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瑞篇第五十

關燈
務的門客。

     (10)衛青:參見11·8注(5)。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漢名将,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為解除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他曾六次出擊匈奴,戰功赫赫。

     (11)太史公:指司馬遷。

    參見3·4注(18)。

     (12)盜跖:參見6·3注(10)。

     (13)伯夷:參見1·4注(1)。

    叔齊: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之弟。

    他反對周武王滅商。

    商亡後,他不食周栗,與其兄一起餓死于首陽山。

     (14)首陽山:古山名,一稱雷首山。

    在今山西永濟南。

    引文參見《史記·伯夷列傳》。

     【譯文】 君子生活在世間,堅持清高的節操,不廣泛聚集黨羽,出入行動,沒有人随從。

    強橫狡詐的人,驕橫傲慢,往來進退,有很多人跟随。

    鳳凰是鳥中的君子,一定要以随從的鳥多來識别鳳凰,那麼狂放狡詐的人就成為君子了。

    歌曲越是美妙動聽,跟着唱的人就愈少;行為道德越清高,和他交往的人就愈少。

    鳥獸的情況也是如此。

    一定要用随從的多少來識别鳳凰,這就等于把跟着唱的人多的歌曲說成是美妙的歌曲一樣。

    龍與鳳凰是屬于同一類的。

    漢宣帝的時候,在新豐這個地方出現了一條黃龍,各種蛇并沒有跟随它。

    神雀和鸾鳥,都是衆鳥的首領,它們的仁義聖明雖然趕不上鳳凰,但跟随它們的鳥起碼也應有數十隻。

    信陵君、孟嘗君豢養三千食客,被稱為賢君,西漢将軍衛青和将軍霍去病,門下沒有一個食客,也被稱為名将。

    太史公說:“盜跖橫行天下,聚集黨徒數千人。

    伯夷、叔齊,隐居在首陽山中。

    ”鳥獸的操行,與人相類似。

    人即使得到許多徒衆,也不足以用來識别他是否賢良,以鳥跟随的多少來識别鳳凰,又怎麼行呢? 【原文】 50·10或曰:“鳳皇、骐驎,太平之瑞也。

    太平之際,見來至也。

    然亦有未太平而來至也。

    鳥獸奇骨異毛,卓絕非常,則是矣,何為不可知?”鳳皇、骐驎,通常以太平之時來至者,春秋之時,骐驎嘗嫌于王孔子而至(1)。

    光武皇帝生于濟陽(2),鳳皇來集。

    夫光武生之時,成、哀之際也(3),時未太平而鳳皇至。

    如以自為光武有聖德而來,是則為聖王始生之瑞,不為太平應也。

    嘉瑞或應太平,或為始生,其實難知。

    獨以太平之際驗之,如何? 【注釋】 (1)嫌:猜測,懷疑。

     (2)光武皇帝:參見9·15注(1)。

    濟陽:古縣名,在今河南蘭考東北。

     (3)成:漢成帝劉骜。

    參見11·5注(8)。

    哀:漢哀帝劉欣。

    參見9·15注(9)。

    成哀之際:這是西漢政權的衰微時期。

     【譯文】 有人說:“鳳凰、麒麟,是太平盛世的祥瑞之物。

    太平盛世,就可以見它們到來。

    但是也有不是太平盛世時到來的。

    鳥獸有奇骨異毛,卓絕與衆不同,這就是鳳凰、麒麟了,為什麼不能夠識别呢?”鳳凰、麒麟,通常是在太平盛世到來,春秋的時候,麒麟曾經猜測孔子要當王而出現過。

    光武皇帝在濟陽出生,鳳凰飛來停落在那裡。

    光武皇帝出生的時候,正是漢成帝、漢哀帝在位的時期,當時不是太平盛世而鳳凰來了。

    假如鳳凰是因為光武皇帝有聖德而來的,這就是為聖王出生而出現的祥瑞,不是天下太平的征兆。

    嘉瑞之物有時預兆太平盛世,有時預兆聖王出生,它實在難于預知。

