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睦類
關燈
小
中
大
姻族皆以為憂。
少娣曰:「木石鳥獸,吾無如彼何矣;世豈有不可與之人哉?」事四姒,執禮甚恭。
姒有缺乏,少娣曰:「吾有。
」即以遺之。
姑有役其姒者,相視不應命。
少娣曰:「吾後進當勞,吾為之。
」母家有果肉之饋,召諸子侄分與之,姒不食,未嘗先食。
姒各以怨言告少娣者,少娣笑而不答。
少娣女奴以妯娌之言來告者,少娣笞之,尋以告姒引罪。
嘗以錦衣抱其姒兒,适便溺,姒急接之。
少娣曰:「毋遽,恐驚兒也。
」了無惜意。
歲餘,四姒自相謂曰:「五嬸大賢,我等非人矣!奈何若大年為彼所笑。
」乃相與和睦,終身無怨語。
袁君載有雲:「家不和,多由婦構,其原又多出于婢妾。
蓋此輩愚賤無識,以傳遞他人背後之言為忠于主母。
稍一聽信,則必日造虛妄,使主母與人深成雠隙;而彼且揚揚得意,自昵處于心腹也。
」足征蘇氏四姒之相争,各以女奴語。
而少娣不笞女奴以告姒,女奴之語,豈遽肯已也! 迪吉錄曰:「人家不和,每因婦女。
蓋婦女所見,不廣不遠。
又其所謂舅姑伯叔妯娌者,皆人合稱呼,非自然天屬。
故輕于割恩,易于修怨。
非丈夫有遠識,則為其役而不自覺。
于是有親兄弟子侄至死不相往來者;有無子而不肯以猶子為後,有多子而不肯與其兄弟者;有不恤兄弟之貧,必欲供膳如一,甯棄親而不顧,葬親必欲均費,甯留喪而不恤者;有為小姑則谮嫂于母,為嫂妗則谮姑于夫者,事難殚述。
不知我既入人家,長與此家傳世,則其親者,乃我之親也。
待舅姑處,即是兒婦待我樣子;待伯叔妯娌處,即我兒婦相處家法。
日與人親厚,好恩情,好禮數,豈不快活?!終日與人作對,赤面拌舌,懊惱争競,有甚佳趣?要不過放寬些肚腸,時帶些忍耐,略讓些便宜,就人人和好矣!我以好意待人,人必知;一時不知,過後必知。
縱彼人不知,旁觀諸親感我盛德,亦必加親加敬于我也。
但要實心相愛,積久自能感動,不可以我有好意,遂責望于彼。
一不見答,而遂謂好意無用也。
蓋感動自有漸爾。
」 福建漳浦衛氏,妯娌三人,最不和順。
日诟悖相勝,各以惡言唆鬥其夫。
嘉靖辛卯七月中,白晝轟雷一聲,化為牛羊犬三畜,惟頭面不變。
雷神現于空中,觀視良久而後隐。
三畜見人,口不能言,惟低頭垂淚而已。
久之方死。
時陳瀛為令,圖形刻傳其事。
(以上輯妯娌) 鄒偀,宋人,繼母之女也。
前母兄娶妻荊氏,繼母惡之,飲食常不給,偀私以己食繼之。
母苦役荊,偀必與俱。
荊有過誤,偀不令荊知,先引為己罪。
母每撲荊,則跪而泣曰:「女他日不為人婦耶?有姑若是,吾母樂乎?奈何令嫂氏父母日蹙憂女之眉耶?」母怒,欲笞偀。
偀曰:「願為嫂受笞,嫂無罪。
」母徐察之。
後适為士人妻,歸甯,抱數月兒,嫂置諸床上。
兒偶墜火爛額,母大怒。
偀曰:「吾卧于嫂室不慎,嫂不知也。
」兒竟死,嫂悲悔不食。
偀不哭,為好語相慰曰:「嫂作意耶?我夜夢兇,兒當死,否則我将不利。
」強嫂食而後食。
卒勸母成慈。
偀嘗病,嫂為素食三年。
偀五子,四登進士。
年九十三而卒。
歐陽氏,廖宗臣之妻也。
嫁甫踰年,而舅姑死于疫,遺一女閏娘,纔數月。
歐陽适生女,同乳哺之。
又數月,乳不能給,乃以其女分鄰婦乳,而自乳閏娘。
二女長成,歐陽于閏娘每加厚焉,女以為言。
