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愛昵相濡以沫秦越可使一家一旦臨小利害父子有疑心焉私欲之為害如此 樂天齋翼注曰周比字義是以廣狹為别但認理又要圓融陶石蒉曰君子于天下如一身然氣滃然遊于毛
發指拇而無底滞者周也周故耳目之用不設而通手足不相要而相喻者和也周生和【析疑】
學而不思則罔章 張彥陵曰思學原是合一的學之精察處即思思之笃切處即學學而不思隻是空習個硬套子心體上全不明亮故曰罔思而不學隻是空見個景象全無根據心體上自不安穏故曰殆罔字隻在不思上見得殆字隻在不學上見得玩二則字可見病由分思與學而生非學思之有二也要知不思也叫不得學不學也叫不得思 此二條是深一層看法極得圈外程子意蓋大概論則學思是兩件若論究竟則隻是一件 注習其事原兼知行但除思耳觀大全朱子數條自明而雲峯専以學屬行殊覺偏蒙引存疑雖未明言其失然皆不主此
攻乎異端章 張彥陵曰以害字防醒他斯者即詞也者決詞己者無他之詞 陸象山曰今人類指佛老為異端孔子時佛教未入中國雖有老子其説未着卻指那個為異端蓋異與同對雖同師堯舜而所學之端緒與堯舜不同即是異端何止佛老哉或問如何是異端吾對曰子先理防得同的一端則凡異此者皆為異端 異端之始亦是學聖而過異端之行亦必竊聖以行象山之言是指吾儒内之同異然楊墨之與我儒亦是同師堯舜而異焉者也其源本同而其流遂異此趨向之不可不謹也合楊墨儒而别其異于儒之中又别其異此辨析之不可不精也王陽明曰與愚夫愚婦同的是謂同徳與愚夫愚婦異的是謂異端 髙者入于空虛卑者流于功利害世教隻有此兩般人正學不明名教無主學者才要身心上用功便入空虛去才有志事業便入功利去【析疑】 攻字依大全朱子説則専治固不可即畧治亦不可兼説為妙 翼注謂攻異端隻是一個人如為我兼愛是異端楊朱墨翟便是攻異端之人固是然兼兩人説尤妙有創攻之者有繼攻之者 害于心害于事害于政害一身害天下都是害 攻乎異端攻是攻伐之攻非攻治之攻害者所謂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朱子以攻乎異端為攻治明太祖以斯也已為害止二説亦通
誨汝知之乎章 張彥陵曰二為字重看乃心中體認知不知自家心裡明白之意重不知邊勿平看 此亦單主自知一邊説翼注主此姑録于後 翼注曰二為字不徒是口中任讓乃心中體認之意知此事物之理則任以為知之不糊塗過了不知此事物之理則任以為不知亦不糊塗過了墨卷不以為誇不以為諱等語俱粗 不知為不知蒙引主自屈解存疑主自知解二説自當相兼 人固有因不自知而不自屈者亦有自知而不自屈者一則任意氣之過一則任意見之過子路皆有之故當兼説細玩蒙引亦是兼説存疑但辟其前一節耳 所謂不知有煩赜而不能盡知者有深微而不能遽知者而況即素所相習之事靜證之實有不可信之形即素所相親之理深求之究有不可解之故 是知也注分兩層不易之解時説謂知隻論真假不論多寡終説不去大全新安陳氏之説亦覺略偏 陳幾亭曰子路
信心不好學人也語之以好學未必能奪其信心之僻即從心上防示隻去其自欺便是真能信心便是知 李毅侯佐案曰子路升堂而未入室隻是他不肯沈潛理防夫子特向頂門上着針故曰由誨汝知之乎謂必于本心知不知處洞然沒些子鹘突乃所謂知之耳此漆雕開吾斯未信所以為見道分明也與子貢之弗如似亦當與此同例 李毅侯曰知
不知分處盡有絶大豪傑未能剖出者其相争隻在毫芒疑似之閑認識不真便堕坑塹故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此他日所以悅未信之開也
子張學幹祿章總旨 周季侯曰多聞多見不可便抹殺他學問亦須索從此起隻是要一步宻一步耳大抵幹祿之學與闇修之學判然兩途學幹祿句是記者摹拟子張之學是一種幹祿的學問夫子全把闇修之實示之防出祿在其中句正見祿與學原是合一的不必去幹若雲修徳而祿自至便是教以幹之之法
子張學幹祿節 子張所以欲得祿之心與世俗異而其為幹祿而學之心與世俗同然亦特有其心耳未嘗思枉道以求合也至公孫醜陳代之流欲孟子往見諸侯則又幹祿之變而非子張之心矣然有子張之心則亦必流而為公孫醜陳代之所欲為者此又不可不知 子張公孫醜陳代皆非貪祿者也欲借祿以遂其濟世之心耳然孔孟猶以為不可而況乎徒貪祿者哉孔子之轍環天下亦所謂修其言行以俟之者耳非有所幹也
多聞阙疑節 阙字慎字正從多字見出多聞多見正學問得力處也解者辄以聞見牿心并欲一切掃除此與因噎而廢食者何異 翼注曰疑未信殆未安總是未知合理與否上阙字阙而不言下阙字阙而不行 呉因之曰博洽雄辯之士最能塗人耳目聳人聽聞必阙疑慎言而後寡尤何也辯博之徒可以驚四筵不可以驚獨坐莊子曰能服人之口者不能服人之心人不心服所謂尤也寡悔更易見自恃閱厯古今憑才妄動者一時馳騁豈不快意馳騁者過快意者息至靜中之才氣不得施而良知躍然愧怍生矣故曰悔 不曰尤寡悔寡而曰則寡尤則寡悔謂多聞見而阙之慎之乃我之所以寡其尤悔者也正見學問得力處 朱子曰聖人隻教他謹言行因帶着祿説聖人不教他幹但雲得祿之道在其中正是要抹殺了他幹字君子亦修其在己而已祿之得不得非所計也故曰祿在其中 大全存疑删此末三句何也 吳因之曰中字正與外字相對言所謂祿者隻在寡尤寡悔中 學即是祿祿字正不必抹殺主言?行舉者固非主天爵説亦非 徳修而祿至是祿在其中徳修而祿不至祿亦在其中蓋隻論我有可以得祿之理不論得不得也集注圈内隻説得前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