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歲篇第七三

關燈
同“洛”。

    指洛邑。

     鄒衍:參見2·5注(24)。

     次“東”字,據遞修本應作“南”。

    本書《談天篇》亦作“南”。

     (11)據本書《談天篇》“赤縣神州”,“州”字前應補“神”字。

     【譯文】 儒者議論天下分為九州,認為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全境的廣度和長度,在九州之内縱橫各有五千裡,境内以“三河”作為大地的中心地區。

    周公占蔔住宅位置的吉兇,經書上說:“周成王來占蔔上帝之命,親自在全國的中心治理天下。

    ”可見洛邑是大地的中心了。

    鄒衍論述這個問題,認為九州之内縱橫各五千裡,九州全境合為一個大州,在天下的東南部,名叫赤縣神州。

    天下各自分為九州的大州共有九個。

    九九八十一,總共八十一個州。

    這種說法也許不真實。

     【原文】 73·7地形難審,假令有之,亦一難也。

    使天下九州,如儒者之議,直雒邑以南,對三河以北,豫州、荊州、冀州之部有太歲耳。

    雍、梁之間,青、兖、徐、揚之地,安得有太歲?使如鄒衍之論,則天下九州在東南位,不直子午,安得有太歲?如太歲不在天地極,分散在民間,則一家之宅,辄有太歲,雖不南北徙,猶抵觸之。

    假令從東裡徙西裡,西裡有太歲;從東宅徙西宅,西宅有太歲。

    或在人之東西,或在人之南北,猶行途上,東西南北皆逢觸人。

     【注釋】 豫州:古九州之一。

    《尚書·禹貢》:“荊、河惟豫州。

    ”《周禮·職方》、《爾雅·釋地》:“河南曰豫州。

    ”在今河南省一帶。

    荊州:參見39·11注。

    冀州:古九州之一。

    《爾雅·釋地》:“兩河間曰冀州。

    ”《周禮·職方》:“河内曰冀州。

    ”《尚書·禹貢》的冀州,西、南、東三方都以當時的黃河與雍、豫、兖、青等州為界,指今山西和陝西間黃河以東、河南和山西間黃河以北和山東西北、河北東南部地區。

     雍:雍州,參見39·11注。

    梁:梁州。

    古“九州”之一。

    《尚書·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

    ”在今四川和陝西南部一帶。

     青:青州,古“九州”之一。

    《尚書·禹貢》:“海、岱惟青州。

    ”《周禮·職方》:“正東曰青州。

    ”在今山東北部、遼甯南部一帶。

    兖(yǎn演):兖州。

    古“九州”之一。

    《尚書·禹貢》:“濟、河惟兖州。

    ”《爾雅·釋地》:“濟、河曰兖州。

    ”《周禮·職方》:“河東曰兖州。

    ”在今河北東南部及山東西部一帶。

    徐:徐州,古“九州”之一。

    《尚書·禹貢》:海、岱及淮惟徐州。

    ”《爾雅·釋地》:“濟東曰徐州。

    ”在今山東南部、江蘇及安徽兩省北部。

    揚:揚州。

    參見39·11注。

     裡:裡弄,街巷。

     【譯文】 大地的形狀很難确知,假使大地上确有八十一州,那麼也可以作為對搬遷禁忌說法的一種責難。

    如果天下的九個州,如儒者所議論的那樣,正當洛邑以南,正對“三河”以北,那麼豫州、荊州、冀州之地就有太歲。

    雍州、梁州之間,青、兖、徐、揚等州的地方,怎麼會有太歲呢?如果像鄒衍所論述的那樣,那麼天下九州在東南方位,不正當子午,怎麼會有太歲呢?如果太歲不在天地的盡頭,而是分散在民間,那麼一戶人家的住宅中,就有太歲,即使不向南北方向搬遷,仍然會觸犯太歲。

    假如從東街遷住西街,西街有太歲;從東宅遷往西宅,西宅也有太歲。

    太歲或在人的東西方,或在人的南北方,如同人行走在路上,無論東西南北方太歲都會與人相逢。

     【原文】 73·8太歲位數千萬億,天下之民徙者皆兇,為移徙者何以審之?如審立于天地之際,猶王者之位在土中也。

    東方之民,張弓西射,人不謂之射王者,以不能至王者之都,自止射其處也。

    今徙豈能北至太歲位哉!自止徙百步之内,何為謂之傷太歲乎?且移徙之家禁南北徙者,以為歲在子位,子者破午,南北徙者抵觸其沖,故謂之兇。

    夫破者,須有以椎破之也。

    如審有所用,則不徙之民皆被破害;如無所用,何能破之? 【注釋】 億:古代指十萬。

    太歲位數千萬億:意即處處都有太歲。

     子者破午:在一周天中,幹支位置,各有相對,所以就各有沖。

    各有沖,就各有破。

    假設太歲在子,那麼子宅直符,午觸其沖,則午宅為破。

    太歲在醜,那麼醜宅直符,未觸其沖,則未宅為破。

    太歲在寅,那麼寅宅直符,申觸其沖,則申宅為破。

    餘類推。

     抵觸其沖:意思是說,不是“抵太歲”,就是“負太歲”。

     【譯文】 太歲所在位置的數目要以千、萬、十萬來計算,天下的老百姓凡搬遷的都會碰上兇,要搬遷的人怎麼能确知太歲的位置呢?如果太歲果真立在天地之間,好比君王的位置在大地的中央一樣。

    東方的百姓,張開弓箭向西射,人們不認為這是在射君王,是因為箭不能射到君王的都城,箭身隻落在它的射程之内。

    現在搬遷的人難道能往北一直搬到太歲所在的位置上嗎!搬遷在很短的距離内就停止了,為什麼說它侵犯了太歲呢?而且宣揚搬遷禁忌的人之所以禁止人們朝南、朝北搬遷,是由于太歲在子位,與子位相對的午位就是“歲破”,往南北方搬遷不是“抵太歲”就是“負太歲”,所以稱之為兇。

    所謂破,必須有用來擊毀對方的東西。

    如果太歲确實有用來槌打的東西,那麼不搬遷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