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妖篇第六四

關燈
、晉惠公、晉懷公又相繼争奪君位事。

     復:據《史記·趙世家》應作“後(後)”。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風俗通義·皇霸》亦作“後”。

     未老而死:指晉文公活不到老年就會死去。

    實際上晉文公死時已七十歲左右了。

    霸者之子:指晉文公之子晉襄公。

    男女無别:淫亂。

    這句話的意思是晉襄公将會使秦國發生淫亂。

    具體史實不詳。

     于箧于是:遞修本作“秦箧于是”,《史記·趙世家》作“公孫支書而藏之,秦谶于是出矣。

    ”應據《史記》改。

    谶(chèn襯):預示吉兇的隐語。

     晉獻公之亂:晉獻公寵骊姬,逼死太子申生,立骊姬子奚齊。

    另外兩個公子重耳、夷吾也逃亡在外。

    獻公死後,晉大夫裡克殺死奚齊及其弟悼子,鞭殺骊姬于市,迎立夷吾為晉惠公。

    惠公死,其子懷公又迫害重耳。

    大臣殺懷公,重耳由秦發兵護送回國,被立為晉君,即晉文公。

    (11)文公之霸:晉文公重耳在踐士(今河南原陽西南)主盟諸侯,周天子亦奉召參加,策命他為“侯伯”(霸主)。

     (12)崤(xiáo淆,又讀yáo搖):崤山,在今河南洛甯西北。

    襄公元年(前627年),晉國打敗秦師于此。

     (13)此之所謂:據《史記·趙世家》及《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應作“此子之所聞”。

     【譯文】 趙簡子病了,五天不省人事,官員們都很擔憂,于是召來扁鵲。

    扁鵲進去看病,出來時,董安于向扁鵲打聽病情,扁鵲說:“血脈正常,你為什麼要大驚小怪呢?過去秦穆公曾經也是這樣,七天就蘇醒了。

    穆公醒過來的那天,告訴公孫支和子輿說:‘我去到上帝住的地方,非常高興。

    我所以要去這麼久,是因為正好有所領教啊。

    上帝告訴我晉國将要大亂,五世不得安甯,晉國的後代将會成就霸業,但不到老年便會死去,霸主的兒子将會使你們國家發生淫亂之事。

    ’公孫支記下穆公的話并收藏起來,秦國的谶語就從這裡出現。

    晉獻公引起的禍亂,晉文公的霸業,晉襄公在崤山打敗秦國軍隊回來後縱欲淫亂,這些都是你所知道的事情。

    現在趙簡子的病與秦穆公的相同,不出三天,病必然好轉,病好轉後一定會有話要講。

    ” 【原文】 64·7居二日半,簡子悟,告大夫曰:“我之帝所,甚樂,與百神遊于鈞天,靡樂九奏萬舞,不類三代之樂,其聲動人心。

    有一熊欲授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

    有罴來,我又射之,中罴,罴死。

    帝甚喜,賜我一笥,皆有副。

    吾見兒在帝側,帝屬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長也,以賜之。

    ’帝告我:‘晉國且襄,十世而亡,嬴姓将大敗周人于範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

    今餘将思虞舜之勳,适餘将以其胃女孟姚配而十世之孫。

    ’”董安于受言而書藏之,以扁鵲言告簡子。

    簡子賜扁鵲田四萬畝。

     【注釋】 靡:據章錄楊校宋本應作“廣”。

    各書叙此事者多作“廣樂”。

     授:據《史記·趙世家》應作“援”。

     一:據章錄楊校宋本應作“二”。

    《史記》及下文亦作“二笥”。

     副:備用的笥。

     翟:通“狄”。

     襄:據《史記·趙世家》應作“衰”。

     十:據《史記·趙世家》應作“七”。

    七世:七代,指晉定公、出公、哀公、幽公、烈公、考公、靜公七代。

     嬴姓:即趙氏。

    趙氏的祖先是嬴姓。

    據《史記》“趙氏之先與秦共祖”,“缪王以趙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為趙氏”,後來,“複續嬴氏祀号曰秦嬴”。

    周人:指衛人。

    衛國的祖先康叔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後來封于衛。

    大敗周人:指後來趙成侯伐衛,侵占了七十三邑。

    範魁:古地名。

    孟姚:人名。

    十:據《史記·趙世家》應作“七”。

    七世之孫:指趙武靈王,他是趙簡子的七世孫。

     【譯文】 停了兩天半,趙簡子蘇醒過來,他告訴其他官員說:“我去到上帝住的地方,非常高興,與衆神仙遨遊在天的中央,宏麗的樂曲多番演奏,萬人齊舞,不像夏、商、周三代的樂曲,樂曲聲激動人心。