歐陽曰:「汝我女;小姑,祖母之女也。
且汝有母,小姑無母,何可相同?」因泣下。
女愧悟,諸凡讓姑,而自取其餘。
宗臣後判清沔,二女及笄,富貴家多求己女。
歐陽曰:「小姑未字,吾女何敢先?且聘吾女者,非以吾愛吾女乎?其問諸鄰人。
」卒以富貴家先閏娘。
簪珥衣服器用,罄其始嫁妝奁之美者送之;送女之具不及也。
終其身如是。
閏娘每謂人曰:「吾嫂,吾母也。
」歐陽殁,閏娘哭之至嘔血,病歲餘。
聞其哭者,莫不下淚。
(以上輯姑妗) 鮑宣,漢渤海人。
娶妻桓氏,字少君。
宣嘗就少君父讀,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
裝送資賄甚盛;宣不悅,謂妻曰:「少君生富驕,習美飾,而吾實貧賤,不敢當禮。
」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約,故使賤妾執侍巾栉。
既奉承君子,惟命是從。
」宣答曰:「能如是,是吾志也。
」妻乃悉歸侍禦服飾,更着短布裳,與宣共挽鹿車,歸鄉裡。
拜姑,禮畢,提甕出汲,修行婦道。
鄉邦稱之。
先輩有雲:「餘嘗見娶富室之女者,驕奢淫佚,動笑丈夫家之貧,務逞華靡以圖勝人。
一切孝公姑、睦妯娌、惠臧獲,置弗預聞。
曾幾何時,而奁橐俱罄。
其夫始雖得沾餘沫,而舉動受制,笑啼不敢,并為其下而不辭矣!」若少君之謙順,鮑宣之志節,得數數見哉? 劉廷式,定鄰女為婚。
俄入太學,越五年登第。
及歸,則定婚女雙瞽矣;家又不振。
廷式涓日成禮,女家辭曰:「女子已為廢人,何可奉箕帚?」廷式竟娶之,生二子。
及倅高密,盲女得疾死,廷式哭之哀。
時蘇轼
少娣曰:「木石鳥獸,吾無如彼何矣;世豈有不可與之人哉?」事四姒,執禮甚恭。
姒有缺乏,少娣曰:「吾有。
」即以遺之。
姑有役其姒者,相視不應命。
少娣曰:「吾後進當勞,吾為之。
」母家有果肉之饋,召諸子侄分與之,姒不食,未嘗先食。
姒各以怨言告少娣者,少娣笑而不答。
少娣女奴以妯娌之言來告者,少娣笞之,尋以告姒引罪。
嘗以錦衣抱其姒兒,适便溺,姒急接之。
少娣曰:「毋遽,恐驚兒也。
」了無惜意。
歲餘,四姒自相謂曰:「五嬸大賢,我等非人矣!奈何若大年為彼所笑。
」乃相與和睦,終身無怨語。
袁君載有雲:「家不和,多由婦構,其原又多出于婢妾。
蓋此輩愚賤無識,以傳遞他人背後之言為忠于主母。
稍一聽信,則必日造虛妄,使主母與人深成雠隙;而彼且揚揚得意,自昵處于心腹也。
」足征蘇氏四姒之相争,各以女奴語。
而少娣不笞女奴以告姒,女奴之語,豈遽肯已也! 迪吉錄曰:「人家不和,每因婦女。
蓋婦女所見,不廣不遠。
又其所謂舅姑伯叔妯娌者,皆人合稱呼,非自然天屬。
故輕于割恩,易于修怨。
非丈夫有遠識,則為其役而不自覺。
于是有親兄弟子侄至死不相往來者;有無子而不肯以猶子為後,有多子而不肯與其兄弟者;有不恤兄弟之貧,必欲供膳如一,甯棄親而不顧,葬親必欲均費,甯留喪而不恤者;有為小姑則谮嫂于母,為嫂妗則谮姑于夫者,事難殚述。
不知我既入人家,長與此家傳世,則其親者,乃我之親也。
待舅姑處,即是兒婦待我樣子;待伯叔妯娌處,即我兒婦相處家法。
日與人親厚,好恩情,好禮數,豈不快活?!終日與人作對,赤面拌舌,懊惱争競,有甚佳趣?要不過放寬些肚腸,時帶些忍耐,略讓些便宜,就人人和好矣!我以好意待人,人必知;一時不知,過後必知。
