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析疑卷三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翰林院侍講銜方苞撰
表記
子言之歸乎君子隐而顯不矜而莊不厲而威不言而信
孔子将歸老于魯慮二三子因道之不行而自弛置故告以君子不得志于時果能修身以見于世尚可以化及于人也隐者身之晦也顯者道之明也身可晦而道不可不明道明則教可傳人可化不矜而莊則人望其容貌而不生慢易焉不厲而威有過者畏其聞知小人見之而厭然是也不言而信曾子避寇而沈猶武城人皆諒之小邾人重季路之要言是也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闇然故隐日章故顯不矜
不厲不言隐也而莊而威而信則顯矣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不失足于人孔子之不見陽貨是也不失色于人王勃然變乎色而孟子不為之變是也不失口于人不與王驩言是也 樂正子從子敖之齊齊諸臣就右師之位而與之言是謂失足于人足容不恭失之小者耳
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憚也言足信也
君子之貌色豈惟不可失于人苟能一依于禮且可以抑人之邪心其于言也平生無諾責則雖遇變故而不能複亦不害為足信也
祭極敬不繼之以樂
祭之終獻酬笑語衎而易弛故以樂為戒
笃以不揜
笃則所行皆實不必自揜飾 李光地曰笃實行道險夷一緻不可困迫非光輝之謂也 君子之徳輝未有不着于外者然皆笃實之不可揜非有意于自表着也
恭以逺恥
傲惰則或承之羞屈谄則反以召侮故惟恭為能逺恥
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終日
莊敬日強則作徳日休無時而不泰然安肆日偷則從欲心勞馳骛追逐儳焉如不終日故君子不敢一日而安肆也 周官廛人注立而市物者為儳坐列販賣乃可久待立而求市勢不可以終日也
仁者天下之表也
仁者人心所同鄉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故曰天下之表
報者天下之利也
利者義之和也喪服自世父母叔父母以下多曰報蓋彼此互緻其所當緻則恩義洽而無睽乖利莫大焉況人事之酬酢乎
以徳報怨則寛身之仁也
怨者猶以徳報則物莫之傷而身之所處寛然矣然意主于寛身則非仁之正也故謂之寛身之仁
厚于仁者薄于義親而不尊厚于義者薄于仁尊而不親
此謂氣質有偏勝者
考道以為無失
至道者于道知之盡行之至也義道者能因事而制其宜也下此則于道未有聞亦不能真知事之宜而制之但或監于成憲或稽于衆言而不敢大悖于義故為無失而已
子言之仁有數義有長短小大中心憯怛愛人之仁也率法而強之資仁者也詩曰豐水有芑武王豈不仕贻厥孫謀以燕翼子數世之仁也國風曰我躬不閱遑恤我後終身之仁也
仁自親親之殺以至仁民愛物各有分數而不可混淆若妻子之愛上同于父母恩及禽獸而功不加于百姓則反有害于仁義之長短小大則必以所處之時位與所值之事變權衡焉取其大者長者而毋以小者短者害之 中心憯怛與率法而行資力淺深之數也數世之仁與終身之仁功施久近之數也
仁之為器重其為道逺舉者莫能勝也行者莫能緻也取數多者仁也夫勉于仁者不亦難乎是故君子以義度人則難為人以人望人則賢者可知己矣
此言君子自待宜厚責人宜輕也蓋必天理純固而後謂之仁一時一事所行得宜即可謂之義義之難不若仁之難也然君子欲盡人道則仁雖任重道逺而不可不勉為其難至于度人苟律以義之精義之全則難為人矣惟以衆人望人則一事偶合猶賢于無一合者少依于義猶賢于背而馳者荀卿雲君子度己則以繩接人則用绁亦此意也
子曰中心安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大雅曰徳輶如毛民鮮克舉之我儀圖之惟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小雅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子曰詩之好仁如此鄉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俛焉日有孶孶斃而後已
引詩見中心安仁者雖不可企及苟能如詩人之好仁日有孶孶斃而後巳雖利仁之事終亦可以至于安仁也 當作中道不廢文誤也
仁之難成久矣人人失其所好故仁者之過易辭也此承上二章言即不能日有孶孶死而後巳但不失其所好而有志于仁則雖有過必不至于大惡而人亦易諒示人不可畏其難成而不好也
信近情
凡事以情實則近于信矣曰近信者如言或以實而不能複然其道自可複也
是故聖人之制行也不制以已使民有所勸勉愧恥以行其言
使聖人制行以己則中人之不能行者不知其可恥惟制法以民然後衆有所勸有所愧也
衣服以移之朋友以極之
防惰之士垂緌五寸不齒之人?寇缟武所謂衣服以移之也鄉論秀士而升之司徒則與選士為羣司徒論選士之秀者而升之學曰俊士則與國子為羣其不率教者則簡右鄉移之左簡左鄉移之右不變移之郊移之遂屏之逺方終身不齒所謂朋友以極之也此所以使民勸勉愧恥而行有壹也
恥有其徳而無其行
世豈有有其徳而無其行者是非君子之言也或曰義理之明于心亦徳也然遭變而毀其行者多矣如?雄之類是也
詩雲維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稱其服
國君以治官而擇人猶漁人以捕魚而畜鹈也小人任官而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