    單憑太平的時候去檢驗它,怎麼行呢? 【原文】 50·11或曰:“鳳皇、骐驎,生有種類,若龜、龍有種類矣。

    龜故生龜,龍故生龍,形色小大,不異于前者也。

    見之父,察其子孫,何為不可知?”夫恒物有種類,瑞物無種适生,故曰:“德應(1)”。

    龜、龍然也。

    人見神龜、靈龍而别之乎(2)?宋元王之時(3),漁者網得神龜焉(4),漁父不知其神也。

    方今世儒,漁父之類也。

    以漁父而不知神龜,則亦知夫世人而不知靈龍也(5)。

     【注釋】 (1)德應:吉祥的征兆。

    這裡指上文講的“太平之際”或“聖王始生”的征兆。

     (2)而(néng能):通“能”。

     (3)宋元王:即宋元公,春秋末期宋國君主,公元前531~前517年在位。

     (4)神龜:據《莊子·外物》記載,宋元王夢見一個人,自稱是水神,被漁夫餘且捉住,請求搭救。

    占蔔的人說,這是一隻神龜。

    查問漁夫餘且,果然他捕到一隻大白龜,但不知道是神龜。

     (5)兩句“而不”并當作“不而”,猶“不能”。

     【譯文】 有人說:“鳳凰、麒麟,出生是有族類的,像龜和龍有族類一樣。

    龜固然生龜,龍固然生龍,形狀色彩大小,後者與前者沒有什麼差别。

    看見他的父親,就可以了解他的子孫,為什麼不能識别呢?”平常的東西都有族類,祥瑞之物沒有族類是偶然出現的,所以稱為“德行的征兆”。

    龜、龍就是這樣的征兆。

    人們見了神龜、靈龍能識别它們嗎?宋元王的時候,一個漁夫用網捕捉到一隻神龜,漁夫并不知道它是神龜。

    現在的俗儒,如同漁夫之類的人一樣。

    根據漁夫不能識别神龜,也就知道一般人不能識别靈龍了。

     【原文】 50·12龍或時似蛇,蛇或時似龍。

    韓子曰(1):“馬之似鹿者千金(2)。

    ”良馬似鹿,神龍或時似蛇。

    如審有類,形色不異。

    王莽時,有大鳥如馬,五色龍文(3),與衆鳥數十集于沛國蕲縣(4)。

    宣帝時,鳳皇集于地,高五尺,與言“如馬”,身高同矣;文章五色,與言“五色龍文”,物色均矣;衆鳥數十,與言“俱集”、“附從”等也。

    如以宣帝時鳳皇體色、衆鳥附從安知鳳皇(5),則王莽所緻鳥,鳳皇也。

    如審是,王莽緻之,是非瑞也。

    如非鳳皇,體色、附從何為均等? 【注釋】 (1)韓子:即韓非。

    參見21·12注(2)。

     (2)引文參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3)文:花紋。

     (4)沛國:西漢為漢郡,東漢為沛國,在今安徽北部及江蘇豐縣、沛縣一帶。

    蕲(qí其)縣:古縣名,在今安徽宿縣東南。

     (5)安:疑為“案”之壞字。

     【譯文】 龍有時像蛇,蛇有時像龍。

    韓非說:“像鹿的馬價值千金。

    ”良馬有像鹿的,神龍有時就像蛇。

    如果确實有這種族類的話,那麼形狀、顔色就不應當有差别。

    王莽的時候,有隻鳥像馬一樣大,羽毛五色有如龍一樣的花紋,與數十隻鳥停落在沛國的蕲縣。

    漢宣帝時,有鳳凰停落在地上,身高五尺,與上面講的“如馬”的大鳥身高是相同的;羽毛五色紋彩,與上面講的“五色龍文”顔色是完全一樣的;衆鳥數十,與前面講的“俱集”、“附從”是同樣的。

    如果根據漢宣帝時鳳凰的形體、顔色以及衆鳥跟随這種情況來考察識别鳳凰,那麼王莽時招來的鳥,就是鳳凰了。

    如果确實是鳳凰,那麼因為它是王莽招來的,就不應該是祥瑞了。

    如果不是鳳凰,那麼它在形體、顔色、有鳥跟随這些特征上為什麼又都與鳳凰相同呢? 【原文】 50·13且瑞物皆起和氣而生(1),生于常類之中,而有詭異之性,則為瑞矣。

    故夫鳳皇之至也,猶赤烏之集也(2)。

    謂鳳皇有種,赤烏複有類乎?嘉禾、醴泉、甘露(3),嘉禾生于禾中,與禾中異穗(4),謂之嘉禾;醴泉、甘露,出而甘美也,皆泉、露生出,非天上有甘露之種,地下有醴泉之類,聖治公平,而乃沾下産出也(5)。

