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篇第七五

關燈
【題解】 所謂“解除”,就是為消除災禍而舉行祭祀、驅逐兇神惡鬼的一種迷信活動。

    本篇針對這一迷信活動進行批判。

     王充認為,“祭禮無鬼神”,禍福“在人不在鬼,在德不在祀”。

    因此,“論解除,解除無益;論祭祀,祭祀無補;論巫祝,巫祝無力”。

    他指出,迷信鬼神是禮義敗壞的結果,“衰世好信鬼,愚人好求福”。

    “不修其行而豐其祀,不敬其上而畏其鬼”,“通人”是不會幹這種蠢事的。

     王充在本篇中也反映了他的“命定論”觀點。

    他用“命”來代替鬼神,認為“國期有遠近”,“天下人民,夭壽貴賤,皆有祿命,操行吉兇,皆有盛衰”。

     【原文】 75·1世信祭祀,謂祭祀必有福;又然解除,謂解除必去兇。

    解除初禮,先設祭祀。

    比夫祭祀,若生人相賓客矣。

    先為賓客設膳,食已,驅以刀杖。

    鬼神如有知,必恚止戰,不肯徑去,若懷恨,反而為禍。

    如無所知,不能為兇,解之無益,不解無損。

    且人謂鬼神何如狀哉?如謂鬼有形象,形象生人,生人懷恨,必将害人。

    如無形象,與煙雲同。

    驅逐雲煙,亦不能除。

    形既不可知,心亦不可圖。

    鬼神集止人宅,欲何求乎?如勢欲殺人,當驅逐之時,避人隐匿,驅逐之止,則複還立故處。

    如不欲殺人,寄托人家,雖不驅逐,亦不為害。

     【注釋】 解除:一種為消除災禍而舉行祭祀、驅除兇神惡鬼的迷信活動。

     恚(huì會):發怒。

    止:疑當作“與”。

    草書形近而誤。

    或涉“恚”字下半“心”字而誤。

    既言“必恙”,不得言“止戰”,既雲“止戰”,不得雲“不去”,其誤甚明。

     集:止。

    集止:停留。

     【譯文】 社會上迷信祭祀,認為祭祀必定有福;又相信解除,認為解除一定能消除災禍。

    “解除”的第一項儀式是先舉行祭祀。

    比照祭祀,就如活人招待賓客一樣。

    首先為賓客安排飯食,吃完後,用刃杖驅趕鬼神。

    鬼神如果有知,一定會發怒而與祭主搏鬥,不肯就這樣離開,或者心裡懷恨,反而因此造成災禍。

    如果鬼神無知,不能造成災禍,人們解除它無益,不解除它也無損。

    而且人們認為鬼神是什麼樣子呢?如果認為鬼有形狀,形狀像活人一樣,那麼活人懷恨在心,是一定要害人的。

    如果鬼沒有形狀,如煙雲一樣,要驅逐去煙雲,也是不能除去的。

    既然鬼神的形狀不能知曉,鬼神的想法也就不可推測。

    鬼神停留在人的住宅中,是想幹什麼呢?如果鬼神勢必要殺人,遇上驅逐鬼神的時候,它就會避開人而躲藏起來,驅逐鬼神一停止,那麼鬼神又會返回原處。

    如果鬼神不想殺人,隻是寄居在人的家裡,即使人們不驅逐它,也不會造成什麼災害。

     【原文】 75·2貴人之出也,萬民并觀,填街滿巷,争進在前。

    士卒驅之,則走而卻;士卒還去,即複其處;士卒立守,終日不離,僅能禁止。

    何則?欲在于觀,不為壹驅還也。

    使鬼神與生人同,有欲于宅中,猶萬民有欲于觀也,士卒驅逐,不久立守,則觀者不卻也。

    然則驅逐鬼者,不極一歲,鬼神不去。

    今驅逐之,終食之間,則舍之矣。

    舍之,鬼複還來,何以禁之?暴谷于庭,雞雀啄之,主人驅彈則走,縱之則來,不終日立守,雞雀不禁。

    使鬼神乎,不為驅逐去止。

    使鬼不神乎,與雞雀等,不常驅逐,不能禁也。

     【注釋】 還:尋上下文義當作“退”為妥。

     暴(pù鋪):曬。

     彈:用彈弓彈射。

     【譯文】 貴人出來,老百姓都來圍觀,擠滿了大街小巷,都争着擠到前面去。

    士卒驅趕圍觀的人,他們就跑開退避;土卒一離開,他們立馬又回到原處;士卒站立守衛,整天不離開,才能制止他們。

    為什麼呢?老百姓的目的隻是在于觀看貴人,不會因為一驅趕就退去了。

    假如鬼神同活人一樣,對人的住宅有什麼目的的話,就如同老百姓目的在于觀看貴人一樣,士卒驅逐,如果不是長久地站在那裡看守,那麼圍觀者是不會退走的。

    這樣看來,那麼驅逐鬼神的人,如果不是一年到頭地趕鬼神,鬼神是不離開的。

    現在驅逐鬼神,僅僅在吃完一頓飯的時間,就抛開鬼神不過問了。

    不過問鬼神,鬼神又會回來,怎麼能禁止它們呢?在庭院中曬谷子,雞雀來啄食,主人用彈弓射擊驅趕,雞雀就跑開,一放松雞雀就回來,不整天站着防守,就不能禁止雞雀啄食谷子。

    要說鬼很神靈,那麼它就不會因為人的驅趕而去留。

    要說鬼并不神靈,那就同雞雀一樣,不經常驅逐,就不能禁止他們。

     【原文】 75·3虎狼入都,弓弩巡之,雖殺虎狼,不能除虎狼所為來之患。

    盜賊攻城,官軍擊之,雖卻盜賊,不能滅盜賊所為至之禍。

    虎狼之來,應政失也;盜賊之至,起世亂也。

    然則鬼神之集,為命絕也。

    殺虎狼,卻盜賊,不能使政得世治。

    然則盛解除,驅鬼神,不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