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刈也契契憂苦也 孔疏憚勞也 鄭箋尚庶幾也
鄭箋獲薪不欲使氿泉浸之浸之則濕腐不中用也譚大夫寤寐嗟歎哀其民人之勞苦者亦不欲使賦斂極盡之至於困病也 蘇氏曰薪已刈矣而複浸之則腐民已勞矣而複事之則病故已艾則庶其載而畜之已勞則庶其息而安之 歐陽氏曰此告病之辭也
東人之子職勞不來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罴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試【服蒲北反裘渠之反平上去入通韻】
賦也 朱注東人諸侯之人也 鄭箋職主也 毛傳來勤也西人京師之人也舟人舟楫之人 朱注私人私家皂隸之屬也僚官也 毛傳試用也鄭箋東人勞苦而不見謂勤西人衣服鮮潔而逸豫歐陽氏曰至於操舟之賤亦衣熊罴之裘私家之
人皆備百官而祿食 王氏曰私人之子試於百僚則是絶功臣之世棄賢者之類窭賤者用事而貴也鄭箋言王政不均羣小得志也自此章以下皆言
周道衰政賦偏衆官廢職如是而已 顧氏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賢役大賢故貴有常尊賤有等威所以辨上下而定民志也周之衰也政以賄成而官之師旅不勝其富又其甚也私人之子皆得進而服官而文武周公之法盡矣候人而赤芾曹是以亡不狩而縣貆魏是以削又不但仍叔之子譏其年弱尹氏之婣刺其材瑣而已自古國家吏道雜而多端未有不趨於危亂者舉賢材慎名器豈非人主之所當兢兢者乎
或以其酒不以其漿鞙鞙佩璲不以其長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
賦也 朱注鞙鞙長貌 毛傳璲瑞也漢天河也鄭箋監視也 毛傳跂隅貌 朱注織女星名在漢旁 鄭箋襄駕也駕謂更其肆也從旦至暮七辰辰一移因謂之七襄
孔疏王政之偏或有醉於酒者或有不得漿者所用之人鞙然佩玉居官職不以其才之長美其佩而無其德也天漢有光而無明跂然三隅之織女徒見其終日七襄耳言王之官司徒列於朝也 虞惇曰自此章以下錯舉天漢織女牽牛啟明長庚天畢南箕北鬥皆刺當時在位之人不稱職唐盧仝月蝕詩蓋本此
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東有啓明西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庚音岡】
虞惇曰比也 毛傳報章反報成章也睆明星貌河鼓謂之牽牛 朱注服駕也箱車箱也 毛傳日旦出謂明星為啟明日既入謂明星為長庚庚續也朱注天畢畢星也行行列也
鄭箋織女有織名耳駕則有西無東不如人之織經緯往來反報成文章也牽牛不可用於牝服之箱啟明長庚有助日之名而無實光畢所以掩兔今天畢則施於行列而已 孔疏是皆有名無實喻王之官司虛列而無所用也
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維南有箕載翕其舌維北有鬥西柄之掲
比也 毛傳挹?也 鄭箋翕猶引也 董氏曰箕四星二為踵二為舌踵狹而舌廣故曰翕鬥四星為鬥三星為柄埀而下掲故日掲
歐陽氏曰雖有箕不能簸揚糠粃雖有鬥不能挹酌酒漿且非徒不可用而已箕引其舌反若有所噬鬥西其柄反若有所挹取於東也 李氏曰此及上章皆言任用非人在位無助王照臨善惡施行賞罰者以緻賦役偏重政令不均無所赴訴也 