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欽定四庫全書
讀詩質疑卷十九
太仆寺少卿嚴虞惇撰
祈父之什
祈父刺宣王也
毛傳宣王之末司馬職廢羌戎為敗 虞惇按國語宣王三十九年戰于千畝王師敗績于姜氏之戎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轉予于恤靡所止居【牙音吾】賦也 毛傳祈父司馬也職掌封圻之兵甲 朱注爪牙鳥獸所用以為威者也 鄭箋轉移也 毛傳恤憂也
鄭箋書曰若疇圻父謂司馬也司馬掌祿士故司士屬焉又有司右主勇力之士此勇力之士責司馬之辭也我乃王爪牙之士當為王閑守之衛女何移我於憂使我無所止居乎謂見使從軍也六軍之士出自六鄉法不取於王爪牙之士董氏曰古者宿衛之兵不出所以重内也卒有四方之役調兵諸侯故征徐以魯追貊以韓平淮夷以江漢畧見於經可考也
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轉予于恤靡所底止
賦也 李氏曰爪士爪牙之士也 毛傳底至也
祈父亶不聰胡轉予于恤有母之屍饔
賦也 毛傳亶誠也 劉氏曰屍主也 毛傳熟食曰饔 鄭箋已從軍而母主飲食之事自傷不得供養也
呂氏曰讀是詩見宣王變古制者二焉以宿衛之士從軍一也親老而無兄弟不免征役二也越句踐伐吳有父母耆老而無昆弟者皆遣歸魏公子無忌救趙亦令獨子無兄弟者歸養在古之世必有成法故呼司馬而責其不聰若曰此法也人皆聞之汝獨不聞乎呼司馬者不敢斥王也太子晉谏靈王曰自我先王厲宣幽平而貪天禍至於今未弭宣王中興之主也至與幽厲并數之觀是詩所刺則子晉之言豈無所自欤
祈父三章章四句
虞惇按周書酒诰矧惟若疇圻父薄違蔡九峯注以若疇句薄違句鄭康成引書若疇圻父蓋古今句讀之異也朱注則雲此亦未見其必為宣王之詩下篇放此
白駒大夫刺宣王也
鄭箋刺其不能留賢也
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絷之維之以永今朝所謂伊人於焉逍遙
賦也 孔疏皎皎潔白也場圃也 毛傳絷絆維系也 鄭箋永久也伊人賢者也
毛傳宣王之末不能用賢賢者有乘白駒而去者朱注詩人以賢者去而不可留托以所乘之駒來食場苖我則絷之維之庶幾以永今朝使其人得以於此逍遙也 鄭箋愛之欲留之 蘇氏曰逍遙不事事也雖逍遙猶愈於去也
皎皎白駒食我場藿絷之維之以永今夕所謂伊人於焉嘉客
賦也 毛傳藿猶苖也夕猶朝也 朱注嘉客猶逍遙也 嚴氏曰願其來此為嘉客也
皎皎白駒贲然來思爾公爾侯逸豫無期慎爾優遊勉爾遁思【侯音胡駒侯思期隔句韻】
賦也 朱注贲然光采之貌 孔疏思語辭 朱注爾白駒之人也 蘇氏曰慎戒勉強也
蘇氏曰詩人欲賢者之來故告之曰子苟來也将待爾以公侯其為樂顧豈少哉曷亦慎爾優遊而勉爾遁思以來從我乎 朱注蓋愛之切而不知好爵之不足縻留之苦而不恤其志之不得遂也
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
賦也
朱注賢者必去而不可留矣於是歎其乘白駒入空谷束生刍以秣之而其人之德美如玉也蓋邈乎不可即矣然猶冀其相聞而不絶也故語之曰毋自貴重其聲音而有遠棄我之心 呂氏曰此雖祝其音問無絶亦以君臣之義微諷之
白駒三章章六句
虞惇按爾公爾侯毛傳雲爾公爾侯耶何為逸樂無期以反也語意唐突殊非待賢之體或雲責當時在位之公侯則又於上下四爾字不相貫生刍一束鄭箋亦迂滞今從朱朱蓋本蘇氏說也
黃鳥刺宣王也
黃鳥黃鳥無集于榖無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谷言旋言歸複我邦族
毛傳興也 孔疏榖木也 毛傳谷善也
朱注民适異國不得其所故呼黃鳥而告之曰爾無集於榖而啄我之粟此邦之人不以善道相與我亦不久於此而将歸矣無以侵迫為也 呂氏曰宣王之末民有失所者意他國之可居也及其至彼則又不若故郷焉故思而欲歸使民如此亦異於還定安集之時矣
黃鳥黃鳥無集于桑無啄我粱此邦之人不可與明言旋言歸複我諸兄
興也
黃鳥黃鳥無集于栩無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與處言旋言歸複我諸父
興也
黃鳥三章章七句
虞惇按毛鄭以此詩為夫婦相棄故雲刺其以隂禮教親而不至聯兄弟之不固今考詩中絶無此意也以此邦之人稱其夫尤非理朱集注得之但讀詩記所引朱氏說與今注小異今注作比而讀詩記之說則興也當以讀詩記為定
