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也 毛傳好好喜也 蘇氏曰草草憂也
王氏曰驕人谮行而得意勞人遇谮而失度其狀如此 李氏曰呼天而告之曰察此驕人之有罪乎憫此勞人之無辜乎
彼谮人者誰适與謀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謀字不入韻者與虎韻食與北韻受與昊韻】
賦也 毛傳投棄也 許氏曰豺狼屬 毛傳北北方寒涼不毛之地也 毛傳昊昊天也 鄭箋付與昊天制其罪也
孔疏豺虎之食人寒郷之凍物非有所擇言不食不受者惡之甚也故禮記缁衣曰惡惡如巷伯言欲其死亡之甚
楊園之道猗于畝丘寺人孟子作為此詩凡百君子敬而聽之【?去其反】
興也 毛傳楊園園名猗加也畝丘丘名 孔疏孟子寺人字也
王氏曰楊園下地以況卑人畝丘高地以況大臣欲陵畝丘則必道楊園 鄭箋讒人欲谮大臣必從近小者始 劉氏曰讒人罔極不獨谮已而已必将上及大臣骨肉但先自已始也故曰凡百君子敬而聽之其後王後太子及大夫果多以讒廢者
巷伯七章四章章四句一章五句一章八句一章六句
虞惇按詩以巷伯名篇巷伯即寺人也鄭箋雲讒人谮寺人寺人又傷其将及巷伯詩無此意矣哆兮侈兮一章朱子不取毛鄭之說然毛鄭義甚精不可廢也所引魯男子事則贅矣楊園之道鄭雲欲之楊園之道必先之畝丘據詩意當是從楊園而升於畝丘故今從王氏其取興之意從鄭不從朱又第六章章首二句疑衍文當為二章章六句
谷風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絶焉
嚴氏曰伐木之化行則民德歸厚故以俗薄道絶刺其上也 呂氏曰急則相求緩則相棄恩厚不知怨小必録皆小人之交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絶則莫非小人之交矣
習習谷風維風及雨将恐将懼維予與女将安将樂女轉棄予【平上通韻】
興也 鄭箋習習和調之貌東風謂之谷風将且也毛傳風雨相感朋友相須朋友趨利窮逹相棄 鄭箋風而有雨則潤澤行朋友同志則恩愛成當厄難勤苦之時獨我與汝爾朋友無大故則不相遺棄今女以志逹而安樂棄恩忘舊薄之甚
習習谷風維風及頹将恐将懼寘予于懷将安将樂棄予如遺
興也 毛傳頹風之焚輪者也 鄭箋寘置也毛傳風薄相扶而上喻朋友相須而成 孔疏回風從上下曰頹回風從下上曰焱頹風從上而下力薄不能更升谷風與相遇二風并力乃相扶而上猶朋友同心乃相率而成也 鄭箋寘於懷親已也如遺者如人遺忘於物忽然不省存也
習習谷風維山崔嵬無草不死無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末二句韻未詳】
興也 蘇氏曰習習之風草木之所以生也崔嵬之山草木之所以養也然不能使草不死木不萎者天地之功猶有所不足也奈何忘我大德而獨思小怨哉 孔疏良朋成就之德雖大無能使色不有忿者無能使辭不有訟者然小萎無虧於長夏小怨無損於交好汝何為忘大德思小怨而棄我乎
谷風三章章六句
虞惇按此詩朱注殊簡雲習習谷風則惟風及雨矣将恐将懼則惟予與女矣於大旨全無發明嚴粲詩緝則以風雨及頹喻恐懼患難之時說較直捷但毛鄭解朋友相須之義意理殊妙有足以感人者故今從之
蓼莪刺幽王也民人勞苦孝子不得終養爾
鄭箋不得終養者二親病亡時在役所不得見也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朱注比也 毛傳蓼蓼長大貌 朱注莪美菜也蒿賤草也
蘇氏曰采莪者将以食之猶生子者将賴其養也孝子行役而遭喪哀父母生已之勞而養不得終如采莪者之得蒿也 嚴氏曰此孝子自怨其身之辭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比也 毛傳蔚牡菣也
缾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久音凡母滿以反上去通韻父怙母恃一句中自為韻】
