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祟篇第七二

關燈
血忌不殺牲,屠肆不多禍;上朔不會衆,沽舍不觸殃。

    塗上之暴屍,未必出以往亡;室中之殡柩,未必還以歸忌(11)。

    由此言之,諸占射禍祟者,皆不可信用;信用之者,皆不可是。

     【注釋】 複:免除賦稅徭役。

    豐沛俱複:據《史記·高祖本紀》記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免除了豐沛地區的賦稅。

     襄安:當系“襄城”之誤。

    據《漢書·高帝紀》記載,項羽“嘗攻襄城,襄城無噍類。

    ”噍(jiào叫):咬,嚼。

    噍類:能吃東西的動物,特指活着的人。

     賽:祭祀酬神。

     長平:古地名。

    在今山西高平西北。

     以上事參見《史記·秦本紀》。

     辰:地支第五位。

    按迷信說法,辰日埋人不能哭。

    《顔氏家訓·風操篇》:“辰為水墓,又為土墓,故不得哭。

    ” 上朔:忌日名稱之一。

    上朔不會衆:《風俗通義》:“堪輿書雲:上朔會客必鬥争。

    ”塗:通“途”。

    暴:同“曝”,曬也。

     往亡:忌日名之一,迷信說法,逢“往亡”日不宜出遠門。

     (11)歸忌:忌日名之一。

    迷信說法,逢“歸忌”日出遠門的人不宜回家。

    《禮記·王制》正義:“出辟往亡,人辟歸忌。

    ”《後漢書·郭躬傳》章懷注:“陰陽書曆法曰:歸忌日,四孟在醜,四仲在寅,四季在子,其日不可遠行、歸家及徒也。

    ” 【譯文】 漢高祖剛興起,豐沛地區全都免除了賦稅,未必由于那裡的老百姓都慎重地選擇了時日。

    項羽攻進襄城,襄城中不剩一個活人,未必由于那裡的百姓沒有祭祀酬神。

    趙軍被秦國坑殺在長平城下,四十萬人同時死去,他們離開家時,未必沒有選擇時日。

    辰日埋死人不能哭,如果哭了,這家還會死人。

    如果在戊、己兩日死了人,這家接着還要死人。

    一家人全死光,第一個人死去的那一天,未必就是在辰日與戊、己日吧。

    血忌日不宰殺牲口,屠宰鋪卻不會多出禍害;上朔日不會見衆人,酒店也不會觸犯災殃。

    道路上暴曬的屍體,未必是在“往亡”這一天出的門;室中停放的死人,未必是在“歸忌”日回的家。

    由此說來,各種占蔔推測禍害的人,都不可信任使用;信任使用了他們,都不能認為是對的。

     【原文】 72·13夫使食口十人,居一宅之中,不動錘,不更居處,祠祀嫁娶,皆擇吉日,以春至冬,不犯忌諱,則夫十人比至百年,能不死乎?占射事者必将複曰:“宅有盛衰,若歲破、直符,不知避也。

    ”夫如是,令數問工伎之家,宅盛即留,衰則避之,及歲破、直符,辄舉家移,比至百年,能不死乎?占射事者必将複曰:“移徙觸時,往來不吉。

    ”夫如是,複令辄問工伎之家,可徙則往,可還則來,比至百年,能不死乎?占射事者必将複曰:“泊命壽極。

    ”夫如是,人之死生,竟自有命,非觸歲、月之所緻,無負兇忌之所為也。

     【注釋】 錘:據本書《程材篇》:“不秉锸”,當作“锸”。

    锸(juéchā決插):掘地用的兩種農具。

     歲破:禁忌名之一,指太歲所沖的方位。

    迷信說法認為,在太歲所沖的方位或向太歲所沖的方位搬遷是不吉利的。

    參見本書《難歲篇》。

    直符:參見69·3注。

    迷信說法認為,在太歲所在的位置或向太歲所在的位置搬遷是不吉利的。

     泊:通“薄”。

     【譯文】 假如讓十個人居住在一間房子裡,不動用锸,不遷移住處,祭祀嫁娶,都選擇吉日,從春到冬,不觸犯任何忌諱,那麼這十個人等到一百年,能夠不死去嗎?占射事者一定又會說:“住宅有盛有衰,或者是對歲破、直符,不知道避忌吧。

    ”如果是這樣的話,讓人再三詢問工伎之家,住宅興盛就留下,衰敗就搬走,碰上歲破、直符,就全家搬走,等到一百年,這些人能不死嗎?占射事者一定又會說:“搬遷觸犯了時日,往來都不吉利。

    ”如果是這樣的話,再讓人問工伎之家,可以搬遷就搬遷,可以回來就回來,等到一百年,這些人能不死嗎?占射者一定又會說:“薄命壽終就會死。

    ”如果是這樣,人的死生,終究有自己的壽數,并不是觸犯了歲、月禁忌而造成死亡,也不是因為觸犯了兇日兇時的忌諱所引起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