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書訂卷三 建官第三上
關燈
小
中
大
詞章浮華之文耶?以詩文為文而立之官,恐聖學并為所亂矣。
古文詩賦,即朝廷間有用及,以司诰司史者為之,無憂不足也。
藩郡縣禮官即司禮樂,亦不必複設副。
以與他曹不倫也。
若雲禮樂事繁,他曹事無繁者乎?繁者可多署士耳。
馬政當入于兵部,以兵必須馬,而天下之馬不可不蕃也。
明令民養種馬課駒,其後甚擾民。
今思蕃馬之法有四:朝廷養馬于西北邊,如周非子、唐王毛仲故事,一也;複明之茶馬舊制,以茶易蕃馬,二也;取士必試其騎射,則士之養馬者多矣;田賦出兵,令若幹家養一馬為兵用,而民乘馬者不禁,則民之養馬者多矣。
昆繩以為地域所關者大,而百工末技也,不得與諸部等,故改工部為地部,而别設工曰司。
然地域至承平時無多事,專立一部,與農禮兵刑不倫,且每縣有縣郵司地,則縣中盡有無山川阨塞者,亦有一二年不須修城浚池者,當為何事乎?且料理阨塞城池,即工事也,古制工為四民之一,今士統于成均,農統于司農,商統于司均,則工統于一部,亦不為亵。
莫如仍稱工部,而并地域司之,考工司不必另立。
凡天下土地山川阨塞,及封浚建國立邑宮室溝洫以及百工,皆屬其任,而分中大夫理之,任亦重矣。
周禮考工即統理國邑城池溝洫,可證也。
州藩以下皆然。
周禮冬官曰大司空者,以分天地四時象冬也。
今下尚有貨部,而稱大司空,非宜矣。
工部宜改稱曰大司事,以郯子論官有鹘鸠司事一名,而周禮雲,冬官掌邦事也。
周禮六官之外無官,陸桴亭曰:鴻胪、太常、光祿可并入禮部,太仆、宛馬可并入兵部,翰林、尚寶、欽天可并入吏部。
何者?緒紛也。
今拟禦史府、黃門院特設,為職司言責有所束,恐不得盡也。
成均特設,尊教也。
通政特設,為達章奏,亦不可更有钤制者也。
金吾、羽林特設,兵權不可專一,且隐然天子自将也。
若曆象太蔔,周禮原屬宗伯,二司宜入禮部。
岐黃,周禮屬冢宰,今無吏部,宜入之工部,以制藥亦工事也。
都給事即今之掌印給事中也,與他給事職品并同。
院官凡十三人,而士止六人,何獨少也?意誤耳。
至翰林院則直當去之,思辨錄曰:翰林院始于唐,唐制乘輿所在,必有文詞經學之士,下至醫蔔伎術之流,皆置于别院,以備燕見。
而文書诏令則掌于中書舍人,未之及也。
幹封以後,始召文士元萬頃等草文詞,謂之北門學士。
玄宗初置翰林待诏,以陸九齡張說等為之,掌四方表疏批答,又改翰林供奉為學士,别置學士院專掌内命,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
其後選用益重,禮遇益親,至号為内相,又為天子私人,而翰林院始甚重。
然所謂學士,皆以親疏遠近為貴賤,未嘗有一定之品秩也。
宋始有定制,職始貴顯,至于今制,則直以為儲相之地。
夫宰相,天下安危之所寄也,當取洞悉國體民情者,豈可徒取文詞之士乎?明代大學士即相臣也,不用曆練禮樂兵農、親嘗民事之官為之,而但以科舉高第選入翰林,弄筆磨墨,坐至館閣,高拱于慎行等身為學士,而即非之矣。
今即不用以儲相,而尚存其官,何為者?禮樂制诰諸事已在禮部,備顧問則師保、端揆任也,何為重出?顔習齋先生曰:今世以翰林修撰編檢為第一清要之職,何唐虞聖帝命官诏牧,竟忘此一銜也?誦讀浮文之禍,害及官政民生,可歎也夫! 曆象、太蔔、考工、岐黃不用士,謂之雜途,則猶宋明書生氣習,而非古也。
天下當為不可不為者,皆正途,不可言雜。
有其途雜而帝王尚用之者乎?名之曰雜,是教之輕節自喪矣。
周禮醫師上士,獸醫下士,考工埒于六卿,太蔔為下大夫,太師下大夫,小師上士,矧羲和欽若昊天,以授人時,為堯舜行政用人之首,而乃曰雜途,令出身非士者為之乎?今拟縣醫官以藝能科習醫者為士,屬縣工查核;縣蔔官以天文科不貢于京師曆象司者為士,屬縣正查核。
惟伶官,或士或非士不拘,然必以品端業精者為之,不名之雜流也。
至其下之非舞扮而但吹彈歌詠者,仍當用蒙瞍,以使瞽人有用。
六曹即以農曹禮曾名之可也,不必别立一名。
以下廳衙皆然。
郵驿近于兵,當隸之縣兵,而縣司工者不可官名,縣郵即曰工衙為宜。
大學釋平治,申戒好貨,貨部之名不雅也。
泉貨當如周禮寄于農曹,不必專部。
