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關燈
小
中
大
【臣】等謹按:《四如講稿》六卷,宋黃仲元撰。仲元字善甫,号四如,莆田人。鹹淳七年進士,授國子監簿,不赴。宋亡,更名淵,字天叟,号韻鄉老人,教授鄉裡以終。
考福建通志暨莆田縣志,皆載仲元有《四書講稿》。今觀是書,所講實兼及諸經,不止四書。其說多述朱子之緒綸,然亦時出新義,發前儒所未發。如“行夏之時”,則據《禮運》“孔子得夏時于杞”注,謂夏四時之書,而不取三正之說;周官井田,則謂周時皆用井田,而不取鄭氏畿内用貢、都鄙用助之說;伯魚為《周南》《召南》,則據《詩》《鼓鐘》及内傳、季劄觀樂,謂南即是樂,又謂周召為二公采邑,非因二公得名。雖按之經義不必一一吻合,要為好學深思,能自抒所見者也。
此本出其裔孫文炳家藏,已有殘阙。嘉靖丙午始雕闆印行。朱彜尊《經義考》但載其所著《經史辨疑》,而不及是書,當由刊在家塾,閩中僻遠,偶然未見傳本欤?
乾隆四十三年三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 【臣】 陸費墀
考福建通志暨莆田縣志,皆載仲元有《四書講稿》。今觀是書,所講實兼及諸經,不止四書。其說多述朱子之緒綸,然亦時出新義,發前儒所未發。如“行夏之時”,則據《禮運》“孔子得夏時于杞”注,謂夏四時之書,而不取三正之說;周官井田,則謂周時皆用井田,而不取鄭氏畿内用貢、都鄙用助之說;伯魚為《周南》《召南》,則據《詩》《鼓鐘》及内傳、季劄觀樂,謂南即是樂,又謂周召為二公采邑,非因二公得名。雖按之經義不必一一吻合,要為好學深思,能自抒所見者也。
此本出其裔孫文炳家藏,已有殘阙。嘉靖丙午始雕闆印行。朱彜尊《經義考》但載其所著《經史辨疑》,而不及是書,當由刊在家塾,閩中僻遠,偶然未見傳本欤?
乾隆四十三年三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 【臣】 陸費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