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易其所難而反難其所易此段承善推其所為來是說先其所後而反後其所先前獨何與是起下不能不為此獨何與是起下興兵搆怨
權然後知輕重節 上文既言獨何與則宜緊接興兵搆怨矣卻又說權度一節者何故蓋先言民物之不可倒置然後說出所以倒置之故也輔氏說極明不忍之心方發則欲其察識不忍之心既蔽則欲其量度 徐岩泉曰大學治平之效自格緻始孟子教齊王保四海直打個權度出來便是良知作用
抑王興甲兵節 張彥陵曰興甲兵三句串說興甲兵以危士臣而與諸侯搆怨重在危士臣一句正見其不保民而功不至于百姓處 曰然後快于心與又是挑動他不忍之心見得愛民之心亦所必有但為欲所蔽耳 注曰欲其以此而度之也蒙引謂此又是一重度了最是不可以此節為正解王請度之也蓋集注不過謂此節亦有度的意思其實此節度又非上節之度也 興兵搆怨是所以不合權度處朱子小注謂此便是不合權度處稍差若謂此亦是不合權度處便不差是即蒙引所謂又是一重度也
王之所大欲節 張彥陵曰孟子亦知王之大欲不在肥甘五者隻借此以形出他好大喜功之心 又曰王之諸臣二句似冷實是輕覻齊王口氣盡在廷之臣不過頥指氣使供耳目口體之人耳可謂齊無人焉
若是其甚與節 董思白曰鄒敢與楚戰便見鄒有不自量之意分明道着齊王倒轉便不是 方千裡者九隻是大槩說新安陳氏以九國實之不是然則宋中山豈與秦楚同為千裡耶
今王發政施仁節 張彥陵曰此節承上反本來發政所以施仁串說四欲字正與大欲欲字相應要見得合天下之欲為欲方是大欲此隻就士農商旅心上說至孰能禦方說他歸附 唐士雅曰發政施仁即從愛牛不忍之心發出士農商旅皆來歸者即運掌保四海之意 發政制産皆本仁心來但發政施仁句施仁二字頗輕蓋本于仁心而發政以施其仁也不可即以白文仁字為主翼注不是又兩個反其本隻指發政制産但發政制産則又從仁心上出來耳言發政制産則不必言仁心而仁心自在其中矣
吾惽不能進于是矣節 徐儆?曰孟子畧道防句便能使王笑又能使王悅又道防句王卻笑而不言又道防句王即雲吾惽不能進是皆精神鼓舞處亦一篇中之機闗也
無恒産而有恒心者節 張彥陵曰此節雖有士與民兩様隻重民上下言無恒産之弊至于罔民可見士既不可多得而民又至于易犯刑此恒産所以不可不制也罔民二字又打動他不忍之心 析疑鄧定宇曰人之有恒心者有所顧忌檢束是有所不為失其恒心則無所檢若無所檢則無所不為矣 又析疑曰因無恒心許多曲折非全無也 張彥陵曰放辟邪侈便是無所不為無兩層
是故明君制民之産節 張彥陵曰此節制字重看有區畫分授周詳意思在必使字貫下四句合看才見制産之妙
今也制民之産節 張彥陵曰按明君制民之産今也制民之産其制産未嘗不相同也然從救死不贍看來此非百畝之田之制也因其所制之産而立為厚斂之法耳名為制産民且為産所累矣安得謂之恒産 又曰恒心隻是一個虛而言之則曰善實而言之則曰禮義又曰禮義要對放辟邪侈說
五畝之宅節 張彥陵曰五畝節正是制民恒産之法五畝百畝蠶桑雞彘是一定之制其區畫之妙全在樹畜以時勿失勿奪上可以衣帛食肉正與仰足以事父母應可以無饑正與俯足以畜妻子應庠序一段正與驅而之善民從之也輕應所謂有恒産者有恒心也老老幼幼各得其所此等作用俱從不忍一念區畫出來所謂仁術也 翼注曰五畝之宅専重制産邊而謹庠序之教特帶言以應上恒心耳與告梁王不同
附張侗初雍訓曰孟子打動人都在本心上透入不忍觳觫即所謂乍見孺子入井之一念也這謂之仁然不忍孺子入井畢竟當下千思萬想要尋個方法去救他決不孟浪就過了隻此便是個術此術就不忍入井一念合幷來的不忍觳觫以羊易牛也就從不忍一念合幷來的直捷發生處自有一個神明區畫這謂之術若說個羊小牛大此是愚人在牛羊上起見不根天性發生這就是納交要譽惡其聲念頭了所謂術者非委曲周旋轉移計較之謂也孟子曰徳慧術知有此徳慧自然有此術智有一種真念頭便有一種真妙用莫為而為莫緻而緻連齊王自已也不覺 又曰齊王不忍若在牛羊上起見便埋沒了本心夷子厚葬其親若在葬埋上起見便抺殺個仁孝因葬埋有厚便有個薄來對他此皆從禮制既備後較量厚薄也與本心何幹且追遡當初沒有禮制的時節而掩之一念卻是何念因此而起葬埋則葬埋原已屬厚道矣墨者以薄道矯之隻在太厚上生分别也夷子一向為厚薄之說所狃卻忘了本心今把本心喚起來但怃然曰命之矣識得本心稱家有無薄亦是厚不識得本心金棺石椁厚亦是薄指出此兩段見術不是人為的術道不是人為的道大抵道術人各一見如管商老莊孫吳隻因原頭差别耳孟子一生單提不嗜殺人救當日好殺之君單提正人心破個邪說诐行所以為大有功于聖人聖人先知先覺隻是要人識認本心
四書講義困勉錄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