    有一頭熊想要抓我,上帝命令我射熊,我射中熊,熊死了。

    有一頭罴過來,我又射罴,射中罴,罴也死了。

    上帝很高興,賞賜我兩個竹笥,都有備用的笥。

    我看到一個小孩子在上帝身邊,上帝交給我一條狄犬,說:‘等到你的兒子長大以後,就把這條狄犬賜給他。

    ’上帝告訴我說:‘晉國将要衰敗,七代以後就要滅亡,嬴姓将要在範魁之西大敗衛國,但也不能占有它。

    我現在思念舜的功勞,正要把他的後代的女兒孟姚許配給你的七世孫。

    ’”董安于聽了趙簡子的話後寫下來收藏起,并把扁鵲說的事告訴了趙簡子。

    趙簡子賞賜四萬畝田給扁鵲。

     【原文】 64·8他日,簡子出,有人當道,辟之不去,從者将拘之。

    當道者曰:“吾欲有谒于主君。

    ”從者以聞,簡子召之,曰:“嘻!吾有所見子遊也。

    ”當道者曰:“屏左右,願有谒。

    ”簡子屏人。

    當道者曰:“日者主君之病,臣在帝側。

    ”簡子曰:“然,有之。

    子見我何為?”當道者曰:“帝令主君射熊與罴皆死。

    ”簡子曰:“是何也?”當道者曰:“晉國且有大難,主君首之。

    帝令主君滅二卿,夫罷罴皆其祖也。

    ”簡子曰:“帝賜我二笥,皆有副,何也?”當道者曰:“主君之子将克二國于翟,皆子姓也。

    ”簡子曰:“吾見兒在帝側,帝屬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長,以賜之。

    ’夫兒何說以賜翟犬?”當道者曰:“兒,主君之子也。

    翟犬,代之先也。

    主君之子,且必有代。

    及主君之後嗣,且有革政而胡服,并二國翟。

    ”簡子問其姓而延之以官。

    當道者曰:“臣野人,緻帝命。

    ”遂不見。

    是何謂也? 【注釋】 遊:據《史記·趙世家》當作“晰”。

    《風俗通義》亦作“晰”。

    《史記索隐》:“簡子見當道者,乃寤曰:嘻,是故吾前夢所見者,知其名子晰也。

    ”子晰:人名。

    二卿:指晉國的中行文子和範昭子。

    公元前490年,他們被趙簡子打敗。

    罷:據倫明錄澀江校宋本當作“熊”。

    《史記》亦作“熊”。

     主君之子:指趙襄子,名無恤。

    參見10·10注。

    二國:指代國和知氏領地。

    知氏是晉國六卿之一,公元前453年,趙襄子和韓、魏共滅知氏,瓜分了他的領地。

     代:古國名。

    在今河北蔚縣。

    公元前457年為趙襄子所滅。

    襄子把它封給其侄趙周,稱為代成君。

     後嗣:指趙武靈王。

     據《史記·趙世家》“翟”字前有“于”字。

    《風俗通義》亦有“于”字。

    二國:指下文所說的“中山”和“胡地”。

     以上事參見《史記·趙世家》。

     【譯文】 有一天,趙簡子外出,有人擋住道路,驅趕他也不離開,随從的人準備逮捕他。

    擋路的人說:“我有事要當面告訴主君。

    ”随從的人把他的話告訴了趙簡子,簡子召見了他,說:“好呀!這是我在夢中見到過的子晰啊。

    ”擋路的人說:“請屏退随從的人,有事當面告訴您。

    ”簡子屏退了随從的人。

    擋路的人說:“前些時候主君生病,我在上帝的身旁。

    ”簡子說:“對,有這回事。

    您見我在幹什麼呢?”擋路的人說:“上帝命令你射熊與罴,熊罴都射死了。

    ”簡子問:“這意味着什麼呢?”擋路的人說:“晉國将有大難,主君首當其沖。

    上帝命令主君消滅二卿,那個熊罴都是他們的祖先。

    ”簡子問:“上帝賜給我兩個竹笥,都有備用的笥,意味着什麼呢?”擋路的人說:“主君的兒子将在翟戰勝代國和知氏,兩國都姓子。

    ”簡子問:“我看見小孩子在上帝身邊,上帝交給我一條狄犬,說‘等到你的兒子長大後就把這條狄犬賜給他’,把狄犬賜給兒子是什麼意思呢?”擋路的人說:“小孩,是主君的兒子。

