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齋中庸講義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宋 袁甫 撰
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故爲政在人取人以身脩身以道脩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爲大義者宜也尊賢爲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脩身思脩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逹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逹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逹徳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脩身知所以脩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凡爲天下國家有九經曰脩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羣臣也子庻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脩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體羣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庻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财用足柔逺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齊明盛服非禮不動所以脩身也去讒逺色賤貨而貴徳所以勸賢也尊其位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勸親親也官盛任使所以勸大臣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日省月試既禀稱事所以勸百工也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逺人也繼絶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凡爲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愼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文武之孝與文武之政一而已矣政在方策可覆視也人存者盡人之道如文武是已文武雖亡複有盡人之道者繼之亡猶存也君子以人治人人皆有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則順其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以治之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敏莫甚焉以地道敏樹譬人道敏政可謂妙于形容矣蒲盧蘆葦也蘆葦易生之物孰生之地之神氣也神氣可聞乎可見乎以爲可聞可見則神氣果何物耶以爲不可聞見則蒲盧在目前耳噫逹乎此則知性命矣知中庸矣知敏政矣爲政在人盡人道者始可謂之人身與人非二物取人安得不以身道與身非二物脩身安得不以道仁與道非二物脩道安得不以仁仁者人也論語言仁之方未嘗直指仁體言之直指仁體者其惟此一句乎凡草木五谷芽甲未生已具一隂一陽矣人之生也負隂抱陽仁即人也申之曰親親爲大因仁以及義義者宜此者也又申之曰尊賢爲大兩大字不可輕看至大之中有至防者存大包天地防入無倫故親親非無等差也有隆殺焉尊賢非無區别也有等級焉品級劑量至纎至悉禮也仁義禮一原也故曰生生非由外至也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注以爲脫簡今從之故君子不可不脩身接上修身字今試以身體之吾欲脩吾身盍反思吾之親親果仁乎未乎此所以不可不事親也吾欲事吾親盍反思吾之尊賢果義乎未乎此所以不可不知人也人藏其心不可測度若之何而知之曰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皆天命之性也不患不知人患不知天耳知天當何所用力曰其惟格物緻知乎天地之道其爲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不貳者何物也太極之妙隂陽具焉兮隂分陽萬物生焉故格物乃可言緻知知隂陽乃可言格物人亦萬物中一物耳明乎天之隂陽則通之于人凡剛柔緩急輕重雜然不齊者一隂陽也而知人特餘事耳非特知人也人倫之中曲折萬變皆不能逃乎隂陽二字孝子之事親所以至于天地明察者亦惟通乎此而已大舜之聖明庻物察人倫亦是物也孔子所謂仁人不過乎物孝子不過乎物者亦是物也此即所以修身也然則緻知格物之學極而至于知天則知人事親修身無不該貫嗚呼天命之謂性一語其可不深玩而精講之哉
方防載文武之政而人則政之精神也人道涵育羣生猶地道之發育萬物蒲盧易生之物也可謂敏矣孰生之地之神氣也敏政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非神氣爲之乎政之系于人也尚矣取人以身身即人也脩身以道道即身也修道以仁仁即道也以人訓仁非兩物也義者宜此亦非兩也謂爲非兩親親尊賢兩不悖也奚止于兩三千三百各有等殺禮所生也禮本太一此所以爲一也思脩身不可以不事親防上親親也身者父母之遺體也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防上尊賢也天地之性人爲貴也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知天何也知性也孟子曰知其性則知天矣知天之隂陽則知人之剛柔知隂陽剛柔則能谕父母于道而孝可以立身如此則四海之内同一愛敬綏來動和敏孰加此
天叙五典通行萬世而人鮮行何也有逹德而後可以行逹道也知仁勇人人同得故亦謂之逹有德則道行矣而複繼之曰行之者一豈三德之外别有所謂一耶噫知者知此者也仁者行此者也勇者強此者也知此者誰欤行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