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
關燈
小
中
大
他、喜歡他、不拘管他,卻不是為他,都是坑害他,悔也悔不及,教也教不及,恨也恨不了,隻落得凄惶苦楚,旁人歎息。
不獨為父母的痛恨早不教訓,就是為兒子的,自己也痛恨父母早不教訓,就恨也無用了。
有一等老年得子的,又有一等生子艱少的,俱愛之如掌上明珠,恨不得時時捧在手裡,日日含在口裡,止知道驕養放縱,全不知道教訓、責成是為子孫的好事。
以緻為子的自幼至長,未曾聽一句好話,未曾見一樁好事,未曾近一個好人,到得大來,奢侈放肆,無所不為,輕則敗壞家門,重則招災惹禍,連父母也做不得主了,追悔何及! 世間有一種逞強的人,偏不喜子孫守分。
有一種護短的人,最怪說子孫不是,有一種糊塗的人,憑子孫交遊匪類,嫖賭橫行,他總不知聞,及至子孫不肖,但诿成敗由命,豈非大愚。
要知養子不教父之過,為父者,教子之事切莫輕忽。
世間有一等知教訓而不知道理的人,指望子孫長進,其實與耽誤者一般。
就如教訓子孫讀書,原是第一等好事,争奈不知教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的道理,所教導的不過是希圖前程,指望富貴,改換門闾,衣錦還鄉,把子孫養成個謀富貴圖貨利的心,所以後來沒甚好處。
試看,從來子孫做了官的不做好事、不愛百姓,往往玷辱家聲,折損陰骘,甚而貪髒壞法,以緻家破身亡,遺累父祖。
這不全是子孫不肖之罪,卻是當初教得差了。
教子之法,全在幼小時候。
古人說,教婦初來,教子嬰孩。
又雲,小時不役,大時叫屈。
又雲,桑條從小郁,長大郁不直。
趁他年紀尚小,童心未喪,習染未深,正好作主,急忙教他成人;若等他知識大了,便喚他不轉;若等你年紀老了,便钤束他不下;所以子孫必須自幼小時便時刻教訓,不可錯過。
教子之法,也要循個次序。
六七歲時便送學讀書,把那件事該做,那件事不該做,對他說得明明白白,使他曉得為善的是好人,為惡的是壞人。
此時知識未開,最易收管。
到十三四歲更要擇賢師良友,日與琢磨,看他聰明的便教他讀書上進,愚鈍的便教他習學技藝,随質授業,自然不耽誤了他。
教子的大端,第一先教他重五倫。
這五倫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凡為臣的要盡忠,為子的要盡孝,兄友,弟恭,夫婦和,朋友信。
這就是教子最要緊的事,其實是為人的根本,先要從此教起。
教子不必遠求多條,隻是我這書上的十件事,須要時時講與他聽,即如:生身的父母,是該孝順的;年紀長大的人,無論親族朋友,都是該敬重的;夫婦們是該和的;子孫弟侄們,是該教他學好的;治家是該勤儉的;待人是該謙恭的;書是該讀的;各人本分的事業,是該不懈怠的;良善的好事,是該行的;違理犯法的歹事,是該戒的。
若是教得人依從這幾件,就是他一生受用不小。
此是教子大端,我再将教條分晰于後。
但有嚴父必出好子。
“嚴”之一字,不是隻在朝打暮罵,須要事事指引他,但不許他放肆非為。
“愛”之一字,原不在于撫摩喜笑,須要調他的饑寒,節他的辛力,但不許他費精神做無益不正之事。
父母要教他竭力孝順,不許他忤逆;兄弟朋友要教他存心謙讓,不許他欺侮;要教他長厚,不許他刻薄;要教他度量寬宏,不許他絲毫較量。
言語要教他信實,不許他虛謬;行止要教他安詳,不許他荒忙錯亂;待人要教他謙恭和霭,不許他傲大;做事要教他勤勞,不許他懶惰。
早晚出入要時時查考他,不許他浪蕩邪行;衣食禮節要件件吩咐他,不許他奢華魯莽。
凡是父母、祖父母、師長、尊長、好朋好友的訓言,要教他聽從,不許他違悖;凡是琵琶、三弦、笙箫、鼓闆、紙牌、棋骰一切戲耍之物,要教他謹戒,不許他習學。
不許他與匪類相交,不許他與邪地相近。
吃飯要約數,不許他過飽,若過飽,則脾胃不能運化而成病;飲酒要适中,不許他大醉,若大醉則肺傷而毫損精神。
不許他多言多語,則怨尤自息;不許他相罵相鬥,則仇恨自無。
人生的貧賤醜陋,不許他嘲笑;人家的閨阃是非,不許他談論。
不許他讪謗前人,不許他戲谑同輩。
淫詞俚唱,不許他見聞;風寒霧露,不許他遠冒。
奸邪小人,不許他同處,恐他身心移變;江湖、山崖、峰嶺、橋梁,一切險地,不許他輕往,恐他傾跌危陷。
衣服要按時添減,不許他忍受寒涼。
讀書寫字,講學作文,要随時查問,不許他悠遊懈怠,虛度歲月。
坐立揖讓,不許他歪氣忙亂。
行走不許他跳。
教他小心做事,不許他粗心浮氣。
授他資身營業,不許他妄想巴高。
賓客前不可試他乖巧,亦不許他賣弄乖巧。