我行其野刺宣王也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昏姻之故言就爾居爾不我畜複我邦家
虞惇曰興也 毛傳樗惡木也 鄭箋婦之父壻之父相謂曰昏姻 毛傳畜養也
王氏曰此民不安其居而适異邦從其昏姻而不見收恤之詩也惡木尚可庇而息爾不我畜則樗之不如也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昏姻之故言就爾宿爾不我畜言歸思複【野故蓫宿隔句韻】
興也 毛傳蓫惡菜 鄭箋牛?也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舊姻求爾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異【葍古方墨反富古方二反後并同上下各韻不必葉】
興也 毛傳葍惡菜 鄭箋?也 蘇氏曰特匹也毛傳祗适也
王氏曰蓫之惡尚可采以治疾葍之惡尚可采以禦饑昏姻之相與固為其窮則相收困則相恤也今不思舊姻而求爾新特則又蓫葍之不如 鄭箋是不足以得富也适以此自異於人道言可惡也 王氏曰先王躬行仁義以道民厚矣猶以為未也又建官置師以孝友睦婣任恤六行教民為其有父母也教以孝為其有兄弟也教以友為其有同姓也教以睦為其有異姓也教以婣為鄰裡郷黨相保相愛也教以任相賙相救也教以恤以為徒教之或不率也故使官師以時書其德行而勸之以為徒勸之或不率也於是乎有不孝不睦不婣不弟不任不恤之刑焉方是時也安有如此詩所刺之民乎
我行其野三章章六句
虞惇按鄭箋此刺不正嫁娶之數而有荒政多淫昏之俗又雲樗之蔽芾始生謂伸春之時嫁娶之月求爾新特謂不以禮嫁必無肯媵之皆曲說舊姻新特似棄婦之語然玩昏姻之故言就爾居其非夫婦相謂可知朱注本王氏說今從之成不以富從鄭不從朱三章首二句義屬興朱雲賦亦非是求爾今本作求我成不今本作誠不俱依唐石經及國子監注疏本改正
斯幹宣王考室也
孔疏雜記路寝成則考之而不釁注雲設盛食以落之 朱注舊說厲王流於彘宮室圮壞宣王即位更作宮室既成而落之或曰儀禮下管新宮春秋傳宋元公賦新宮疑即此詩也 漢書劉向傳周德既衰而奢侈宣王賢而中興更為儉宮室小寝廟詩人美之斯幹之詩是也上章道宮室之如制下章言子孫之衆多也 呂氏曰斯幹無羊宣王初政之詩次於刺詩之後何也宣王晚年雖怠於政然中興之大德不可掩也故複取此二篇以終之宣王之大雅有美無刺大雅言大體者也論其大體則宣王固一代之賢君也
秩秩斯幹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無相猶矣【平上去通韻】
朱注賦也 毛傳秩秩流行也 孔疏斯此也 朱注幹水涯也 毛傳幽幽深遠也 劉氏曰南山終南山也 朱注苞叢生而固也 鄭箋式用也 歐陽氏曰猶謀也
董氏曰宣王作室後臨水前對山其盤基之厚如竹之苞其締?之密如松之茂而兄弟之居此室者皆相好而無相謀所謂聚國族於斯也 朱注蓋頌禱之辭 張氏曰猶似也人情大抵施之不報則辍故恩不能終兄弟之間各盡己之所能施者無效其不相報而廢恩也君臣父子朋友亦莫不用此道盡己而已
似續妣祖築室百堵西南其戶爰居爰處爰笑爰語賦也 毛傳似嗣也 朱注妣祖姜嫄後稷也 毛傳西南其戶西郷戶南鄉戶也 鄭箋爰於也蘇氏曰厲王之亂宮室敗壞宣王謀所以繼續其先妣先祖者故築其宮室於是居處於是笑語焉 孔疏天子之宮其室非一在北者南戶在東者西戶推此有東郷戶北郷戶也
約之閣閣?之橐橐風雨攸除鳥鼠攸去君子攸芋【平去通韻】
賦也 鄭箋約縮闆也 蘇氏曰閣閣上下相乘也孔疏?築也 蘇氏曰橐橐杵聲也 毛傳芋大
也 鄭箋其牆屋弘殺則風雨之所除也其築作堅緻則鳥鼠之所去也 蘇氏曰君子於是居焉所以為尊且大也 曹氏曰君子雍容於其間心廣體胖是以大也 濮氏曰此以下由外而内由牆垣而堂寝詩之次第也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鳥斯革如翬斯飛君子攸跻賦也 朱注跂竦立也 歐陽氏曰翼敬也棘急也矢行緩則枉急則直革變也 孔疏白雉五色曰翬毛傳跻升也
蘇氏曰其嚴正如人跂而翼也其亷隅如矢之急而直也其峻起如鳥之警而革也其軒翔如翬之飛而而矯其翼也 朱注其堂之美如此君子之所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