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時篇第六九
關燈
小
中
大
【題解】
間時(lán蘭),即“讕”,是誣妄、胡說之意。
本篇駁斥了把歲、月等時間概念說成是神而且會禍害人的荒謬看法。
王充認為,所謂“歲”、“月”,隻不過是用來記時的名稱而已,“積日為月,積月為時(季),積時為歲”,“安得鬼神之怪,禍福之驗乎”?他以譏諷的口吻問道:“物食人者,虎狼也,歲月之神豈虎狼之精哉?” 本篇與《難歲篇》為姊妹篇,而行文較為生動。
【原文】 69·1世俗起土興功,歲、月有所食,所食之地,必有死者。
假令太歲在子,歲食于酉;正月建寅,月食于巳。
子、寅地興功,則酉、巳之家見食矣。
見食之家,作起厭勝,以五行之物懸金木水火。
假令歲、月食西家,西家懸金,歲、月食東家,東家懸炭。
設祭祀以除其兇,或空亡徙以辟其殃(11)。
連相仿效,皆謂之然。
如考實之,虛妄迷也(12)。
何以明之? 【注釋】 據本書《辨祟篇》“世俗信禍祟”,“俗”字後當有“信”字。
起土興功:指破土修建房屋。
歲、月:指歲神和月神。
食:吞食,侵害。
太歲:參見45·1注。
太歲在子:古人把一周天以及地面分别分為十二等分,用十二地支做标志,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排列,太歲每年運行一等分,十二年一循環。
太歲運行到子位,叫“太歲在子”,運行到卯位,叫“太歲在卯”,依次類推。
子位在正北方。
酉:指酉所标志的方位,即西方。
正月:指夏曆正月。
建:北鬥星的鬥柄旋轉所指的十二辰方位。
又稱月建。
寅:地支的第三位,指東北方。
夏曆是以建寅之月為正月,殷曆是以建醜之月為正月,周曆是以建子之月為正月,秦曆是以建亥之月為正月。
巳:指巳所标志的方位,即南方。
厭(yā丫)勝:古代方士的一種巫術,謂能以符咒制服人或鬼怪。
以五行之物懸金木水火:意即利用五行相克的道理,根據歲神和月神所在的方位,被“食”的人家就懸挂能“厭勝”對方的五行之物。
西家懸金:西方屬金。
所以懸五行中的金以避歲、月神。
東家懸炭:東方屬木,所以懸五行中的(木)炭以避歲、月神。
(11)辟:通“避”。
(12)迷:據章錄楊校宋本當作“述”。
述:通“術”。
主張,觀點。
【譯文】 社會上相信破土建房,歲神月神就會對人有所侵害,受侵害的地方,一定會死人。
假如太歲運行到子位,歲神就會侵害西面的人家,以建寅之月為正月,月神就會侵害南面的人家。
北面、東面破土建房,那麼西方、南方的人家就會被侵害了。
被侵害的人家,就要搞“厭勝”巫術,用五行之物懸挂金木水火以避禍害。
假如歲神月神侵害西家,西家就懸挂金以避禍害。
歲神月神侵害東家,東家就懸挂木炭以避禍害。
或舉行祭祀以消除那些兇禍,或者全家出走搬遷以躲避那些禍殃。
一家仿效一家,都認為這樣做是對的。
如果考訂核實一下這種看法,這是一種虛妄的主張。
用什麼來證明這一點呢? 【原文】 69·2夫天地之神,用心等也。
人民無狀,加罪行罰,非有二心兩意,前後相反也。
移徙不避歲、月,歲、月惡其不避己之沖位,怒之也。
今起功之家,亦動地體,無狀之過,與移徙等。
起功之家,當為歲所食,何故反令巳、酉之地受其咎乎?豈歲、月之神怪移徙而咎起功哉?用心措意,何其不平也! 【注釋】 無狀:沒有禮貌,行為惡劣。
移徙不避歲月:按迷信說法,如果搬家時不避開歲神、月神,就要遭殃。
參見本書《難歲篇》。
沖:指相忌相克,如子午相沖、酉卯相沖。
沖位:指與歲神、月神所在方位正相對的位置。
據文意,“歲”字後疑當有“月”字。
“咎”字上當有一“不”字。
脫一“不”字則文意不通。
【譯文】 天上地上的神,用心是相同的。
百姓無禮,就加以罪名實行懲罰,天地之神不會有二心兩意,前後相反的情況。
搬家不避開歲神和月神,歲神和月神憎恨他們不避開自己相對的位置,就會譴責他們。
現在修建房屋的人家,也觸動了地體,無禮的過錯,和搬遷之家是同樣的。
建房的人家,應當被歲神和月神所侵害,為什麼反而讓南方、西方之地受到他們的禍害呢?難道歲月之神責怪搬遷而不禍害建房的人家嗎?歲月之神所用的心意,多麼不公平啊! 【原文】 69·3鬼神罪過人,猶縣官谪罰民也。
民犯刑罰多非一,小過宥罪,大惡犯辟,未有以無過受罪。
無過而受罪,世謂之冤。
今巳、酉之家,無過于月、歲,子、家起宅,空為見食,此則歲冤無罪也。
且夫太歲在子,子宅直符,午宅為破,不須興功起事,空居無為,猶被其害。
今歲、月所食,待子、宅有為,巳、酉乃兇。