比也 毛傳缾小而罍大罄盡鮮寡也 鄭箋恤憂也
王氏曰缾譬則民也罍譬則君也缾之罄則罍之恥民之窮則君之羞 呂氏曰鮮猶窮獨也窮獨而從役其生不如死 孔疏已無父母出門則中心銜憂旋入門則堂宇空曠不複覩見如行田野無所歸投所以悲恨生不如死也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複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賦也 孔疏父兮本流氣以生我母兮懷妊以養我又拊循我起止我長遂我覆育我顧視我反覆我出入懷抱我父母之劬勞如此 朱注欲報是德而父母之德如天無窮不知所以為報也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谷我獨何害【去入通韻】興也 歐陽氏曰烈烈望之可畏也發發暴急而中人也 蘇氏曰虐政之病人如大寒之視南山而聞飄風 鄭箋谷養也
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谷我獨不卒
興也 毛傳律律猶烈烈也弗弗猶發發也 鄭箋卒終也民皆得養其父母我獨不得終養重自哀傷也
朱注晉王裒以父死非罪每讀詩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未嘗不三複流涕受業者為廢此篇詩之感人如此 朱氏曰孝子行役不得養其父母而形於歎詠者陟岵鸨羽皆是也而蓼莪之詩獨使人流涕嗚咽而不能止何也曰陟岵鸨羽思念於父母尚存之日蓼莪之詩感傷於父母既沒之後父母尚存雖曠廢於今日猶幸來日之可繼也則是猶有望也若父母既沒容貌不可以複見音響不可以複聞雖有甘旨輕煖無所奉之念生育之艱思顧複之勤罔極之恩不可得而報則無涯之悲亦孰得而止之也此蓼莪之所以作也噫彼父母俱存者猶未知是詩之悲也若父母既沒讀是詩而不三複流涕者亦非人子也 孔叢子孔子曰於蓼莪見孝子之思養也蓼莪六章四章章四句二章章八句
虞惇按蓼蓼者莪匪莪伊蒿鄭箋雲喻憂思昏亂不精識其事此曲說也缾之罄矣維罍之恥雲刺王不使富分貧衆恤寡亦衍說朱注雲缾之罄乃罍之恥猶父母不得所乃子之責亦於缾小罍大之義不可通欲報之德德即指上六句故箋雲之猶是也朱注雲欲報之以德恐未安今易之
大東刺亂也東國困於役而傷於财譚大夫作是詩以告病焉
鄭箋譚國在京師之東魯莊公十年齊師滅譚
有饛簋飱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睠言顧之澘焉出涕
興也 毛傳饛滿簋貌飱熟食謂黍稷也捄長貌匕所以載鼎實 朱注棘匕以棘為匕也 孔疏砥砺石也 毛傳如砥貢賦平均也如矢賞罰不偏也睠反顧也 澘涕下貌
孔疏有饛然滿者簋中之飱也有捄然長者載肉之匕也 鄭箋客始至主人所緻之禮也凡飱饔饩以其爵等為之牢禮之數陳此喻古天子施予之恩於天下厚也 歐陽氏曰周道平直而賦役均君子履其道小人供其役 鄭箋君子皆法效而履行之小人皆視之供之無怨此事在乎前世過而去矣從今顧之為之出涕傷今不如古也
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屦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來使我心疚【疚音幾來疚平上通韻】賦也 孔疏杼持緯者也 朱注柚受經者也佻佻輕薄不耐勞苦之貌周行大道也 毛傳既盡也蘇氏曰自周視諸侯皆東也小大皆取於東東人之杼柚空矣 鄭箋小也大也謂賦斂之多少也小亦於東大亦於東言其政偏失砥矢之道也譚無他貨唯絲麻耳今盡杼柚不作也 歐陽氏曰至於窮乏以葛屦而履霜其公子佻佻然奔走於道路祗役往來頻數使其力疲而心病也
有冽氿泉無浸獲薪契契寤歎哀我憚人薪是獲薪尚可載也哀我憚人亦可息也【載息去入通韻】
興也 毛傳冽寒意也側出曰氿泉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