    狄犬,是代國的祖先。

    主君的兒子一定會擁有代國。

    到主君的後代,将會有革新政治而穿胡人衣服,在翟地吞并二國的事。

    ”簡子問他的姓名要請他當官。

    擋路的人說:“我是山野之人,隻是傳達上帝的命令。

    ”于是就不見了。

    這怎麼解釋呢? 【原文】 64·9曰:是皆妖也。

    其占皆如當道者言所見于帝前之事。

    所見當道之人,妖人也。

    其後晉二卿範氏、中行氏作亂,簡子攻之,中行昭子、範文子敗,出奔齊。

    始,簡子使姑布子卿相諸子,英吉,至翟婦之子無恤,以為貴。

    簡子與語,賢之。

    簡子募諸子曰:“吾藏寶符于常山之上,先得者賞。

    ”諸子皆上山,無所得。

    無恤還曰:“已得符矣。

    ”簡子問之,無恤曰:“從常山上臨代,代可取也。

    ”簡子以為賢,乃廢太子而立之。

    簡子死,無恤代,是為襄子。

    襄子既立,誘殺代王而并其地。

    又并知氏之地。

    後取空同戎。

     【注釋】 中行昭子、範文子:據《左傳·定公十三年》應作“中行文子、範昭子”。

    此文上下互誤。

    中行文子:荀寅又稱中行寅,春秋時晉國大夫。

    範昭子:即範吉射,又稱士吉射,晉國大夫。

    姑布子卿:姓姑布,名子卿。

    一個相面的人。

     翟婦之子:指趙簡子與狄族婢女所生的兒子。

    翟婦:本書《骨相篇》作“翟婢”,與《史記》同。

     常山:即恒山,在今河北曲陽西北。

     太子:指趙簡子原先的太子伯魯。

     誘殺代王:公元前457年,趙襄子宴請代王,叫人把他當場打死,随後就發兵占領了代地。

    事見《呂氏春秋·長攻篇》。

     空同戎:古代少數民族,以崆峒山為姓氏。

    後取空同戎:《史記·趙世家》作“其後娶空同氏,生五子。

    ” 【譯文】 解釋說:這些全都是妖象。

    這些妖象預示的内容,完全和擋路的人說的在上帝面前發生的事情一樣。

    簡子所見到的擋路人是個妖人。

    那以後,晉國的二卿範氏和中行氏作亂,簡子攻擊他們,中行文子和範昭子失敗,逃亡到齊國去。

    當初,簡子讓姑布子卿給自己的幾個兒子看相,沒有一個是吉相,看到狄婦生的兒子無恤時,認為他是貴人之相。

    簡子和無恤談話,很器重他。

    簡子召集幾個兒子說:“我在常山上藏有寶符,誰先找到它有賞。

    ”各個兒子都上山去找,誰也沒有找到。

    無恤回來說:“我已經找到寶符了。

    ”簡子問這件事,無恤說:“從常山上下臨代國,代國就可以占領。

    ”簡子認為他有才能,就廢掉太子而立無恤為太子。

    簡子死後,無恤繼位,這就是趙襄子。

    襄子繼位以後,誘殺代王并吞并了代國土地,又吞并了知氏的領地。

    後來娶空同戎女子為妻。

     【原文】 64·10自簡子後,十世至武靈王,吳慶入其母姓羸,子孟姚。

    其後,武靈王遂取中山,并胡地。

    武靈王之十九年,更為胡服,國人化之。

    皆如其言,無不然者。

    蓋妖祥見于兆,審矣,皆非實事。

    吉兇之漸,若天告之。

    何以知天下實告之也?以當道之人在帝側也。

    夫在天帝之側,皆貴神也,緻帝之命,是天使者也。

    人君之使,車騎備具,天帝之使,單身當道,非其狀也。

    天宮百二十,與地之王者無以異也。

    地之王者,官屬備具,法象天官,禀取制度。

    天地之官同,則其使者亦宜鈞。

    官同人異者,未可然也。

     【注釋】 十:據《史記·趙世家》應作“七”。

    武靈王:戰國時趙國君王,公元前325~前229年在位。

     慶、母姓羸:據《史記·趙世家》應作“廣”、“女娃嬴”。

    吳廣:人名。

    傳說是舜的後代。

    娃嬴:人名。

     子孟姚:據《史記·趙世家》應作“孟姚也”。

    這兩句當作“吳廣入其女娃嬴孟姚也。

    ”事亦見《烈女傳》七。

     中山:中山國,在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