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毒篇第六六
關燈
小
中
大
回答說:這些毒,是太陽之熱氣構成的,毒氣侵入人體人就會中毒。
人吃了巴豆、野葛氣積胸悶,那是不能忍受的緣故。
不能忍受就說它是毒了。
太陽之氣就是火氣,經常産生毒素,是因為太陽之氣非常熱的緣故。
南方最熱的地方,老百姓性情急躁,急躁的人,口舌會産生毒。
所以楚、越地方的人性情急躁說話急促,與人談話,口中的唾液噴射到别人身上,别人身上就會腫脹,腫了就會生瘡。
在南部非常熱的地方,那裡的人詛咒樹,樹就枯死;對鳥吐唾沫,鳥就會墜落下來。
那裡的巫師都能夠用詛咒拖延人的疾病、加劇人的災禍,這是由于他們生在江南,含有火氣的緣故。
毒,是陽氣構成的,所以它傷人,就像是火燒人一樣。
有人被蝮蛇咬了,把被咬傷的那塊肉割下來扔到地上,肉就枯焦沸騰起來,這就是毒為火氣的證明。
四面最遠的地方都是地的四個角的邊緣,唯有東南角有溫烈氣。
溫烈氣發生,常在春夏季。
春夏季陽氣産生,東南角,是陽氣所處的正常位置。
【原文】 66·3他物之氣,入人鼻目,不能疾痛。
火煙入鼻,鼻疾;入目,目痛,火氣有烈也。
物為靡屑者多,唯一火最烈,火氣所燥也。
食甘旨之食,無傷于人。
食蜜少多,則令人毒。
蜜為蜂液,蜂則陽物也。
人行無所觸犯,體無故痛,痛處若棰杖之迹。
人腓,腓謂鬼毆之。
鬼者,太陽之妖也。
微者,疾謂之邊,其治用蜜與丹。
蜜、丹陽物,以類治之也。
夫治風用風,治熱用熱,治邊用蜜、丹,則知邊者陽氣所為,流毒所加也。
【注釋】 靡屑(míxiè迷瀉):粉碎。
微者:輕一些的腓病,指痹症。
以類治之:用同類的東西進行治療,即以毒攻毒。
【譯文】 其他東西的氣進入人的鼻子眼睛,不能使鼻子眼睛産生疾痛。
火煙進入鼻子,鼻子會得病;進入眼睛,眼睛會疼痛,因為火有熾熱的特性。
在萬物之中,能夠粉碎其他物品的東西很多,唯獨火是最厲害的,因為火氣能把物燒焦烤幹變成碎末。
吃美味的食物,對人沒有傷害。
吃蜂蜜稍多些,就會讓人中毒。
因為蜜是蜂的體液,而蜂是陽物的緣故。
人走路沒有碰到什麼東西,而身體無緣無故疼痛起來,疼痛的地方像有鞭棍打過的痕迹。
人患了腓病,腓病據說是被鬼毆打後得的。
鬼,是太陽之氣構成的妖象。
輕一些的腓病,這種病稱為“邊病”,邊病的治療用蜂蜜和朱砂。
蜂蜜和朱砂是陽物,這是用同類的陽物來治陽氣導緻的病。
治療風病用風,治療熱病用熱,治療邊病用蜂蜜和朱砂,那麼可知邊病是陽氣所引起的,是流毒所造成的。
【原文】 66·4天地之間,毒氣流行,人當其沖,則面腫疾,世人謂之火流所刺也。
人見鬼者,言其色赤,太陽妖氣,自如其色也。
鬼為烈毒,犯人辄死,故杜伯射,周宣立崩。
鬼所赍物,陽火之類,杜伯弓矢,其色皆赤。
南道名毒曰短狐。
杜伯之象,執弓而射。
陽氣因而激,激而射,故其中人像弓矢之形。
火困而氣熱,血毒盛,故食走馬之肝殺人,氣困為熱也。
盛夏暴行,暑暍而死,熱極為毒也。
人疾行汗出,對爐汗出,向日亦汗出,疾溫病者亦汗出,四者異事而皆汗出,困同熱等,火日之變也。
【注釋】 自如其色:陰陽五行家認為,和“太陽”相配屬的顔色是紅色,所以這裡王充說由“太陽之氣”,構成的妖象,自然也就像“太陽之氣”的本色。
杜伯:參見16·14注。
狐:據《漢書·五行志》“南方謂之短弧”應作“弧”,形近而誤。
短弧:即蜮,又稱射工、水弩,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毒蟲。
晉幹寶《搜神記》卷十二:“其名曰蜮,一曰短弧,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頭痛、發熱,劇者至死。
” 因:據下文“火困而氣熱”、“氣困為熱”當作“困”,形近而誤。
暍(yē耶):受熱。
【譯文】 天地之間,毒氣流行,人遇到毒氣沖擊,就面部患腫疾,世人說它是火流刺激引起的。
人們見到鬼,說鬼的顔色是紅的,鬼是由太陽妖氣構成的,自然也就像太陽之氣的本色。
鬼是一種劇毒,觸到人人會立即死,所以杜伯射箭,周宣王馬上就死了。
