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上

關燈
主人能守成則神祗亦安樂之矣 申公說祭之明日繹公屍之樂歌 李氏曰繹尋繹前祭也 鳬鷖在泾公屍來燕來寜爾酒既清爾殽既馨公屍燕飲福祿來成 興也 毛傳鳬水鳥 孔疏鷖鷗也 鄭箋泾水名孔疏鳬鷖在水中得其處也 鄭箋爾斥王也 毛傳馨香之遠聞也 鄭箋祭祀既畢明日又設禮而與屍燕公屍之來燕也其心安甯美成王事屍之禮備 蘇氏曰鳬鷖之為物也願而遲公屍之安詳似之 孔疏爾酒殽清美以公屍燕樂而飲之則為神所悅以此緻福祿而來成汝孝子也燕屍之禮大夫謂之賓屍即用其祭之日天子諸侯謂之繹以祭之明日春秋辛已有事于太廟壬午猶繹是也 杜氏曰天子不以公為屍諸侯不以卿為屍天子諸侯以卿大夫為屍皆取同姓之嫡卿大夫不以臣為屍皆以孫避君故也 徐氏曰楚茨鼔鐘送屍神保聿歸則祭畢之燕屍不與也屍何以不與以其象神故不敢留而為次日之燕也燕於次日尊屍也尊屍尊神也 錢氏曰宗廟之稱公屍謂自祖绀以上第祀以天子之禮而不追王服屍以先公之服則其稱公屍宜也而概稱公者統於尊也 鳬鷖在沙公屍來燕來宜爾酒既多爾殽既嘉公屍燕飲福祿來為【為音譌】 興也 毛傳沙水旁也 鄭箋為猶助也 鳬鷖在渚公屍來燕來處爾酒既湑爾殽既脯公屍燕飲福祿來下 興也 鄭箋湑酒之泲者也 孔疏脯乾肉也 鳬鷖在潨公屍來燕來宗既燕于宗福祿攸降公屍燕飲福祿來崇 興也 毛傳潨水會也宗尊也 鄭箋于宗宗廟也呂氏曰崇積而高大也 鳬鷖在亹公屍來止熏熏旨酒欣欣燔炙芬芬公屍燕飲無有後艱 興也 毛傳亹山絶水也熏熏和悅也欣欣樂也芬芬香也 嚴氏曰艱猶患也 黃氏曰無有後艱者非止一身之福而子孫無疆之福也 鳬鷖五章章六句 虞惇按歐陽氏雲在泾在沙皆言公屍和樂之意如水鳥得其所鄭氏強為分别以在沙喻祭四方萬物之屍在渚喻祭天地之屍在潨喩祭社稷山川之屍在亹喻祭七祀之屍皆穿鑿臆說不可從也 假樂嘉成王也 申公說公屍美王者之詩 假樂君子顯顯令德宜民宜人受祿於天保右命之自大申之【上入平去通韻】 賦也 毛傳假嘉也 鄭箋君子成王也顯光也朱注民庶民也人在位者也 毛傳申重也 鄭箋天嘉樂成王有光顯之善德安民官人皆得其宜以受福祿於天 朱注天之於王猶反覆眷顧之而不厭既保之右之命之而又申重之也 幹祿百福子孫千億穆穆皇皇宜君宜王不愆不忘率由舊章 賦也 鄭箋幹求也十萬曰億 呂氏曰穆穆敬也皇皇美也 孔疏君諸侯也王天子也 鄭箋愆過率循也 劉氏曰舊章先王之禮樂政刑也 蘇氏曰成王幹祿而得百福故其子孫之蕃至於千億适為天子庶為諸侯無不穆穆皇皇以遵先王之法者 朱氏曰願其子孫之多而且賢也 謝氏曰不愆則無聰明亂舊章之過不忘則常有繼志述事之美 威儀抑抑德音秩秩無怨無惡率由羣匹受祿無疆四方之綱 賦也 鄭箋抑抑密也 毛傳秩秩有常也 朱注匹類也 歐陽氏曰成王有威儀有令德其臨下無有怨惡於人率用羣臣以共治之王享其福祿總其綱紀而已蘇氏曰無所不容故無怨無所不矜故無惡 嚴 氏曰推誠樂與惟循用羣臣之賢故能受無疆之福為四方之綱 李氏曰人之才品高下各有其類循其類而任之不以已之愛憎參其間大以成大小以成小所謂建官惟賢任事惟能也 之綱之紀燕及朋友百辟卿士媚于天子不解于位民之攸塈【上去通韻】 賦也 董氏曰大曰綱小曰紀 蘇氏曰燕安也毛傳朋友羣臣也 鄭箋媚愛也 朱注解惰也毛傳塈息也 嚴氏曰成王於天下之治惟總其大綱而已大綱舉而小紀自随則太平極治可傳於永久此無窮之福也羣臣與國同休是安及羣臣也 蘇氏曰成王綱紀四方而臣下賴之以安故外而百辟内而卿士思所以媚之者曰惟不解於位以使民獲休息也 呂氏曰泰誓曰友邦冢君酒诰曰大史友内史友則朋友者合百辟卿士言之也君燕其臣臣媚其君此上下交而為泰之時也泰之時所憂者怠荒而已詩所以終於不解於位民之攸塈也方嘉之又規之者蓋臯陶赓歌之意也民之勞逸在下而樞機在上上逸則下勞矣上勞則下逸矣不解於位乃民之所由以休息也 假樂四章章六句 虞惇按首章保右命之鄭箋雲成王之官人也羣臣保右而舉之乃後命用之又用天意申勅之此誤也詩嘉成王之德能受天祿不應獨舉官人一節也卒章燕及朋友箋雲當與羣臣燕飲非獨樂族人而已亦非也之綱之紀與燕飲之意不相貫蘇氏訓燕為安而朱集注用之者是也三章威儀抑抑以下集注雲此皆稱願其子孫之辭玩詩意主於嘉成王不應連章累牍頌美其子孫畧於今王而詳於後嗣亦非體也故今仍舊說雲 讀詩質疑卷二十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