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析疑卷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翰林院侍講銜方苞撰
禮器
措則正施則行
措則正禮之體也施則行禮之用也 正如易大傳靜而正之正言不用時其禮自具于事物之中
如竹箭之有筠也
以竹與均成字似當為竹節謂其長短畧均也竹有節所以約束而能固禮亦君子之所以自約束也鄭注竹之青皮故先儒相承以為緻飾于外與下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義不相應
人官有能也
人之五官各有所能如目能視耳能聴之類
故必舉其定國之數以為禮之大經禮之大倫以地廣狹禮之厚薄與年之上下
舊說數為地物所出多少似與以地廣狹義複葢隆殺之禮數也如公九侯伯七子男五之類其數之所以有此倫次者不獨尊卑之等亦以地有廣狹而定數之中用财複有厚薄則與年上下 與年之上下之字疑衍
天地之祭宗廟之事父子之道君臣之義倫也社稷山川之事鬼神之祭體也
天地之祭報本反始不忘其所自生故曰倫社稷山川之事因其體之輕重而隆殺焉故曰體于宗廟之外别言鬼神葢謂五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九皇六十四氏之屬
羔豚而祭百官皆足
疏謂士特牲大夫少牢此用羔豚乃王制所雲大夫士無田則薦者又曰無田則無臣助祭而雲百官喻衆也俱不可通牲禮之隆殺視祀事之大小天子獻羔開冰乃謂士大夫有田者即不用羔豚可乎且如五祀井竈之類豈能備具牲俎記雲百官皆足正謂王公之羣小祀耳
五重八翣
朱轼曰五重三重再重皆謂棺喪大記所謂大棺屬椑是也 天子水兕革棺如合甲為二重地棺一梓棺二故五重
鬼神之祭單席
據周官司幾筵席下尚有筵記所傳或異或不計下筵也
天子諸侯台門
台門築台于門外也疑今官府大門外左右築土正方四面甃之即其遺制
禮之以多為貴者以其外心者也徳發?诩萬物大理物博如此則得不以多為貴乎故君子樂其發也天子諸侯居得為之位操可緻之勢徳之發?可以周徧諸物其理之所成者大則用物宜博故以多為貴也
徳産之緻也精微
以徳緻其感格較之以物産政報更為精微故祭天儀物最畧也
微者不可大也
微者不可大葢以人情言隠晦之義也如父在為母不杖堂上不杖及庶子無服之類止可隠緻其痛若張大于聲音容貌之間則非禮矣
有美而文而誠若
美而文而不誠若則非所以為禮矣
三代之禮一也民共由之或素或青夏造殷因
言三代之禮為民所共由者本無二也其由質而文如素之加為青葢造者從質因者趨文物理之自然也
周坐屍诏侑武方其禮亦然其道一也
其禮亦然亦猶素之加為青也至周不惟坐屍且诏侑無方禮加于夏殷矣然其緻愛緻慤之道則一也
周旅酬六屍
時祭必祫何也古之祭禮繁重自國君以上祭之明日繹而傧屍若每廟犆祭則人力窮百政廢矣以六屍旅酬知每獻七廟之屍必同時而畢獻也匪是則三獻五獻且日不暇給況九獻十有二獻乎以旅酬者六屍知世室文武二屍亦以尊不與旅也如獻至于七屍又徧酬六屍則力不支時不逮矣上大夫傧屍即于祭之日諸侯以上則以明日正為廟過于三則獻酬禮殷必不能同日而畢事耳雖分二日其侑食之儀酬酢之節必大減于士大夫惜邦國禮亡無可徴信耳 适士二廟大夫三廟亦宜有屍自相酬之禮而不見于經何也六屍四屍之相酬已見于邦國禮則于大夫士不覆舉亦如諸侯入王在國在塗之禮已見于春朝夏宗則觐禮惟具郊勞以後之儀節耳至屍酬主人主人酬侑侑酬賓長以下之禮宜與卿大夫别
曾子曰周禮其猶醵與
疏謂斂錢飲酒必非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