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下
關燈
小
中
大
王賦也 鄭箋汔幾也惠愛也 毛傳中國京師也四方諸夏也 蘇氏曰詭随不顧是非妄随人者也鄭箋式用遏止也 毛傳憯曾也 朱注明天之明威也 毛傳柔安也 朱注能順習也
鄭箋民之疲勞甚矣王幾可以小安之乎愛京師之人以安天下京師者諸夏之根本 蘇氏曰人未有無故而妄随人者惟無良之人将悅其君而竊其權以為宼虐則為之故無縱詭随則無良之人肅而宼虐無畏之人止然後柔遠能迩而王室定矣 虞惇按後漢陳忠疏曰輕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潰蟻穴氣洩鍼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察幾詩雲無縱詭随以謹無良蓋所以崇本絶末鈎深之慮 呂氏曰一言而喪邦曰惟予言而莫予違則詭随者誠覆邦家之人也無縱詭随乃所以謹無良而遏宼虐也此詩每章之始皆言民亦勞止惠此中國者欲王息民而固根本也中言無縱詭随式遏宼虐者欲王謹察小人無使害政也章未皆丁甯反覆勸王之辭使之去危即安去惡從善也 萬時華曰大抵居高位者喜軟熟而惡剛直小人欲進其身亦必未命先唯未令先諾逢迎謟谀容悅取寵人主不察而信之於是逞其無良之志肆其惛怓之口窮其罔極之惡露其醜厲之狀遂其缱绻之奸宼虐播於下民而國家因之大壞無縱者明以辨之斷以絶之之謂也 春秋傳詩曰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施之以寛也無縱詭随以謹無良糾之以猛也柔遠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
民亦勞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國以為民逑無縱詭随以謹惛怓式遏宼虐無俾民憂無棄爾勞以為王休賦也 鄭箋休息也逑聚也 毛傳惛怓亂也 鄭箋勞猶功也 毛傳休美也
鄭箋無廢女始時勤政事之功以為王之休美述其始功者誘掖之也 虞惇曰無棄爾勞者托為語同列之辭實所以戒王也
民亦勞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師以綏四國無縱詭随以謹罔極式遏宼虐無俾作慝敬慎威儀以近有德賦也 鄭箋罔無極中也
嚴氏曰詭随之人無所不至所謂罔極也 李氏曰敬慎威儀則能親近有德之人禮貌苟衰賢者去之矣 呂氏曰此戒王遠小人近君子也
民亦勞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國俾民憂洩無縱詭随以謹醜厲式遏宼虐無俾正敗戎雖小子而式弘大賦也 毛傳愒息洩去也醜衆也 鄭箋厲惡也朱注正敗正道敗壞也 鄭箋戎猶汝也式用也鄭箋汝雖小子自遇而汝用事於天下甚廣大不可不慎也易曰君子出其言善則千裡之外應之況其迩者乎出其言不善則千裡之外違之況其迩者乎是以此戒之
民亦勞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國國無有殘無縱詭随以謹缱绻式遏宼虐無俾正反王欲玉汝是用大谏【平上去通韻】
賦也 毛傳賊義曰殘 蘇氏曰缱绻小人之固結其君者也 朱注正反反於正也
王氏曰正敗者敗而已未盡反而為不正也正反則無正矣 鄭箋玉者君子比德焉王乎我欲令汝如玉然故作是詩用大谏正汝此穆公至忠之言 顧氏曰此本召穆公谏王之辭乃托為王意以戒公卿百執事之人故曰王欲玉汝是用大谏猶之轉予於恤而呼祈父從事不均而怨大夫所謂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也豈亦監謗之時疾威之日不敢指斥而為是言乎然而亂君之國無治臣至於我即爾謀聼我嚣嚣則又不獨王之愎谏矣
民勞五章章十句
虞惇按此詩朱注從申公說以為同列相戒之辭今從序
闆凡伯刺厲王也
鄭箋凡伯周同姓周公之?也入為王卿士 孔疏春秋隐七年天王使凡伯來聘世在王朝蓋畿内之國 申公說厲王用事之臣多懷不忠以緻禍敗公卿賦此以責之 虞惇按此詩雖托於責同列其實以戒王猶上篇之意也
上帝闆闆下民卒瘅出話不然為猶不遠靡聖管管不實于亶猶之未遠是用大谏【平上去通韻】
賦也 毛傳上帝斥王也闆闆反也 朱注卒盡也毛傳瘅病也 鄭箋猶謀也 毛傳管管無所依
也亶誠也
朱注上帝反其常道而使下民盡病矣其出言皆不合理為謀又不久遠 孔疏惟耽樂於目前不知禍之将至又無聖人之法度管管然以心自恣不實之於誠信 李氏曰人苟知聖人之法度則必戰戰兢兢不敢苟作其心既無聖人矣則矯誣詐僞何所不至哉 鄭箋王之謀不能圖遠用是故我大谏王也孔疏自此以下皆大谏也
天之方難無然憲憲天之方蹶無然洩洩辭之輯矣民之洽矣辭之怿矣民之莫矣
賦也 毛傳憲憲猶欣欣也蹶動也洩洩猶??也輯和洽合怿悅莫定也
蘇氏曰天方為艱難以震動周室無為是欣欣而不顧??而不已 鄭箋王者政教和悅順於民則民心合定此戒語時之大臣 李氏曰從來危亂之際惟政教号令足以收拾人心所謂安危在出令也虞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