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諱篇第六八

關燈
東西,怎麼會又兇又惡呢?人是物,孩子也是物。

    孩子的出生與萬物的産生有什麼不同之處呢?忌諱婦人的生育稱之為惡,萬物的産生也同樣惡嗎?嬰兒出生時胎衣也随之而出,如果認為胎衣為不吉利,人有胎衣,如同樹木的果實有花萼一樣。

    胎衣包裹嬰兒的身體,随着嬰兒一起出來,就像鳥蛋有殼一樣,有什麼妨害而認為它惡呢?如果惡就認為不吉利,那麼各種生物有枎殼的,應該都是惡的了。

    萬物又廣又多,難以一一列舉出來驗證一下事實。

    人的出生與六畜的出生有什麼不同呢?都因含有血氣而懷上它們的仔,仔的出生與人沒有什麼不同。

    偏偏厭惡人而不恨牲畜,難道是由于人的軀體大、氣血旺盛嗎?那麼,牛馬的軀體比人更大。

    凡屬可惡的事物,沒有同它均等的,隻有這一種事物有這種情況,找不出可以類比的事物,這才是可疑的。

    現在六畜和人沒有什麼不同,它們的生育都是同一種狀态。

    既然六畜和人沒有不同,忌諱人生育而不忌諱六畜生育,不明白這是什麼緣故。

    世人如果能區别開人的生産與六畜的生産,那麼我将相信他們的忌諱;如果不能區别,那麼我說世俗所忌諱的事情太荒唐了。

     【原文】 68·10且凡人所惡,莫有腐臭。

    腐臭之氣,敗傷人心,故鼻聞臭,口食腐,心損口惡,霍亂嘔吐。

    夫更衣之室,可謂臭矣;鮑魚之肉,可謂腐矣。

    然而,有甘之更衣之室,不以為忌;肴食腐魚之肉,不以為諱。

    意不存以為惡,故不計其可與不也。

    凡可憎惡者,若濺墨漆,附著人身。

    今目見鼻聞,一過則已,忽亡辄去,何故惡之?出見負豕于塗,腐澌于溝,不以為兇者,洿辱自在彼人,不著己之身也。

    今婦人乳子,自在其身,齋戒之人,何故忌之? 【注釋】 有:當為“若”,形近而誤。

     霍亂:中醫泛指有劇烈腹痛、吐瀉的腸胃疾病為霍亂。

     更衣之室:更衣,大小便的婉辭。

    更衣之室則是指廁所。

     鮑魚:腌魚。

     後一個“不”同“否”。

     澌(sī思):死。

    腐澌:指腐爛的死屍。

     洿:同“污”。

     【譯文】 況且人們所厭惡的東西,沒有像腐臭的東西那麼可憎的了,腐鼻的氣味,損害人心,所以鼻子聞到臭氣,口吃到腐敗的東西,内心受到損傷口裡也很厭惡,腹痛嘔吐不止。

    廁所裡面,可說是很臭的了;腌魚的肉,可說是很腐敗的了。

    然而,卻有人自願上廁所去,并不認為有什麼忌諱;把腐魚的肉當好菜吃,也不認為有什麼忌諱。

    心裡不認為那是壞東西,所以就不計較可去不可去,可吃不可吃了。

    大凡可憎惡的東西,就像濺出的墨漆沾在人的身上一樣。

    現在眼睛看到鼻子聞到,一過也就完了,很快就消逝了,為什麼要厭惡它呢?出門在路上碰見有人背着豬,水溝裡有腐爛的屍體,不認為是兇,因為污穢自在别人,并沒有沾在自己身上的緣故。

