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五

關燈
▲市籴之令 《易》:日中為市,緻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噬,齧也。

    嗑,合也。

    物有間者齧而合之也,卦名)。

     臣按:此後世為市之始。

    先儒謂《易》之十二卦制器尚象,始《離》,次《蓋》,次《噬嗑》,所取者食貨而已,食貨者生民之本也。

    民之于食貨有此者無彼,蓋以其所居異其處而所食所用者不能以皆有,故當日中之時緻其人于一處、聚其貨于一所,所緻所聚之處是即所謂市也。

    人各持其所有于市之中而相交相易焉,以其所有易其所無,各求得其所欲而後退,則人無不足之用,民用既足則國用有餘也。

     《周禮》:司市(市官之長)掌市之治(治以理之)教(教以化之)、政(政以正之)刑(刑以制之)、量(量多寡)度(度長短)、禁(使勿為)令(使之為)以次叙分地而經市(以所居之次為叙,分地以掌之),以陳肆辨物而平市(陳物于市肆,使各以類相從)。

    大市(交易衆多)日昃而市,朝市朝時而市,夕市夕時而市。

    凡治市之貨賄、六畜、珍異,亡者使有(物之無者常使之有),利者使阜(有利益者使之阜盛),害者使亡(物之害财者賤之使至于亡),靡者使微(侈靡者抑之使微少)。

     葉時曰:“先王授民以井田,足食也;制商以市廛,通貨也。

    大宰阜财之職而與農谷并任,司徒通财之事而與稼穑同頒,誠以食足貨通而後教化可成也,是以匠人營國則前朝而後市,内宰建國則佐後而立市,市者所以通商賈而阜财也。

    ” 胥師(市中群胥之長)各掌其次之政令而平其貨賄(平其價不得擅為高下),憲刑禁焉。

     賈師(知物價者)各掌其次之貨賄之治,辨其物而均平之,展(視也)其成(物之成者)而奠(定也)其賈(使之有常),然後令市。

     臣按:《周官》于市肆一事設官如此之詳,所以使民懋遷其有無也,有者得以售,無者得以濟,斯民之各遂其所欲,是亦王政之一端也。

     泉府(泉布委積之府)掌以市之征布(征布廛人所斂之五布),斂市之不售、貨之滞于民用者(市貨有積滞不售者則以征布買而收之)以其賈買之(使民不喪其本),物揭而書之(逐物表揭而書其價),以待不時而買者(以待民之乏用)。

    買者各從其抵(抵音帝,本也),都鄙從其主,國人、郊人從其有司(主與有司即所謂抵也),然後予之,凡賒者祭祀無過旬日、喪紀無過三月,凡民之貸(借用也)者與其有司辨而授之,以國服為之息(國服,謂民于國所服之業,如農圃之類也。

    民貸物不取其息,俾其出力以服國事以代出息也)。

     葉适曰:“泉府之法,斂市之不售貨之滞于民用者以其賈買之,其賒者祭祀、喪紀皆有數而以國服為之息。

    蓋當是時民皆齊民,未有特富者也,開阖、斂散、輕重之權一出于上,均之田而使之耕,築之室而使之居,衣食之具無不畢與,然而祭祀、喪紀猶有所不足,上之人不之與則誰與之?故賒而貸之使以日數償而以其所服者為息,且其事之不售、貨之滞于民用者,民不足于此而上不斂之則為不仁,然則二者之法蓋三代固行之矣。

    今天下之民不齊久矣,開阖、斂散、輕重之權不一出于上,而富人大賈分而有之不知其幾千百年也,而遽奪之,可乎?奪之可也,疾其自利而欲為國利,可乎?”馬端臨曰:“泉府一官最為便民,滞則官買之,民不時而欲買者官則賣之,無力者則賒貸與之。

    蓋先王視民如子,洞察其隐微而多方濟其缺乏,仁政莫尚于此,初非專為謀利取息設也。

    王安石不原其立官之本意,而剿鄭注‘國服為息’一語,行青苗以誤天下,可乎?” 臣按:泉府之設以泉為名,蓋主泉布(泉,古“錢”字)之官也。

    古者以泉布流通天下之物,無非以便民而已。

    泉布出于上,貨物生于民,民之貨物不能以皆有也,欲通其有無必資錢以易物,然後無者各有焉。

    然其物之聚也有多有少,時之用物也有急有緩,少而急于用則通,多而不急于用則滞,上之人因其滞也則以泉布收之,俾其少而通焉,所以厚民生也。

    上既收之矣,下之人或有所急而需焉,則随其原價而賣之,所以濟民之用也。

    然買物必以價,彼民之貧者無價以買,官則或賒或貸,與之賒則取償而不取息,貸則按本以計其息,所以不取息者,應其喪祭之急而必取息者,限其浮浪之費也。

    然其取息也則又不以錢而以力焉,所謂國服為之息者,償本之後以服役公家為息,服如國中七十及六十、野自六尺及六十有五征之以供服役之服也。

    凡若此者,無非以阜民之财、濟民之急而上之人無分毫利焉,豈若王莽、王安石之所為哉? 《王制》:用器不中度不粥于市,兵車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精粗不中數幅、廣狹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亂正色不粥于市,五谷不時、果實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獸、魚鼈不中殺不粥于市。

     李觏曰:“理财之道去僞為先,民之詐僞蓋其常心,矧茲市井,飾行儥慝何所不至哉?奸僞惡物而可雜亂欺人以取利,則人競趨之矣。

    豈惟愚民見欺耶?使人妨日廢業以作無用之物,人廢業則本不厚矣,物無用則國不實矣,下去本而上失實,禍自此始也。

    ” 臣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