惠周惕曰大東五六七章刺君臣後妃也劉向曰天官列宿在位之象則星辰無虛名者此詩人不敢直指而托之星象也曰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譏臣失其度而君不明也爾雅天漢析木之津天文志天漢起東方經箕尾間分南北二道石氏曰天漢天一所生所以為東南西北之限其行其合其起其止皆有常度猶人臣之有常職越度曠職則人君為虛位猶天漢之徒明矣織女刺後宮也天文志織女三星在河北天紀東端天女也晉書注皇後未崩之前三吳女子相與簪白花傳言天公織女死為着服至是後崩故知織女為後宮蓋指豔妻之類也不成報章所謂婦無公事休其蠶織也牽牛刺将帥也牽牛即河鼓天文志一曰三武天子之三将軍晉志升平三年月犯牽牛中央大星占曰牽牛天将也犯中央大星大将死故知牽牛為将帥也不服箱言驕悍不可制也啟明謂大臣其号曰太上所謂出早為月食晚為天妖東西俱不可也畢八星主邊兵其大星曰天高一曰邊将晉穆帝永和七年太白入畢口升平三年月犯畢占為邊兵為下犯上時君臣無紀将帥失律邊兵必興骊山之禍詩人知之矣維南有箕維北有鬥刺後與王也重言之刺之深也天文志箕十一度亦謂之天津後宮妃後之位北鬥七星魁四星為璇玑杓三星為玉衡又為帝居天文志鬥為人君号令之主石氏曰第一曰正星主陽天子之象箕四星二為踵二為舌天文志箕主口舌故曰載翕其舌猶言婦有長舌也西柄之掲猶言倒持太阿授人以柄也又杵三星在箕南糠一星在箕口前故以簸揚言外廚三星在紫微宮西南角天廚六星在東北又軒轅在角南三星曰酒官之旗主飨宴故以酒漿言
大東七章章八句
虞惇按此詩鄭氏俱得之惟以舟人之子為周世臣子孫退在賤官使搏熊罴為衍說四章以下意旨尤善詩中曆舉天漢織女牽牛啟明長庚天畢南箕北鬥皆刺當時在位之人唐太學博士施士丐說詩雲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言不得其人也近時惠周惕之說雖稱引龎雜亦畧與毛鄭相發明故備録之
四月大夫刺幽王也在位貪殘下國構禍怨亂并興焉
申公說大夫遭讒流離南國而作是詩
四月維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甯忍予【平上通韻】興也 毛傳徂往也六月火星中暑盛而往矣蘇氏曰四月始夏而六月暑遂往矣言治世未幾而亂作也君子自傷生於亂世曰先祖非人哉而忍生我於是無所歸怨之辭也 孔疏人困則反本窮則告親故言先祖非人出悖慢之言明怨恨之甚猶正月之篇怨父母生已不自先後也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亂離瘼矣爰其适歸
興也 毛傳卉草腓病也 杜氏曰爰於也
鄭箋涼風用事而衆草皆病喻貪殘之政行而萬民病也 朱注今亂離瘼矣我将於何适歸哉
冬日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谷我獨何害【去入通韻】興也 鄭箋烈烈猶栗烈也發發疾貌
李氏曰虐政愈甚如冬日之烈飄風之疾也 朱注夏則暑秋則病冬則烈禍亂日進無時而息也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廢為殘賊莫知其尤【尤羽其反】興也 鄭箋侯維也尤過也
李氏曰民猶嘉卉君忍而殘虐之曾莫知其所以得罪之由也
相彼泉水載清載濁我日構禍曷雲能谷【濁古直谷反】興也 鄭箋構集合也
李氏曰泉水猶有時清有時濁今我日構禍害無時而善如泉之濁不複清也
滔滔江漢南國之紀盡瘁以仕甯莫我有
興也 毛傳滔滔大水貌 朱注紀綱紀也謂經帶包絡之有識有也
李氏曰王者如江漢之紀衆水使天下有所賴今我盡瘁以從仕而王曾不我有也
匪鹑匪鸢翰飛戾天匪鱣匪鲔潛逃于淵
賦也 毛傳鹑鵰也 孔疏鸢鸱也 毛傳鱣鲔大魚也
朱氏曰君子遭禍不能飛潛無所避也 劉氏曰言非此四者則皆罹其患矣 陳氏曰雖欲高飛深藏不可得也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維以告哀
興也 毛傳桋赤梀也
鄭箋草木尚各得其所人反不然傷之也
四月八章章四句
虞惇按滔滔江漢匪鹑匪鸢二章鄭箋俱誤其以江漢為吳楚之君者尤穿鑿也每章取興之義朱注但以則字矣字了之殊不可解歐陽氏極辨先祖匪人之句而解作任用非人亦未可為據爰其适歸家語作奚其适歸古本俱作爰春秋傳引詩亦作爰今從之
小旻之什十篇六十五章四百十四句
讀詩質疑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