鬼所攜帶的東西,屬于陽火一類,所以杜
人吃了巴豆、野葛氣積胸悶,那是不能忍受的緣故。
不能忍受就說它是毒了。
太陽之氣就是火氣,經常産生毒素,是因為太陽之氣非常熱的緣故。
南方最熱的地方,老百姓性情急躁,急躁的人,口舌會産生毒。
所以楚、越地方的人性情急躁說話急促,與人談話,口中的唾液噴射到别人身上,别人身上就會腫脹,腫了就會生瘡。
在南部非常熱的地方,那裡的人詛咒樹,樹就枯死;對鳥吐唾沫,鳥就會墜落下來。
那裡的巫師都能夠用詛咒拖延人的疾病、加劇人的災禍,這是由于他們生在江南,含有火氣的緣故。
毒,是陽氣構成的,所以它傷人,就像是火燒人一樣。
有人被蝮蛇咬了,把被咬傷的那塊肉割下來扔到地上,肉就枯焦沸騰起來,這就是毒為火氣的證明。
四面最遠的地方都是地的四個角的邊緣,唯有東南角有溫烈氣。
溫烈氣發生,常在春夏季。
春夏季陽氣産生,東南角,是陽氣所處的正常位置。
【原文】 66·3他物之氣,入人鼻目,不能疾痛。
火煙入鼻,鼻疾;入目,目痛,火氣有烈也。
物為靡屑者多,唯一火最烈,火氣所燥也。
食甘旨之食,無傷于人。
食蜜少多,則令人毒。
蜜為蜂液,蜂則陽物也。
人行無所觸犯,體無故痛,痛處若棰杖之迹。
人腓,腓謂鬼毆之。
鬼者,太陽之妖也。
微者,疾謂之邊,其治用蜜與丹。
蜜、丹陽物,以類治之也。
夫治風用風,治熱用熱,治邊用蜜、丹,則知邊者陽氣所為,流毒所加也。
【注釋】 靡屑(míxiè迷瀉):粉碎。
微者:輕一些的腓病,指痹症。
以類治之:用同類的東西進行治療,即以毒攻毒。
【譯文】 其他東西的氣進入人的鼻子眼睛,不能使鼻子眼睛産生疾痛。
火煙進入鼻子,鼻子會得病;進入眼睛,眼睛會疼痛,因為火有熾熱的特性。
在萬物之中,能夠粉碎其他物品的東西很多,唯獨火是最厲害的,因為火氣能把物燒焦烤幹變成碎末。
吃美味的食物,對人沒有傷害。
吃蜂蜜稍多些,就會讓人中毒。
因為蜜是蜂的體液,而蜂是陽物的緣故。
人走路沒有碰到什麼東西,而身體無緣無故疼痛起來,疼痛的地方像有鞭棍打過的痕迹。
人患了腓病,腓病據說是被鬼毆打後得的。
鬼,是太陽之氣構成的妖象。
輕一些的腓病,這種病稱為“邊病”,邊病的治療用蜂蜜和朱砂。
蜂蜜和朱砂是陽物,這是用同類的陽物來治陽氣導緻的病。
治療風病用風,治療熱病用熱,治療邊病用蜂蜜和朱砂,那麼可知邊病是陽氣所引起的,是流毒所造成的。
【原文】 66·4天地之間,毒氣流行,人當其沖,則面腫疾,世人謂之火流所刺也。
人見鬼者,言其色赤,太陽妖氣,自如其色也。
鬼為烈毒,犯人辄死,故杜伯射,周宣立崩。
鬼所赍物,陽火之類,杜伯弓矢,其色皆赤。
南道名毒曰短狐。
杜伯之象,執弓而射。
陽氣因而激,激而射,故其中人像弓矢之形。
火困而氣熱,血毒盛,故食走馬之肝殺人,氣困為熱也。
盛夏暴行,暑暍而死,熱極為毒也。
人疾行汗出,對爐汗出,向日亦汗出,疾溫病者亦汗出,四者異事而皆汗出,困同熱等,火日之變也。
【注釋】 自如其色:陰陽五行家認為,和“太陽”相配屬的顔色是紅色,所以這裡王充說由“太陽之氣”,構成的妖象,自然也就像“太陽之氣”的本色。
杜伯:參見16·14注。
狐:據《漢書·五行志》“南方謂之短弧”應作“弧”,形近而誤。
短弧:即蜮,又稱射工、水弩,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毒蟲。
晉幹寶《搜神記》卷十二:“其名曰蜮,一曰短弧,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頭痛、發熱,劇者至死。
” 因:據下文“火困而氣熱”、“氣困為熱”當作“困”,形近而誤。
暍(yē耶):受熱。
【譯文】 天地之間,毒氣流行,人遇到毒氣沖擊,就面部患腫疾,世人說它是火流刺激引起的。
人們見到鬼,說鬼的顔色是紅的,鬼是由太陽妖氣構成的,自然也就像太陽之氣的本色。
鬼是一種劇毒,觸到人人會立即死,所以杜伯射箭,周宣王馬上就死了。
鬼所攜帶的東西,屬于陽火一類,所以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