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七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周易兼義第七 存舊周易系辭上第七韓康伯注【古本足利本】周易注疏卷第十【宋闆】 周易系辭上第七 謹按宋闆無第七二字此七字自是舊文當存 考異宋闆疏故字體從系【一葉右六行】系作 有以簡編重大【九行】有作直 止義曰天尊地卑至其中矣此第一章雲雲【二葉右三行】謹按宋闆此疏在經注下其所按如左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乾坤其易之門戶先明天尊地卑以定乾坤之體】疏【正義曰此第一章明天尊地卑及貴賤之位剛柔動靜寒暑往來廣明乾坤簡易之德聖人法之能見天下之理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者天以剛陽】 每章當以此例推也比校宋闆今本疏之所系混淆錯亂者周易為甚但以無害于義今更不複識别雲爾 天尊地卑至而成位乎其中矣 考異古本注以定乾坤之體下有也字 乖其所趣宋闆趣作趍 象況日月星辰況作謂 懸象運轉下有而字 言運化之推移下有也字故曰易簡下故曰有功下并同 德業既成則入于形器無德業二字 目其德業下有也字宋闆目作名 成位至立象也至作況足利本宋闆同 并乎天地下有也字 則并明天地也并明作明并足利本宋闆同疏其實亦一焉【四葉右八行】宋闆一作兼 幹知大始者【九行】大作太謹按經文同今本下【左一行】放此 是自然成物之始也【四葉左七行】始作終 賢人則事在有境【五葉左三行】則作亦 又莊雲【六葉右三行】莊下有子字 補遺疏不得其位矣【二葉左五行】宋闆不上有則字 未有管作【四葉左一行】管作營 聖人設卦觀象至吉無不利 考異古本經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無君子 吉無不利下有也字注夜則隂柔作夜則柔隂也 俱由剛柔而着俱上有則字足利本宋闆同 序易象之次序下有也字疏其有祉有慶有福之屬【八葉右二行】宋闆上有作以 辯變化之小大【九葉右四行】小大作大小 故居可治之位【九葉左一行】居可作可居正嘉同 補遺經是故吉兇者足利本故作以疏次文别雲變化者【八葉左六行】宋闆别下有序字 先王十征【十葉右一行】十作蔔 彖者言乎象者也至故知死生之説 考異古本經彖者言乎象者也彖下有曰字 是故卦有小大辭有險易辭上有而字注言乎小疵也也上有者字 存乎悔過也宋闆過作道 作易以準天地下有也 疏正義曰彖謂説乎一卦之象也【十葉右六行】宋闆作正義曰彖謂卦下之辭言説乎一卦之象也正嘉同謹按崇祯本據萬厯誤 其道消散【十二葉右四行】消作銷其辭則難險也【同上】難作艱 補遺古本注之否則其辭險下有也字疏知生死之數也【十二葉左六行】宋闆生死作死生 正謂用易道【同上】正作止 精氣為物至故君子之道鮮矣 考異古本經通乎晝夜之道而知乎作于 百姓日用而不知下有也字注故曰相似下有也字 則物冝得矣作則物得冝矣足利本同 以一方一體明下有也字 寂然天體不可為象天作無足利本宋闆同 因神以明道下有也字各盡其分下同疏賴用此道而得生【十六葉左九行】宋闆而作以 補遺注聚極則散而遊魂為變也足利本無而字疏此章明卦爻之義【十二葉左八行】宋闆此作上 而不于隂【十六葉右六行】不作無 顯諸仁藏諸用至道義之門 考異古本經以言乎逺則不禦乎作于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同注故曰藏諸用下有也字宋闆同 不能全無以為體古本不作未無無字宋闆足利本不作未萬厯等本全作至 故順通天下宋闆順作顯 聖人功用之母宋闆母作無恐非 體同乎道同作周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