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下

關燈
豳也既廣其土地之東西又長其南北既以日景定其經界複登山之脊相其隂陽寒暖所宜流泉浸潤所及皆為利民富國 孔疏知天氣宜其禾黍地利足以生物乃居處其民焉 鄭箋後稷上公之封大國之制三軍以其餘卒為羨今公劉遷豳民始從之丁夫适滿三軍之數無羨卒也度其隰田與原田之多少徹之使出稅以為國用什一而稅謂之徹 李氏曰周之徹法自公劉始 蘇氏曰於是又度其山西之田以廣之而豳人之居於此益大 錢氏曰此章言宮室既定營建既畢於是授民之田則壤制賦立國之本務也公劉為夏諸侯夏後氏五十而貢公劉自以其意變而通之行徹法於國子孫仍之遂為定制 王氏曰大國三軍之法以治兵徹田什一之法以儲粟周家軍制賦法皆起於此嚴氏曰三軍惟單賦法以徹兵食皆不病民厚之 至也 笃公劉于豳斯館涉渭為亂取厲取鍛止基廼理爰衆爰有夾其皇澗遡其過澗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賦也 毛傳館舍也正絶流曰亂 朱注厲砥石也鍛鐵也理疆理也衆人衆也有财足也 毛傳皇過二澗名遡鄉也 朱注旅衆也 孔疏芮水之内也鞫水之外也即就也 鄭箋公劉於豳作館室先使人度渭水為舟絶流而南取鍛厲斧斤之石以利器用伐材木給築事也朱注既止基於此矣乃疆理其田野則日益繁庶富足其居有夾澗者有遡澗者其止居之衆日益密乃複即芮鞫而居之而豳地日以廣矣此章又總叙其始終也 呂氏曰止旅乃密芮鞫之即風氣日開編氓日衆規模日廣有方興未艾之象周之王業兆於此矣 公劉六章章十句 虞惇按既登乃依鄭以依為斧扆之扆雲公劉負扆而立君之宗之鄭以為羣臣從而君之尊之猶在邰也今從傳其軍三單注雲三單未詳傳雲三單相襲也謂初至之時慮有宼鈔故三重為軍以禦備也今從箋 泂酌召康公戒成王也言皇天親有德飨有道也春秋傳風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葦泂酌昭忠信也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餴饎豈弟君子民之父母【平上去通韻】 興也 毛傳泂遠也行潦流潦也餴餾也 孔疏餴一烝米也餾飯氣流也烝米謂之饙饙必餾而熟之毛傳饎酒食也 朱注遠酌行潦挹之於彼而注之於此尚可以餴饎豈弟君子豈不為民之父母乎 鄭箋流潦水之薄者也酌而置之大器之中又挹之而注於此小器可以沃酒食之餴者以有忠信之德齊潔之誠以薦之故也傳曰人不易物惟德繄物樂以強教之易以說安之民皆有父之尊有母之親 朱氏曰民歸之如父母則皇天親之飨之矣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濯罍豈弟君子民之攸歸【平上通韻】 興也 毛傳濯滌也罍祭器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濯溉豈弟君子民之攸塈【平上去通韻此詩合三章通一韻】 興也 毛傳溉清也 鄭箋塈息也 泂酌三章章五句 卷阿召康公戒成王也言求賢用吉士也 逸齋曰召公陳三詩以戒成王公劉厚民也泂酌奉天也卷阿求賢也國家大政無出此三者 有卷者阿飄風自南豈弟君子來遊來歌以矢其音【阿歌南音隔句韻】 虞惇曰比而興也 毛傳卷曲也 孔疏大陵曰阿毛傳飄風回風也 朱注君子成王也 毛傳矢 陳也 鄭箋有大陵卷然而曲回風從長養之方來入之喻王當屈體以待賢者 王氏曰有卷者阿則虛中屈體之大陵飄風自南則化養萬物之回風不虛中則風無自而入不屈體則風無自而留其為陵也不大則其化養也不博王之求賢亦如此而已 朱氏曰召康公從成王遊卷阿之上托興於飄風以諷王之求賢此則總序以發端也 伴奂爾遊矣優遊爾休矣豈弟君子俾爾彌爾性似先公酋矣 賦也 朱注伴奂閑暇之意爾君子皆指王也 鄭箋俾使也 董氏曰彌充也 毛傳酋終也 呂氏曰自此以下皆召公陳其詠歌之辭也國家閑暇君臣遊衍可謂伴奂而優遊矣所願乎王者惟充其性至於無虧阙之地似先公之克終而已召公周之尊老故其祝王遠本先公不忘舊也祝之所以戒之也 爾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豈弟君子俾爾彌爾性百神爾主矣【厚音戶】 賦也 毛傳昄大也 蘇氏曰章着也 李氏曰成王承文武之緒其土宇大而且着亦甚厚矣惟充其德性然後可為宗廟社稷之主 呂氏曰天子者百神之主也苟以逸欲虧其性則天位難保将無以主百神矣 爾受命長矣茀祿爾康矣豈弟君子俾爾彌爾性純嘏爾常矣 賦也 鄭箋茀福純大也予福曰嘏 蘇氏曰常常享之也 呂氏曰此上三章皆歎美祝戒之辭雖未及於求賢然成王之所以彌爾性而似先公主百神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