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不恒其徳節 樂天齋翼注曰恒字要看得深據易辭恒字是恒徳即孟子所謂恒心也一切浮念皆無常唯真心有常故名曰恒 按依此則蒙引存疑與注總一意矣最明餘初誤看 不恒其徳即是可羞不必外至之羞而後為羞唯不知此為可羞則必至于或承之羞矣或承之羞外至之羞也
不占而已矣節 張彥陵曰一念知恥便是心占 玩其占而後知之猶非善讀易者也況不占耶
君子和而不同章 蔡虛齋曰和雖與物無忤【此亦馮氏之意】而自有節制劑量之意此一字便是君子與人之道正當無其曰不同言不如小人之同耳非待加不同二字方能足和之意也不同就在和中看出不和就在同中看出初無兩截 此章論和同與晏子所論和同異大全馮氏是以晏子意來説不可兼用若尹氏注雖非正意而可相發明 李毅侯曰君子之和自君子性情中發出無論可否相濟處不是同即倡和一律處原不是同也小人之同是他意向上覰來無論轉眼參商處不是和即對面親熱處原不是和也晏子論和偏在籲咈一邊便非完義 沈無回曰若説相濟為和則小人亦有參商時節若説雷同為同則君子亦有倡和時節唯外貌無一毫不肖而中情背馳所以不可不辨 和而不流威而不猛矜而不争是一類是就過不及上論和而不同泰而不驕周而不比是一類是就公私上論兩邊各兼相反相似説然論過不及則相反意重而相似是餘意論公私則相似意重而相反是餘意如此章語氣當雲君子于人是和不是同不必論到有可否而後為不同方其和而無間之時原不是同何也公也小人于人是同不是和不必論到有争奪而後為不和方其同而無間之時亦原不是和何也私也總之以理相合便是和以私相合便是同 存疑謂此與泰而不驕相似與周而不比稍異者非三章一様葢存疑看周比章差也 大全辨芑山張氏曰歐陽朋黨論雲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以同類為朋即此節和同之義和字中有學問在非宋元祐諸君子姑為調停之説似和而實非和者調停也 按張此説甚明然又載晏子和同之説則混矣
鄉人皆好之章 兩何如俱就好一邊説 徐自溟曰好出于善是順而觀之之法惡出于不善是逆而叅之之法然鄉人之善惡又将何以定之此尤在吾心先清好惡之源 大全蔡氏説最得聖人言外之意推而言之則有善者好之而不必為君子如司馬溫公之于蔡京善者惡之而不必為小人如程子之于子瞻亦有不善者惡之而不必為君子如王呂章蔡之相傾要玩本文不如二字葢此原非定法不過謂此善于彼若後章衆好必察一察字便入防 大全辨少墟馮氏曰士君子立身唯求無愧于鄉人之善者足矣不善者之惡不惡勿論可也若既使善者信其節操又怕不善疑其矯激既使善者稱其寛厚又怕不善議其懦弱則瞻前顧後便終身做不成此鄉願之不可與入堯舜之道也 百方家問答問自古取士于鄉夫子不欲采鄉評者何也錢鶴灘曰夫子不欲據鄉評者以春秋多鄉願一鄉之好惡不可必耳
君子易事而難説也章 樂天齋翼注曰注公恕私刻乃約題之意耳非推原 湯霍林曰不説處不是阻奔競與他心裡自然不投器使處不是開賢路他心裡自然樂取 譚梁生曰世豈無一種易事易説模棱無主之人亦豈無一種難事難説矯尚不情之人其利害天下國家也小唯此君子小人其利害天下國家也大故夫子相提而切論之也
君子泰而不驕章 驕泰皆有充然自足之意然君子循理理得則慊故心廣而體胖小人徇欲欲滿則溢故志盈而氣盛雖在氣象上見本原卻在心上 沈無回曰問泰何以似驕曰古人之貌必莊故曰俨然人望而畏之但莊得自然故曰泰耳 泰從道徳生驕從勢利出 樂天齋翼注曰泰主自得驕主傲物泰是無心的驕是有意做作的 佐案曰泰從敬來驕以肆得 君子不驕不必説到謙謹小人不泰不必説到憂戚以和同例推之可見
剛毅木讷章 佐案曰剛毅與色厲内荏相反木讷與巧言令色相反正為以色取仁者于仁甚遠故以此為近仁仁者一片真純剛毅得幹之健木讷得坤之貞剛毅淺淺看與上論剛毅字不同 大全王氏論木無令色讷無巧言而蒙引謂讷不專謂言看來蒙引不是俟再定【丙辰九月十日】
切切偲偲章 張彥陵曰此全在涵養徳性上論士切切偲偲怡怡如隻是一句是想像出一段中和的意象來涵養卻在切切偲偲怡怡之前 張侗初曰有分别處易知無分别處難知 黃勉齋曰所謂士者涵泳于詩書禮義之澤必有溫良和厚之氣此士之正也至于發強剛毅亦随事而着見耳子路負行行之氣不能自克則切切偲偲怡怡之意常少故夫子箴之 樂天齋翼注曰子路勇者也勇則氣浮未能切切勇則踈畧未能偲偲勇則亢直未能怡怡故皆子路所不足 徐儆?曰感人以心而猶恐其情有未孚則積吾誠以動之若是其切切如谕人以言而猶恐其心有未悟則多其説以導之若是其偲偲如至若情有所當加言有所不當盡則又和其顔色戢其詞氣以感孚之若是其怡怡如此等氣象與行行如逈别 仇滄柱八科文徴評曰楊維鬥先生議此題雲切切偲偲怡怡六字成文如溫良恭儉讓五字拆開不得愚意溫良恭儉讓正須分疏的确乃見實義即切切偲偲怡怡注中既有明訓必分列三段乃盡其詳或疑如也二字連上六字為句不宜劃開不知切切如偲偲如怡怡如各比拈出如字正見包舉原不可以如字單屬下句如何泥定不拆耶 樂天齋翼注曰可謂士矣講者例以剛柔不偏發揮亦不差然未得防趣大抵有是三者則以涵養勝不徒以氣質勝故可謂士 李九我曰切偲用于朋友怡怡用于兄弟亦如朋友有信長幼有序皆是本來道理是如此聖人隻據本等道理平直言之初無截定不容相混之意 切切固屬情意然情意亦即在語言上見故大全朱子以教告言之大抵切切偲偲都在語言上説而一則是言其懇切一則是言其詳細切切即是忠告偲偲即是善道隻玩大全朱子兩條自明存疑謂語録説未是者不深察也餘初誤收之當删 丁夘正月看切偲内俱有忠告都有善道
善人教民七年章 善人教民七年而後可即戎善人教民七年而僅可即戎二意兼用方見兵之不易言若王者不待七年此是餘意不是正意 李毅侯曰言即戎者見教成之效非專為即戎而教也若桓文之節制乃是為戰而教非善人之教也
四書講義困勉録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