酒席上不可任他颠狂,亦不許他笑人颠狂。
不許他打罵奴婢,不許他
不獨為父母的痛恨早不教訓,就是為兒子的,自己也痛恨父母早不教訓,就恨也無用了。
有一等老年得子的,又有一等生子艱少的,俱愛之如掌上明珠,恨不得時時捧在手裡,日日含在口裡,止知道驕養放縱,全不知道教訓、責成是為子孫的好事。
以緻為子的自幼至長,未曾聽一句好話,未曾見一樁好事,未曾近一個好人,到得大來,奢侈放肆,無所不為,輕則敗壞家門,重則招災惹禍,連父母也做不得主了,追悔何及! 世間有一種逞強的人,偏不喜子孫守分。
有一種護短的人,最怪說子孫不是,有一種糊塗的人,憑子孫交遊匪類,嫖賭橫行,他總不知聞,及至子孫不肖,但诿成敗由命,豈非大愚。
要知養子不教父之過,為父者,教子之事切莫輕忽。
世間有一等知教訓而不知道理的人,指望子孫長進,其實與耽誤者一般。
就如教訓子孫讀書,原是第一等好事,争奈不知教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的道理,所教導的不過是希圖前程,指望富貴,改換門闾,衣錦還鄉,把子孫養成個謀富貴圖貨利的心,所以後來沒甚好處。
試看,從來子孫做了官的不做好事、不愛百姓,往往玷辱家聲,折損陰骘,甚而貪髒壞法,以緻家破身亡,遺累父祖。
這不全是子孫不肖之罪,卻是當初教得差了。
教子之法,全在幼小時候。
古人說,教婦初來,教子嬰孩。
又雲,小時不役,大時叫屈。
又雲,桑條從小郁,長大郁不直。
趁他年紀尚小,童心未喪,習染未深,正好作主,急忙教他成人;若等他知識大了,便喚他不轉;若等你年紀老了,便钤束他不下;所以子孫必須自幼小時便時刻教訓,不可錯過。
教子之法,也要循個次序。
六七歲時便送學讀書,把那件事該做,那件事不該做,對他說得明明白白,使他曉得為善的是好人,為惡的是壞人。
此時知識未開,最易收管。
到十三四歲更要擇賢師良友,日與琢磨,看他聰明的便教他讀書上進,愚鈍的便教他習學技藝,随質授業,自然不耽誤了他。
教子的大端,第一先教他重五倫。
這五倫就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凡為臣的要盡忠,為子的要盡孝,兄友,弟恭,夫婦和,朋友信。
這就是教子最要緊的事,其實是為人的根本,先要從此教起。
教子不必遠求多條,隻是我這書上的十件事,須要時時講與他聽,即如:生身的父母,是該孝順的;年紀長大的人,無論親族朋友,都是該敬重的;夫婦們是該和的;子孫弟侄們,是該教他學好的;治家是該勤儉的;待人是該謙恭的;書是該讀的;各人本分的事業,是該不懈怠的;良善的好事,是該行的;違理犯法的歹事,是該戒的。
若是教得人依從這幾件,就是他一生受用不小。
此是教子大端,我再将教條分晰于後。
但有嚴父必出好子。
“嚴”之一字,不是隻在朝打暮罵,須要事事指引他,但不許他放肆非為。
“愛”之一字,原不在于撫摩喜笑,須要調他的饑寒,節他的辛力,但不許他費精神做無益不正之事。
父母要教他竭力孝順,不許他忤逆;兄弟朋友要教他存心謙讓,不許他欺侮;要教他長厚,不許他刻薄;要教他度量寬宏,不許他絲毫較量。
言語要教他信實,不許他虛謬;行止要教他安詳,不許他荒忙錯亂;待人要教他謙恭和霭,不許他傲大;做事要教他勤勞,不許他懶惰。
早晚出入要時時查考他,不許他浪蕩邪行;衣食禮節要件件吩咐他,不許他奢華魯莽。
凡是父母、祖父母、師長、尊長、好朋好友的訓言,要教他聽從,不許他違悖;凡是琵琶、三弦、笙箫、鼓闆、紙牌、棋骰一切戲耍之物,要教他謹戒,不許他習學。
不許他與匪類相交,不許他與邪地相近。
吃飯要約數,不許他過飽,若過飽,則脾胃不能運化而成病;飲酒要适中,不許他大醉,若大醉則肺傷而毫損精神。
不許他多言多語,則怨尤自息;不許他相罵相鬥,則仇恨自無。
人生的貧賤醜陋,不許他嘲笑;人家的閨阃是非,不許他談論。
不許他讪謗前人,不許他戲谑同輩。
淫詞俚唱,不許他見聞;風寒霧露,不許他遠冒。
奸邪小人,不許他同處,恐他身心移變;江湖、山崖、峰嶺、橋梁,一切險地,不許他輕往,恐他傾跌危陷。
衣服要按時添減,不許他忍受寒涼。
讀書寫字,講學作文,要随時查問,不許他悠遊懈怠,虛度歲月。
坐立揖讓,不許他歪氣忙亂。
行走不許他跳。
教他小心做事,不許他粗心浮氣。
授他資身營業,不許他妄想巴高。
賓客前不可試他乖巧,亦不許他賣弄乖巧。
酒席上不可任他颠狂,亦不許他笑人颠狂。
不許他打罵奴婢,不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