    現在婦人生孩子,事情自在婦人的身上,齋戒的人,為什麼要忌諱它呢? 【原文】 68·11江北乳子,不出房室,知其無惡也。

    至于犬乳,置之宅外,此複惑也。

    江北諱犬不諱人,江南諱人不諱犬,謠俗防惡,各不同也。

    夫人與犬何以異?房室、宅外何以殊?或惡或不惡,或諱或不諱,世俗防禁,竟無經也。

     【注釋】 防:當作“妨”。

    妨惡:嫌惡。

     經:常,固定标準。

     【譯文】 江北人生孩子,不離開房間卧室,因為他們知道這件事不惡。

    至于母狗産子,要放母狗到房子外面,這又讓人迷惑了。

    江北地區忌諱狗生育不忌諱人生育,江南地區忌諱人生育不忌諱狗生育,風俗嫌惡,各地都不相同。

    人和狗的生育有什麼不同呢?房室、宅外又有什麼不同呢?有的認為惡有的認為不惡,有的忌諱有的不忌諱,世俗間的防禁,竟然是沒有固定标準的。

     【原文】 68·12月之晦也,日月合宿,紀為一月。

    猶八日,月中分謂之弦;十五日,日月相望謂之望;三十日,日月合宿謂之晦。

    晦與弦、望一實也,非月晦日月光氣與月朔異也。

    何故逾月謂之吉乎?如實兇,逾月未可謂吉;如實吉,雖未逾月,猶為可也。

     【注釋】 晦:夏曆每月的最後一天,地球上看不到月光。

    《釋名·釋天》:“晦,■之名也。

    晦,灰也。

    火死為灰,月光盡,似之也。

    ” 合宿(xiù秀):古代以二十八宿作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所經位置的标志,有時日月五星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正好交會于同一位置,稱為合宿。

    日月合宿:指夏曆每月初一前後,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地球上看不到月光。

     紀:通“記”。

     八日:初八。

     月中分:指月亮呈半圓形。

    弦:月亮半圓時形狀像弓,稱弦。

    夏曆初七、八月亮缺上半,叫“上弦”;二十二、三月亮缺下半,叫“下弦”。

    《釋名·釋天》:“弦,月半之名也。

    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張弓施弦也。

    ” 後一個“望”是月球和太陽黃經相差180°的時刻。

    夏曆每月十五前後,地球運行到月亮和太陽之間,這一天太陽西下時,月亮正好從東方升起,地球上看到的是滿月。

    《釋名·釋天》:“望,月滿之名也。

    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相望也。

    ”因此常稱夏曆十五為望日。

    朔:朔日,夏曆每月初一。

     【譯文】 月光晦的那一天,日月合宿,記為一個月。

    如同初八那一天,月亮呈半圓形稱為弦月;十五那天,日月相望的日子就稱為望;三十日那天,日月合宿就稱為晦。

    晦月與弦月、望月實際上是一回事,并不是月底那一天的太陽和月亮的光氣與初一那天的有什麼不同。

    為什麼說産婦滿了月就算吉利呢?如果真是兇,滿了月也不能說是吉利;如果真是吉,即使沒有滿月,仍然可以說是吉利的。

     【原文】 68·13實說,諱忌産子、乳犬者,欲使人常自潔清,不欲使人被污辱也。

    夫自潔清則意精,意精則行清,行清而貞廉之節立矣。

     【注釋】 意精:意念思想純一。

     【譯文】 據實說來,諱忌生孩子、生狗仔,隻是想讓人們經常自行清潔,不想讓人們被髒東西所污染。

    自行清潔則意念思想純一,思想純一則行為高尚,行為高尚則忠正廉潔的節操就樹立起來了。

     【原文】 68·14四曰諱舉正月、五月子。

    以為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

    已舉之,父母禍死,則信而謂之真矣。

    夫正月、五月子何故殺父與母?人之含氣,在腹腸之内,其生,十月而産,共一元氣也。

    正與二月何殊,五與六月何異,而謂之兇也?世傳此言久,拘數之人,莫敢犯之。

    弘識大材,實核事理,深睹吉兇之分者,然後見之。

     【注釋】 舉:撫養。

    諱舉:《風俗通義·正失》:“今俗多有禁忌,生三子者,五月生者,以為妨害父母。

    ” 據《太平禦覽》卷二十二引《論衡》文,“不得”後有“舉也”二字,應據補。

    不得舉也:《西京雜記》:“王鳳以五月五日生,其父欲勿舉。

    其叔曰:以田文推之,非不祥,遂舉之。

    ”禍:據《太平禦覽》卷二十二引《論衡》文作“偶”,應據改。

     數:術數。

    指各種推測吉兇的手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