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欽定四庫全書
春秋集義卷二十
宋 李明復 撰
僖公
六年春王正月夏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曹伯伐鄭圍新城
謝湜曰文公逃首止之盟故六國伐鄭鄭未服故圍新城盟則違命至於逃伐則距命至於圍著文公背中華產國禍也
胡安國曰齊自召陵之後兵服四夷威動諸夏今合六國之師圍新造之邑宜若扼槁然圍而不舉有遺力者矣及楚人攻許即解新城之圍移師救許是又得討罪分災救急之義也故特書曰楚人圍許諸侯遂救許凡書救者未有不善之也其曰遂救許善之尤者也善之尤則何以緻久也
秋楚人圍許諸侯遂救許
謝湜曰諸侯伐鄭諸侯也楚之圍許也諸侯自鄭反兵救許得救之道也書遂善之也楚以夷狄伐中國而諸侯救之義事之大者諸侯所同志故稱諸侯
冬公至自伐鄭
謝湜曰伐鄭本志故至以伐鄭
七年春齊人伐鄭
謝湜曰鄭未服故齊又伐鄭
夏小邾子來朝
謝湜曰郳犁來夷狄附庸能從中國諸侯王命為小邾之别封故曰小邾
鄭殺其大夫申侯
謝湜曰殺大夫稱國罪其國也凡殺大夫不以有罪無罪皆書罪其專殺也左氏謂鄭殺申侯以說于齊蓋申侯常有寵于楚文王其後奔鄭然則以鄭即楚申侯之謀也故齊之伐鄭也鄭國歸罪申侯而殺之大夫之圖事其可以不慮乎哉
胡安國曰將卑師少稱人聲罪緻討曰伐鄭伯背華即夷南與楚合而未離也桓公復治之孔叔言於其君請下齊而救國鄭伯曰吾知其所由來矣姑少待我於是殺申侯以說乎齊稱國以殺者罪累上也不知自反内忌聽讒而擅殺其大夫信失刑矣如申侯者其見殺何也專利而不厭則足以殺其身而已矣呂祖謙曰觀鄭申侯之?陳轅濤塗濤塗之怨申侯深矣及陳轅宣仲勸申侯美城其賜邑而申侯卒以見殺夫宣仲之怨申侯申侯非不知之視仇讎之言不啻如親密卒為所?而殺其身何也蓋人心不可有所倚申侯之心一倚乎利但隻見利之為美而有以動乎其心故雖仇讎之言樂然聽而行之皆不見其為機謀?穽也
秋七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世子欵鄭世子華盟于甯毋謝湜曰孫氏謂齊人伐鄭未巳鄭伯懼先使世子受盟
呂祖謙曰鄭太子華請去三族這一段見得管仲猶有三代氣象其曰君綏之以德加之以訓辭而討鄭豈敢不懼若總其罪人以臨之鄭有辭矣此等言語蓋嘗聞先生長者之餘論矣惜其急于功利俯首以就桓公自小了惟其嘗與聞先生長者之餘論故時出其所聞實有過人者如前此諫齊侯伐邢所雲畏此簡書此等言語時時規正得桓公一兩段若淺論之則管仲時有三代氣象固甚可喜責備論之管仲不能大其規模反俯首以就桓公一箇狹小規模亦甚可惜管仲之相桓公大抵務在正名辨分觀其王使宰孔賜齊侯胙管仲則教桓公以天威不違顔咫尺敢不下拜不敢慢天子之命觀王以上卿之禮享管仲則辭以有天子二守國高在而不敢越周班爵祿之制至于舅犯之相晉文則不然齊桓專在於扶名分晉文則適以壞名分如以諸侯而請天子之隧襄王以危言拒之而始不敢蓋仲則曾聞先生長者之餘論故所以輔桓公者猶有三代之遺制至于舅犯之徒未嘗聞先生長者之議論徒知力之可以請隧召王而不知義之不可視仲為如何故孟子曰桓公之於管仲學焉而後臣之猶著得一箇學字至其後如晉文之有舅犯楚莊王之有孫叔敖晉平公之有趙文子則皆無此一字矣
曹伯班卒公子友如齊
謝湜曰修聘禮
冬葬曹昭公
八年春王正月公會王人齊侯宋公衛侯許男曹伯陳世子欵盟于洮鄭伯乞盟
謝湜曰洮之盟王人在會齊侯欲以服鄭也諸侯與王人同列而盟與首止之盟異矣王人雖微王命所在諸侯不可先之以爵要之以事也春秋尊王人於上而諸侯同盟之罪見矣明信義以率邦國王臣之事也王臣下盟諸侯王臣之失道也惇信義以承王室諸侯之事也諸侯上盟王臣諸侯之失道也又曰乞卑下之詞也甯母之會鄭世子雖受盟鄭伯猶懼見討故請盟于洮書曰乞盟賤之也首止之盟盟之善者也攘夷蠻安中國尊王室諸侯之所同志也文公獨以貳楚之心背盟以至啟諸侯之伐召新城之圍及其禍連不解也以世子受盟于甯母以卑辭屈禮求盟于洮可謂失事大之道矣為宗廟社稷主而其始也若賤者負罪而逃盟其終也若賤者哀告而乞盟人君之德侯伯之體替矣春秋前盟書逃後盟書乞所以著其屈辱所以罪其不智也
胡安國曰王人下士也内臣之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