太歲,歲、月之神,用罰為害,動靜殊緻(11),非天從歲、月神意之道也。
本篇駁斥了把歲、月等時間概念說成是神而且會禍害人的荒謬看法。
王充認為,所謂“歲”、“月”,隻不過是用來記時的名稱而已,“積日為月,積月為時(季),積時為歲”,“安得鬼神之怪,禍福之驗乎”?他以譏諷的口吻問道:“物食人者,虎狼也,歲月之神豈虎狼之精哉?” 本篇與《難歲篇》為姊妹篇,而行文較為生動。
【原文】 69·1世俗起土興功,歲、月有所食,所食之地,必有死者。
假令太歲在子,歲食于酉;正月建寅,月食于巳。
子、寅地興功,則酉、巳之家見食矣。
見食之家,作起厭勝,以五行之物懸金木水火。
假令歲、月食西家,西家懸金,歲、月食東家,東家懸炭。
設祭祀以除其兇,或空亡徙以辟其殃(11)。
連相仿效,皆謂之然。
如考實之,虛妄迷也(12)。
何以明之? 【注釋】 據本書《辨祟篇》“世俗信禍祟”,“俗”字後當有“信”字。
起土興功:指破土修建房屋。
歲、月:指歲神和月神。
食:吞食,侵害。
太歲:參見45·1注。
太歲在子:古人把一周天以及地面分别分為十二等分,用十二地支做标志,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排列,太歲每年運行一等分,十二年一循環。
太歲運行到子位,叫“太歲在子”,運行到卯位,叫“太歲在卯”,依次類推。
子位在正北方。
酉:指酉所标志的方位,即西方。
正月:指夏曆正月。
建:北鬥星的鬥柄旋轉所指的十二辰方位。
又稱月建。
寅:地支的第三位,指東北方。
夏曆是以建寅之月為正月,殷曆是以建醜之月為正月,周曆是以建子之月為正月,秦曆是以建亥之月為正月。
巳:指巳所标志的方位,即南方。
厭(yā丫)勝:古代方士的一種巫術,謂能以符咒制服人或鬼怪。
以五行之物懸金木水火:意即利用五行相克的道理,根據歲神和月神所在的方位,被“食”的人家就懸挂能“厭勝”對方的五行之物。
西家懸金:西方屬金。
所以懸五行中的金以避歲、月神。
東家懸炭:東方屬木,所以懸五行中的(木)炭以避歲、月神。
(11)辟:通“避”。
(12)迷:據章錄楊校宋本當作“述”。
述:通“術”。
主張,觀點。
【譯文】 社會上相信破土建房,歲神月神就會對人有所侵害,受侵害的地方,一定會死人。
假如太歲運行到子位,歲神就會侵害西面的人家,以建寅之月為正月,月神就會侵害南面的人家。
北面、東面破土建房,那麼西方、南方的人家就會被侵害了。
被侵害的人家,就要搞“厭勝”巫術,用五行之物懸挂金木水火以避禍害。
假如歲神月神侵害西家,西家就懸挂金以避禍害。
歲神月神侵害東家,東家就懸挂木炭以避禍害。
或舉行祭祀以消除那些兇禍,或者全家出走搬遷以躲避那些禍殃。
一家仿效一家,都認為這樣做是對的。
如果考訂核實一下這種看法,這是一種虛妄的主張。
用什麼來證明這一點呢? 【原文】 69·2夫天地之神,用心等也。
人民無狀,加罪行罰,非有二心兩意,前後相反也。
移徙不避歲、月,歲、月惡其不避己之沖位,怒之也。
今起功之家,亦動地體,無狀之過,與移徙等。
起功之家,當為歲所食,何故反令巳、酉之地受其咎乎?豈歲、月之神怪移徙而咎起功哉?用心措意,何其不平也! 【注釋】 無狀:沒有禮貌,行為惡劣。
移徙不避歲月:按迷信說法,如果搬家時不避開歲神、月神,就要遭殃。
參見本書《難歲篇》。
沖:指相忌相克,如子午相沖、酉卯相沖。
沖位:指與歲神、月神所在方位正相對的位置。
據文意,“歲”字後疑當有“月”字。
“咎”字上當有一“不”字。
脫一“不”字則文意不通。
【譯文】 天上地上的神,用心是相同的。
百姓無禮,就加以罪名實行懲罰,天地之神不會有二心兩意,前後相反的情況。
搬家不避開歲神和月神,歲神和月神憎恨他們不避開自己相對的位置,就會譴責他們。
現在修建房屋的人家,也觸動了地體,無禮的過錯,和搬遷之家是同樣的。
建房的人家,應當被歲神和月神所侵害,為什麼反而讓南方、西方之地受到他們的禍害呢?難道歲月之神責怪搬遷而不禍害建房的人家嗎?歲月之神所用的心意,多麼不公平啊! 【原文】 69·3鬼神罪過人,猶縣官谪罰民也。
民犯刑罰多非一,小過宥罪,大惡犯辟,未有以無過受罪。
無過而受罪,世謂之冤。
今巳、酉之家,無過于月、歲,子、家起宅,空為見食,此則歲冤無罪也。
且夫太歲在子,子宅直符,午宅為破,不須興功起事,空居無為,猶被其害。
今歲、月所食,待子、宅有為,巳、酉乃兇。
太歲,歲、月之神,用罰為害,動靜殊緻(11),非天從歲、月神意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