縱彼人不知,旁觀諸親感我盛德,亦必加親加敬于我也。
但要實心相愛,積久自能感動,不可以我有好意,遂責望于彼。
一不見答,而遂謂好意無用也。
蓋感動自有漸爾。
」 福建漳浦衛氏,妯娌三人,最不和順。
日诟悖相勝,各以惡言唆鬥其夫。
嘉靖辛卯七月中,白晝轟雷一聲,化為牛羊犬三畜,惟頭面不變。
雷神現于空中,觀視良久而後隐。
三畜見人,口不能言,惟低頭垂淚而已。
久之方死。
時陳瀛為令,圖形刻傳其事。
(以上輯妯娌) 鄒偀,宋人,繼母之女也。
前母兄娶妻荊氏,繼母惡之,飲食常不給,偀私以己食繼之。
母苦役荊,偀必與俱。
荊有過誤,偀不令荊知,先引為己罪。
母每撲荊,則跪而泣曰:「女他日不為人婦耶?有姑若是,吾母樂乎?奈何令嫂氏父母日蹙憂女之眉耶?」母怒,欲笞偀。
偀曰:「願為嫂受笞,嫂無罪。
」母徐察之。
後适為士人妻,歸甯,抱數月兒,嫂置諸床上。
兒偶墜火爛額,母大怒。
偀曰:「吾卧于嫂室不慎,嫂不知也。
」兒竟死,嫂悲悔不食。
偀不哭,為好語相慰曰:「嫂作意耶?我夜夢兇,兒當死,否則我将不利。
」強嫂食而後食。
卒勸母成慈。
偀嘗病,嫂為素食三年。
偀五子,四登進士。
年九十三而卒。
歐陽氏,廖宗臣之妻也。
嫁甫踰年,而舅姑死于疫,遺一女閏娘,纔數月。
歐陽适生女,同乳哺之。
又數月,乳不能給,乃以其女分鄰婦乳,而自乳閏娘。
二女長成,歐陽于閏娘每加厚焉,女以為言。
歐陽曰:「汝我女;小姑,祖母之女也。
且汝有母,小姑無母,何可相同?」因泣下。
女愧悟,諸凡讓姑,而自取其餘。
宗臣後判清沔,二女及笄,富貴家多求己女。
歐陽曰:「小姑未字,吾女何敢先?且聘吾女者,非以吾愛吾女乎?其問諸鄰人。
」卒以富貴家先閏娘。
簪珥衣服器用,罄其始嫁妝奁之美者送之;送女之具不及也。
終其身如是。
閏娘每謂人曰:「吾嫂,吾母也。
」歐陽殁,閏娘哭之至嘔血,病歲餘。
聞其哭者,莫不下淚。
(以上輯姑妗) 鮑宣,漢渤海人。
娶妻桓氏,字少君。
宣嘗就少君父讀,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
裝送資賄甚盛;宣不悅,謂妻曰:「少君生富驕,習美飾,而吾實貧賤,不敢當禮。
」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約,故使賤妾執侍巾栉。
既奉承君子,惟命是從。
」宣答曰:「能如是,是吾志也。
」妻乃悉歸侍禦服飾,更着短布裳,與宣共挽鹿車,歸鄉裡。
拜姑,禮畢,提甕出汲,修行婦道。
鄉邦稱之。
先輩有雲:「餘嘗見娶富室之女者,驕奢淫佚,動笑丈夫家之貧,務逞華靡以圖勝人。
一切孝公姑、睦妯娌、惠臧獲,置弗預聞。
曾幾何時,而奁橐俱罄。
其夫始雖得沾餘沫,而舉動受制,笑啼不敢,并為其下而不辭矣!」若少君之謙順,鮑宣之志節,得數數見哉? 劉廷式,定鄰女為婚。
俄入太學,越五年登第。
及歸,則定婚女雙瞽矣;家又不振。
廷式涓日成禮,女家辭曰:「女子已為廢人,何可奉箕帚?」廷式竟娶之,生二子。
及倅高密,盲女得疾死,廷式哭之哀。
時蘇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