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四書叢說卷一

關燈
子最難于化而夫婦之間常人之情最易失于動不以正化能行于閨門則德盛矣故引詩言夫婦爲首而兄弟次之總一家言者又次之 治國平天下一曰感化一曰推充已有德人感而化于善者上也推此道而充廣者次之然人不能盡化而所觀感者亦未必盡天下之事故須有禮樂政教使人有可效之法是以大學中皆具此二義此章章首至成教于國是化三所以是推保赤子是就慈所以使衆一條上說是推仁讓一節是化帥天下一節是化有諸已無諸已是推三引詩是化 傳十章 此章分作四節看自章首至失衆則失國爲一節自是故君子先慎乎徳至不善則失之爲一節自楚書至驕泰以失之爲一節自生财有大道至篇終爲一節四節中又分爲小段看 第一節專反覆言絜矩分五段 第一段老老防防恤孤是直從齊家上說來即前章孝弟慈也老老長長恤孤是上之人能盡此則足以感于下興孝弟不倍是下民觀其上而化之好善惡惡人心所同故上之人盡孝弟慈而民便興起可見人同有此明德而易化矣則上之人凡所好惡民無不同者然天下之大兆民之衆須有規矩制度使各守其分以遂其孝弟不倍之心而不拂其好惡之情然後可不然則上下無節不能均平齊一也是以以己之心度人之心品量位置以爲之限則天下無不平矣故有絜矩之道上三句是化絜矩是推 九章言孝弟慈十章亦言孝弟慈九章是推充是正說孝弟慈者修身也所以齊其家推而治國者也十章是感化是?凡說上之人孝弟慈下之人便能如此則是凡上之人所欲得者下之人皆所同欲既爲人上而境内匹夫匹婦不獲自盡則無以成治平之功然而地大民衆必有規矩法制然後可以周徧而公平故須度義以處之故曰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平天下之道在絜矩絜矩之原在識其端而推己耳所推者隻是好惡兩面在上者己之好惡無不得則使人人各得其好惡至于大小高下厚薄則随人所當得之分 矩以器言即木匠之曲尺也以義言則方也總言則用曲尺以度方絜矩隻是度義兩字 第二段專釋絜矩之義上下四方均齊方正自守所當得之分不侵越出外上之人如此則下民化之亦循其矩而不敢侵其外也 且如君十卿祿爲君者但于十分之外多有所取若不損百官便是損于民我所得既多他所得必少此即是不能絜矩凡事皆是如此 第三段言上之人能如愛子之道愛其民則下民愛其上如愛父母然愛民之道不過順其好惡之心而已大約言之民所好者飽暖安樂所惡者饑寒勞苦使民常得其所好而不以所惡之事加之則愛民之道也 此段言能絜矩之效 第四段南山詩家父所作其首章曰節彼南山維石岩岩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憂心如惔不敢戲談國既卒斬何用不監赫赫顯盛也師太師三公惔燔也談言也卒盡也斬絶也監視也上兩句興兼比體下六句賦體言截然高大之南山維見其石之岩岩然比赫赫然尹氏居太師之位乃下民之所瞻望者今乃暴虐無道下民憂之其心如火焚惔憂之極而不敢安處也甚而至于不敢相戲言語可謂極矣如此則國家既已終至斬絶汝何不監視之乎此家父知下民困于尹氏之虐而爲此詩也大學隻引上四句則下四句意亦在其中【凡引詩書皆是斷章取義此處卻當兼下文防方見分明】言爲人上者赫然如此則當謹絜矩之道不可稍有所偏偏則爲天下僇此段言不能絜矩之害 第五段引文王詩言殷家未失衆之時則能配上帝既失衆之後則不能配上帝矣當監視之而知天之大命不易得也命之易即喪師而不配上帝也下得衆言未喪師失衆言喪師也 此段結上文兩段得衆得國結能絜矩之效失衆失國結不能絜矩之害 第二節言爲人上者明德爲本而财用爲末财固是國家所必用而不可無者但當修德爲本絜矩而取于民有制中分五段 第一段君子先慎乎德至此有用言德明而人服有土而有财 