即冢宰别為相府,而但留五部,如漢後稱五曹五尚書者,未為不可也。
古文詩賦,即朝廷間有用及,以司诰司史者為之,無憂不足也。
藩郡縣禮官即司禮樂,亦不必複設副。
以與他曹不倫也。
若雲禮樂事繁,他曹事無繁者乎?繁者可多署士耳。
馬政當入于兵部,以兵必須馬,而天下之馬不可不蕃也。
明令民養種馬課駒,其後甚擾民。
今思蕃馬之法有四:朝廷養馬于西北邊,如周非子、唐王毛仲故事,一也;複明之茶馬舊制,以茶易蕃馬,二也;取士必試其騎射,則士之養馬者多矣;田賦出兵,令若幹家養一馬為兵用,而民乘馬者不禁,則民之養馬者多矣。
昆繩以為地域所關者大,而百工末技也,不得與諸部等,故改工部為地部,而别設工曰司。
然地域至承平時無多事,專立一部,與農禮兵刑不倫,且每縣有縣郵司地,則縣中盡有無山川阨塞者,亦有一二年不須修城浚池者,當為何事乎?且料理阨塞城池,即工事也,古制工為四民之一,今士統于成均,農統于司農,商統于司均,則工統于一部,亦不為亵。
莫如仍稱工部,而并地域司之,考工司不必另立。
凡天下土地山川阨塞,及封浚建國立邑宮室溝洫以及百工,皆屬其任,而分中大夫理之,任亦重矣。
周禮考工即統理國邑城池溝洫,可證也。
州藩以下皆然。
周禮冬官曰大司空者,以分天地四時象冬也。
今下尚有貨部,而稱大司空,非宜矣。
工部宜改稱曰大司事,以郯子論官有鹘鸠司事一名,而周禮雲,冬官掌邦事也。
周禮六官之外無官,陸桴亭曰:鴻胪、太常、光祿可并入禮部,太仆、宛馬可并入兵部,翰林、尚寶、欽天可并入吏部。
何者?緒紛也。
今拟禦史府、黃門院特設,為職司言責有所束,恐不得盡也。
成均特設,尊教也。
通政特設,為達章奏,亦不可更有钤制者也。
金吾、羽林特設,兵權不可專一,且隐然天子自将也。
若曆象太蔔,周禮原屬宗伯,二司宜入禮部。
岐黃,周禮屬冢宰,今無吏部,宜入之工部,以制藥亦工事也。
都給事即今之掌印給事中也,與他給事職品并同。
院官凡十三人,而士止六人,何獨少也?意誤耳。
至翰林院則直當去之,思辨錄曰:翰林院始于唐,唐制乘輿所在,必有文詞經學之士,下至醫蔔伎術之流,皆置于别院,以備燕見。
而文書诏令則掌于中書舍人,未之及也。
幹封以後,始召文士元萬頃等草文詞,謂之北門學士。
玄宗初置翰林待诏,以陸九齡張說等為之,掌四方表疏批答,又改翰林供奉為學士,别置學士院專掌内命,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
其後選用益重,禮遇益親,至号為内相,又為天子私人,而翰林院始甚重。
然所謂學士,皆以親疏遠近為貴賤,未嘗有一定之品秩也。
宋始有定制,職始貴顯,至于今制,則直以為儲相之地。
夫宰相,天下安危之所寄也,當取洞悉國體民情者,豈可徒取文詞之士乎?明代大學士即相臣也,不用曆練禮樂兵農、親嘗民事之官為之,而但以科舉高第選入翰林,弄筆磨墨,坐至館閣,高拱于慎行等身為學士,而即非之矣。
今即不用以儲相,而尚存其官,何為者?禮樂制诰諸事已在禮部,備顧問則師保、端揆任也,何為重出?顔習齋先生曰:今世以翰林修撰編檢為第一清要之職,何唐虞聖帝命官诏牧,竟忘此一銜也?誦讀浮文之禍,害及官政民生,可歎也夫! 曆象、太蔔、考工、岐黃不用士,謂之雜途,則猶宋明書生氣習,而非古也。
天下當為不可不為者,皆正途,不可言雜。
有其途雜而帝王尚用之者乎?名之曰雜,是教之輕節自喪矣。
周禮醫師上士,獸醫下士,考工埒于六卿,太蔔為下大夫,太師下大夫,小師上士,矧羲和欽若昊天,以授人時,為堯舜行政用人之首,而乃曰雜途,令出身非士者為之乎?今拟縣醫官以藝能科習醫者為士,屬縣工查核;縣蔔官以天文科不貢于京師曆象司者為士,屬縣正查核。
惟伶官,或士或非士不拘,然必以品端業精者為之,不名之雜流也。
至其下之非舞扮而但吹彈歌詠者,仍當用蒙瞍,以使瞽人有用。
六曹即以農曹禮曾名之可也,不必别立一名。
以下廳衙皆然。
郵驿近于兵,當隸之縣兵,而縣司工者不可官名,縣郵即曰工衙為宜。
大學釋平治,申戒好貨,貨部之名不雅也。
泉貨當如周禮寄于農曹,不必專部。
即冢宰别為相府,而但留五部,如漢後稱五曹五尚書者,未為不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