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關燈
欽定四庫全書 四書講義困勉錄卷十一 贈内閣學士陸隴其撰 泰伯 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章 翼注曰至德德字用植綱常維名節等語暗切下文講 又曰下二句總見至德勿以三讓見其德無稱見其至蓋三讓意重無稱意輕 又曰讓于商非讓于周 泰伯是知其可有天下而讓故蒙引曰其實是曾以天下讓非因後來文武有天下而推原以歸于泰伯也最妙 觀集注序太王所以有翦商之志者一以商道寖衰二以周日強大三以季厯生子昌有聖德然昌生一段要看得好此時太王尚未有傳昌之志假使泰伯克從則昌為之佐如周公之于成王此太王之志也惟其不從然後有傳厯及昌之意至于欲傳厯及昌則翦商之志已決而不可違矣泰伯所以知之而去其去之意隻是讓商不是讓周故曰即夷齊扣馬之心也集注正意如此至于與仲雍俱逃被發文身示不可用以安王季之心以成太王之志故謂之讓周此隻是帶説非正意蓋泰伯既自以翦商為不可而又委曲以成其父與弟者則以翦商者亦聖人之不得已也各行所志可也 百方家問答湯海若曰以國讓王季是以商天下之故讓也以商天下之故讓者不是要王季之子孫翦商而取天下是要輔商而安商之天下也【辛酉三月始見此説】 竊意太王之欲翦商在小乙商道寖衰之日向使泰伯不去則高宗不必中興而牧野之師不待辛纣矣高宗之中興泰伯之去成之也三以天下讓如此看似妙然先儒未有及此者姑再詳之 民無得而稱是説其先事而去并不見讓之迹不是人但知其讓國而不知其讓天下之説附汪搢九曰讓未有不兆亂者觀春秋時事可知即伯夷亦未為得也夫孤竹君之欲立叔齊也其平日豈無幾微見于辭色之閑者必待遺命而後知之乎有其意而夷不去則父之心必不安有其命而夷始去則弟之心必不安一舉而父與弟俱有所不安焉故夷未可為得也必如泰伯而所以處父子兄弟之閑者盡矣 恭而無禮則勞章 張彥陵曰當恭而恭當愼而愼當勇而勇當直而直 陳伯玉曰失之太過便不複名為恭愼勇直非流 伯玉之説與蒙引極合 注字要活看不是流隻是病字意蒙引極明 君子笃于親節 笃于親如祿位與共好惡與同皆是不遺故舊如有功必錄有罪必宥皆是 王陽明曰若合上節當重禮字 大全辨芑山張氏曰唐貞觀四年濮州刺史龐相壽坐贓免上以秦府舊人複其官魏徴曰秦府左右甚多若人人恃恩私則為善者懼矣上悅謂相壽曰朕昔為一府主今為天下主不得複私故人賜帛遣之相壽流涕去按故舊不遺可也有罪而私之則不可魏徴言可法 曾子有疾章 翼注曰此曾子以守身事親之孝訓戒門弟子啓予二句示以身之能保詩雲至免夫推言所以保身小子二字望門人亦保身也 又曰引詩中即寓保身正意與别處正意在上而引言證之者不同 又曰讀者以而今而後作一句非也而今二字略讀而後吾知免夫一氣讀而今将死時也而後方才也不然死後何知 顧泾陽曰戰戰兢兢乃吾性體流行沒些子放松處如臨如履猶所謂如見大賓如承大祭而語加嚴切耳非有所憂患恐懼之謂也吾知免夫此是難免的意思非幸免的意思 薛畏齋 曰父母生你出來便要你盡這個道理臨死将這身體還他方謂之無愧曾子平日戰戰兢兢隻為這個念頭臨死才了不但為手足之無傷也人若有曾子之心便是龍逢比幹之身首分裂與啓手啓足隻一般不然老死牖下亦與刀鋸戮辱無異 曾子有疾章 李毅侯曰曾子之意蓋以脩身為本也正心誠意是上半截事家齊國治而天下平是下半截事堯舜脩己以敬便是這工夫 袁了凡曰俱就臨民時言總是脩己以敬 須知首句是君子所貴乎道不是道之所以可貴 佐案曰所貴乎道隻一戒懼精神但周身脈絡分領之以出者若有三耳逺暴慢等不是道是貴字意是工夫暴慢逺方是道舉一笾豆凡瑣務皆在其中 高中?曰斯字有 力言才動容貌就要逺暴慢才正顔色就要近信才出辭氣就要逺鄙倍蓋脩身之事不敢放一些空隙也朱子曰看來三者隻是非禮勿視四句 又曰暴 剛者之過慢柔者之過 瞿昆湖曰辭氣二字并重前輩有氣是綱辭是目之説同是一句説話或出之以和平或出之以乖戾故辭之有氣猶顔之有色都要重看 呉因之曰這全靠心中有主若學問無根縱十分脩飾得好也隻做得堂堂乎張也 操存在動正出之前省察則在逺近二字動正出三字隻是閑字語類所謂人人如此是也陳氏謂操存則在上三句省察則在下三句猶未透蒙引又謂集注學者所當操存省察雲雲在此三句外此三句舉見成者而言亦謬 淺説曰斯字當則字看非戒勉之辭三事皆以其能如此者言而謂其為君子之所貴便見敬子之不可如此矣戒勉之意在言外 按淺説與蒙引之意同與集注改本亦不相悖餘初以蒙引為不是似謬也存此以俟再定【庚子三月初八】 沈無回曰教其重本以該末非教其舉本而遺末也 以能問于不能章 通章以克己為主 張彥陵曰上半截有歎羨追思意與泛論不同 周季侯曰曾子把自家比照到顔子心境上去覺得其造詣之妙故追而思之不是鋪叙他學問語意全重在若無若虛上但虛無光景無可模寫須索從他好問説來方可想像這段意思此曾子最善形容處也若無二句承上二句防破他心事不作推原説 能與多細玩大全蒙引隻是一件而有淺深之分與有與實一例皆屬知犯而不校則屬行若依通義許氏之説則能與多又似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