第二段德者本也至施奪言當修德而絜矩取民财有制 第三段财聚财散兩句财聚民散言不能絜矩取于民無制之害财散民聚言能絜矩取于民有制之利散财不是要上之人把财與人隻是取其當得者而不過葢土地所生年年隻有許多數目上取之多則在下少 第四段言悖貨悖四句又以言之出入比貨出入不能絜矩取于民無制之害 第五段引書以結之與前文王詩相應 第三節言用人葢治天下之要專在于用善人故也中分七段 第一段引楚書楚王孫圉聘于晉趙簡子問曰楚之白珩猶在乎對曰然簡子曰其爲寳也幾何曰未嘗爲寳楚之所寳者曰觀射父能作訓辭以行事于諸侯使無以寡君爲口實又有左史倚相能通訓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獻善敗于寡君使寡君無忘先王之業又能上下說于鬼神順道其欲惡使神無有怨恫于楚國曾子取其意而言金玉不當寳惟當寳善人 第二段語見檀弓葢重耳出亡在外而有父喪秦穆公使人吊之意欲使之争國而舅犯之言如此大學引之其意若曰豈惟不寳金玉至于國家之利亦非所寳而惟寳人也 此兩段承上内德外财之意而起下用善人之說 第三段引秦誓專言爲政者好惡之公私此段又當分作兩截看尚亦有利哉以上是一截以下是一截毎截當段作三人 休休中心樂易之意有一個臣其心誠一樂易而能容物者此以在上爲政者言有技以才言彥聖以德言上面斷斷休休之人見下有才有德者則能舉用而容之便可興國家而利及子孫衆民此一截言能絜矩而以公心好人下截人之有技上自然含斷斷休休之反之意謂有一個臣其心僞雜傾躁而不能容物者見有才者妬之有德者阻之使不得進既不能容引善人則惡人進以敗其國家而不能保子孫衆民此一截言不能絜矩而以私心惡人 第四段言能絜矩而惡惡得其正所謂放流則放流上文媢嫉蔽賢之人朝廷之上惡人既去則善人方得通下又以仁人總結之言能絜矩者也第五段言絜矩而薦賢當速退不肖當逺 第六段言不能絜矩而好惡之反 第七段以得失結之忠信善人也驕泰惡人也忠信則能絜矩者也驕泰則不能絜矩者也此節雖主用人言然爲君者自忠信則能用忠信之人其原又在上 章句謂三言得失而語益加切葢第一得失以人言之第二得失以事言之第三得失就心上言至上之人心不善則事皆不善而失之故曰語益切一能絜矩不能絜矩之得失二尚德尚财之得失三用善人用惡人之得失大率絜矩則得之不絜矩則失之 第四節言生财之道前節但言内德而外财此節直言生财之方而生财當用君子不可用小人總上兩節之意中分五段 第一段正言生财之方呂氏解極明白切當而朱子謂務本節用尤爲精密生衆爲疾務本也食寡用舒節用也 第二段言仁者外末不仁者内末即前節内德外财之意 第三段言内本外末之效絜矩章本多是推意此段卻是化 第四段言上之人當絜矩不可侵下之利雖養雞豚之小利尚不可與民争而況爲君者專事聚斂以虐民乎 以利爲利快目前之意而爲禍深以義爲利不過儉目前之用而福自逺 伐氷之家章句謂卿大夫以上喪祭用氷者也周禮天官淩人祭禮共氷鑒大喪共夷盤氷【共音恭鑒古監反甕大口者】春祭時用鑒盛氷而緻祭物于其中以禦溫熱之氣防其味之變也夷屍也夷盤廣八尺長一丈二尺深三尺實氷其中而以屍床置其上所以寒人死之屍也 此段言君子能絜矩而生财之利 第五段又言有天下者當用善人若用惡人至于天災見于上人害生于下國勢将崩此時雖有聖賢欲來扶持亦不可爲再三戒用人之詳也天災日食星變水旱蝗疫皆是人害如民心怨叛冦賊奸宄兵戈變亂皆是 此段言小人不能絜矩而生财之害 此章大意治天下在乎絜矩而絜矩于用人取财處爲要然得失之幾全在忠信驕泰上發于心者忠接于物者信則事皆務實好善惡惡皆得其正而能盡絜矩之道存于心者務驕行之以侈肆必不得絜矩則逺正人而讒谄聚斂之人進矣故忠信驕泰治亂之原也 讀四書叢說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