌五禮之禁令與其用等,辨廟祧之昭穆、吉兇之五服車旗宮室之禁,掌三族之别以辨親疏,其正室皆謂之門子,掌其政令。
吳澂曰:“五禮,吉、兇、軍、賓、嘉也。
大宗伯掌其本數,小宗伯又掌其末度。
禁者禁其所不得用,令者令其所得用。
用等者,器币尊卑之差也。
廟祧之昭穆者,天子七廟三昭三穆之外又有二祧。
祧者,遠廟之主遷而藏之也。
吉兇之五服,吉服五則九章也、七章也、五章也、三章也、一章也,兇服五則斬衰也、齊衰也、錫衰也、缌衰也、疑衰也。
三族者父、子、孫,人屬之正名也。
辨親疏者,重服則親,輕服則疏。
正室,适子将代父當門者也,疏曰:‘據九族之内,凡适子正體皆為正室,皆謂之門子。
’小宗伯掌其政令者,治其昭穆、明其嫡庶,使不得以卑代尊、孽代宗。
” 臣按:禮之大者有五,而五者之中其所用者各有等則焉。
大宗伯既總其綱,而小宗伯又掌其禁令與其用等。
所謂等者,尊卑、貴賤、親疏三者而已。
辨昭穆與其章服則尊卑之等嚴,禁車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