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毒篇第六六

關燈
鳥黑身赤目,食蝮蛇、野葛,以其羽畫酒中,飲之立死。

    ” 辰為龍,巳為蛇:參見14·5注“虎”條。

     辰、巳之位:陰陽五行家把十二地支與四方相配屬,正東為卯,正南為午,辰、巳在二者之間,位于東南。

     逆鱗:傳說龍的脖子下有一尺多長倒長着的鱗,如果有人碰着,就會被殺死。

    《韓非子·說難》:“龍喉下有逆鱗徑尺。

    ” 木生火:陰陽五行家認為“五行相生”“木”是生“火”的。

     蒼龍之獸:據文義,“獸”乃“宿”之誤。

    故此當為“蒼龍之宿”。

    參見14·5注。

    火星:這裡指蒼龍七宿中第五宿“心”宿。

    古代天文學家又稱之為“大火”。

    參見17·1注。

    蒼龍之宿含火星:王充在這裡是想說明由于“木生火”,所以屬于木的蒼龍七宿中包含大火星。

    冶:古地名。

    今福建福州市。

    冶字雙重含義,也指冶葛。

     (11)巴:古地名。

    在今四川東部。

    巴亦雙重含義,也指巴豆。

     (12)齰(é擇):咬。

     【譯文】 藥物不隻是在一個地方生長,而太伯卻要到吳地去采藥。

    鑄劍的地方很多不隻一個地方善于鑄造,世人卻贊美楚國棠溪鑄的劍。

    炎熱之氣天下到處都有,行路卻害怕到南方沿海一帶去。

    鸩鳥生在南方,人飲了鸩酒會毒死。

    辰屬龍,巳屬蛇,辰、巳的位置在東南方。

    龍有毒,蛇有毒,所以蝮蛇有鋒利的毒牙,龍有倒長的龍鱗。

    木生火,火是一種毒,所以蒼龍星宿中含有大火星。

    冶葛、巴豆都有毒汁,所以冶葛生長在東南,巴豆生長在西南。

    土地有幹燥和潮濕的地方,所以毒物有多的和少的地方;毒物生出在不同的地方,所以毒汁有劇烈的和不劇烈的。

    蝮蛇與魚類似,所以産生于草澤之中;蜂、虿與鳥類同,所以産生于屋上樹上。

    長江以北地方幹燥,所以蜂、虿很多;長江以南地方潮濕,所以蝮蛇很多。

    由于生在高處、幹燥靠近陽氣的地方,這些陽物都是懸空向下垂的,所以蜂、虿刺人用尾針。

    由于生在低處,潮濕靠近陰氣的地方,這些陰物都是軟體曲伸爬行的,所以蝮蛇用口咬人。

    毒汁有的藏在首尾部,所以刺咬就有毒;有的藏在體膚内,所以吃了往往胸悶;有的是附在嘴唇上,所以舌頭搖動就會産生禍害。

     【原文】 66·7毒螫之生,皆同一氣,發動雖異,内為一類。

    故人夢見火,占為口舌;夢見蝮蛇,亦口舌。

    火為口舌之象,口舌見于蝮蛇,同類共本,所禀一氣也。

    故火為言,言為小人,小人為妖,由口舌。

    口舌之征,由人感天。

    故五事二曰言,言之咎征,“僭恒旸若”。

    僭者奢麗,故蝮蛇多文。

    文起于陽,故若緻文。

    旸若則言從,故時有詩妖。

     【注釋】 内(nà納):通“納”。

    歸結。

     口舌:指因言語引起糾紛。

     口舌之征:由口舌構成的征兆。

    即下文的“詩妖”。

     由人感天:王充反對“天人感應”,但認為同類可以相感。

    這裡的意思是,“口舌之征”是由含“太陽之氣”的小人與天相互感應造成的。

     僭(jiàn建):超越本份。

    指君主驕橫。

    旸(yáng羊):晴。

    這裡指久晴天旱。

    僭恒旸若:指君王驕橫常常會伴随着出現天旱。

    參見《尚書·洪範》。

     旸若則言從:《漢書·五行志》“言之不從,時則有詩妖。

    ”當據以補“不”字于“從”字上。

     詩妖:參見65·15注。

     【譯文】 毒汁的産生,都是同一種陽氣構成的,咬人、蜇人雖然不同,但可以歸結為一類。

    所以人夢見火,蔔問是因口舌引起糾紛;夢見蝮蛇,蔔問也是口舌引起糾紛。

    火是口舌糾紛的征兆,口舌糾紛表現于蝮蛇,是因為它們是同一類而共一個本源,承受的是同一種太陽之氣的緣故。

    所以火象征言語,言語象征小人,小人成為一種妖象,就是由于口舌的緣故。

    由口舌構成的征兆,是小人與天感應而造成的。

    所以五事中排在第二位的是言,言語顯示兇兆,“君王驕橫常常會伴随天旱”。

    超越本分的人講究奢侈華麗,所以蝮蛇身上多花紋。

    花紋是由陽氣構成的,所以就伴随着産生了花紋。

    天旱伴随君王的驕橫出現,言語便不順從,所以經常有“詩妖”出現。

     【原文】 66·8妖氣生美好,故美好之人多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