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説凡人心不安處即是仁仁字與安字正相應夫子提醒宰我處隻在于女安乎四字上
周季曰宰我一問非真忍于忘親也隻為罔極之報原不在三年衣疏食粝初無益于死者而徒使禮樂廢墜有乖于人道故酌量情理而欲節之卻不知孝子之于親每事惟恐其不足故雖明知無益于親而為此無可奈何之計聊以自盡其心耳今乃計時論序為之斟酌其中焉将此心放頓何處耶此心既失又豈複有禮樂耶故夫子不暇辟其禮壊樂崩之語亦不與細論三年期月之是非隻反覆就他本心不能自安處挑責之到末後才防出子生三年一語以見先王制喪初意使宰我聞之恻然其不寜慘然其欲淚當自覺其本心難遏者本心之外何禮何論何樂可談禮壞樂崩之謬不必攻而自破矣此聖人之善于以仁牖人也
宰我問三年之喪節
三年不為禮節 朱子曰禮樂無所不在喪固有喪之禮矣唯樂無用于喪然當喪而不樂是乃樂之所以為樂也若當喪而玉帛陳焉鐘鼓作焉則其壞禮而崩樂也甚矣此其言之失有不待言者故夫子不之答而直以不忍之端告之 樂天齋翼注曰崩壞隻是生踈了
舊谷既沒節
食夫稻節
女安則為之節 兩女安字極重兩則為之頗輕全要激發他使不自安耳 不為與為之俱指食稻衣錦説而為期年即在其中 故不為也依防引則指食稻衣錦與上下兩為字一様若存疑曰故不為也隻是承上言不為食防聞樂居處也今汝則為之是為食稻衣錦依此則此節三為字不同矣防引可從
予之不仁也節 新安陳氏解不仁字即以安于食稻衣錦説與注不同與防引意合 薛敬軒曰子生三年然後免于父母之懷傳者以為喪所以三年之故是為報服非正解矣 正為對宰我説故淺言之耳
飽食終日章 張彥陵曰按難矣哉凡二見一見于羣居終日一見于飽食終日可見心不可不用又不可一日不用在道義上 鄭淡泉曰危之也惜之也乃所以警之也 終日雲者猶緩其辭雲爾心雖一息不用不可也 樂天齋翼注曰所用心如學術事業之類 顧泾陽曰當時人見孔子與羣弟子非先王之法言不言非先王之法行不行多疑其迂拙且以腐儒目之那言不及義好行小慧的卻嚣然自以為伶俐見孔子汲汲皇皇畧無休暇多嗤其勞苦至以戮民拟之那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卻飄然自以為撇脫【析疑】
君子亦有惡乎章總防 此章上惡悖徳者下惡亂徳者所闗于世道人心不小故聖賢用惡皆維世之意須知有惡正所以全我之愛即仁人放流朕堲讒
説意然聖賢之惡隻是合得天下人的公惡 析疑曰終身未嘗言人過失生平未嘗臧否人物終日談未嘗及時事此特三代以下士人徳行恐非聖人大中之道且其流将至為鄉願為胡廣之中庸聖人苐曰誰毀誰譽非并善惡而一切不及也風雅三百篇中刺淫慝憂時事者何直切也而聖人且以為溫柔敦厚春秋一字衮钺且得謂之稱惡否
君子亦有惡乎節 張彥陵曰君子無所不愛亦有惡乎對愛説賜亦有惡對君子説 樂天齋翼注曰下流隻是下位 讪上防引存疑皆以上本無過而加謗毀為説看來當兼有過無過説方全稱人之惡亦然 蔡虛齋曰自己不度理勢便窒塞不通不是行去見窒然行亦必見窒矣 雙峯謂果敢即前章之剛然防引解前章以剛屬性體勇屬作為及解此章又以勇屬血氣果屬作事蓋所謂作事亦指作事之志言耳則與雙峯説仍合
賜也亦有惡乎節 張彥陵曰徼非知不孫非勇讦非直此三等人卻認煞是自家好處蓋誤以為知勇直非僞托之也 然兼用亦不妨 翼注曰勇以氣言果敢以意言得之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章 張彥陵曰俱着君子一時用情言其本源在脩身不在用情 方孟旋曰人待女子小人往往任情故嘗以近而得不孫則近之心難制也嘗以逺而得怨則逺之心難持也難固在我養之者不當徒咎女子小人 樂天齋翼注曰此論禦臣妾之難在禦之有道蓋女子小人多忽之而不知其難養故夫子提出示人使人知養之之道又曰近是比昵與慈不同逺是疎斥與莊不同 按沈無回曰逺生于近近之不可方有逺此説極有意思然亦難拘説亦有始終近之者有始終逺之者更有始逺之而終近之者但始近終逺者為多耳 黃陶庵曰聖王知其然也嚴未然之禁太宰得以制宮中燕遊得以親正士故有樊哙周昌則籍孺戚夫人不足患也有申屠袁盎則鄧通鄭夫人不足患也原評雲聖人言難養者欲人思所以善養之道非謂難而委之無可奈何 大全辨少墟馮氏曰士君子多加意于大人君子而忽畧于女子小人不知女子小人尤是難養可見自家學問真是無防可忽無衆寡無小大無敢慢 芑山張氏曰聖人立言大小兼該雖不必将女子小人専看做婦寺而處置婦寺道理未嘗不在其中
年四十而見惡焉章 此章一則對未四十者言不可不勉一則對已四十者言不可不懼
四書講義困勉録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