    蓂。

    。

    、朱草(6),亦生在地,集于衆草,無常本根,暫時産出,旬月枯折,故謂之瑞。

     【注釋】 (1)和氣:王充指的是一種陽氣、陰氣協調而産生的和諧的氣,認為它具有道德屬性。

    參見本書《氣壽篇》、《率性篇》。

     (2)赤烏:紅烏鴉。

    傳說周武王伐纣時,有一團火降落在他的屋頂上,變成了紅色的烏鴉。

     (3)嘉禾:生長特别茁狀與衆不同的禾苗。

    醴(lì裡)泉:甜的泉水。

    甘露:甜的露水。

    以上三樣東西都被古人認為是天降的祥瑞。

     (4)中:涉上文“禾中”而衍,當删。

     (5)而乃:應作“乃而”。

    沾:浸潤。

    下:降落。

     (6)蓂(míng明)。

    。

    :傳說是一種葉子按日長落,一看便可知道日子的草。

    朱草:參見12·3注(7)。

     【譯文】 況且祥瑞都是由天地間的“和氣”産生的,它生長于平常的事物之中,而具有奇特的本性,就成為祥瑞。

    所以鳳凰的到來,就如赤烏的降落一樣。

    說鳳凰有族類,赤烏同樣有族類嗎?嘉禾、醴泉、甘露三種東西,嘉禾生長在一般禾之中,與一般禾的穗不同,就稱之為嘉禾;醴泉、甘露,出來就特别甘美,都是從一般的泉水、露水中産生出來的,并不是天上有甘露之種,地下有醴泉之類,聖君公平治理天下,醴泉、甘露才能浸潤、降落而産生出來。

    蓂莢、朱草也生長在地上,夾雜在衆草之中,沒有固定的根莖,暫時産生出來,十天半月就枯折了,所以稱之為祥瑞。

     【原文】 50·14夫鳳皇、骐驎亦瑞也,何以有種類?案周太平,越常獻白雉(1)。

    白雉,生短而白色耳,非有白雉之種也。

    魯人得戴角之獐,謂之骐驎,亦或時生于獐,非有骐驎之類。

    由此言之,鳳皇亦或時生于鹄鵲(2),毛奇羽殊,出異衆鳥,則謂之鳳皇耳,安得與衆鳥殊種類也?有若曰:“骐驎之于走獸,鳳皇之于飛鳥,太山之于丘垤(3),河海之于行潦(4),類也(5)。

    ”然則鳳皇、骐驎都與鳥獸同一類,體色詭耳,安得異種? 【注釋】 (1)越常:又稱“越裳”。

    參見18·5注(12)。

     (2)鹄(hú胡):天鵝。

     (3)太山:泰山。

    參見2·6注(6)。

    垤(dié蝶):小土堆。

     (4)行潦(háng lǎo杭老):小水溝。

     (5)引文參見《孟子·公孫醜上》。

     【譯文】 鳳凰、麒麟也是祥瑞之物,它們會有什麼種類呢?考察周朝天下太平,越常貢獻白雉。

    白雉,生得短小而毛是白色的罷了,并非專有白雉這種種類。

    魯國人捕獲長有角的獐,稱之為麒麟,也許它是獐生出來的,并非有麒麟這種種類。

    由此說來,鳳凰也許是天鵝喜鵲生出來的,隻是羽毛奇異特殊,它的出生與衆鳥不同,就稱它為鳳凰罷了,怎麼與衆鳥是不同的種類呢?有若說:“麒麟對于一般走獸,鳳凰對于一般飛鳥,泰山對于一般土堆,河海對于一般溪流水窪,都屬于同類。

    ”那麼,鳳凰、麒麟都與一般鳥獸同屬一類,隻不過形體、顔色奇異罷了,怎麼是不同的種類呢? 【原文】 50·15同類而有奇,奇為不世,不世難審,識之如何?堯生丹朱(1),舜生商均(2)。

    商均、丹朱,堯、舜之類也(3),骨性詭耳。

    鲧生禹(4),瞽瞍生舜(5)。

    舜、禹,鲧、瞽瞍之種也,知德殊矣(6)。

    試種嘉禾之實,不能得嘉禾。

    恒見粢梁之栗(7),莖穗怪奇。

    人見叔梁纥(8),不知孔子父也;見伯魚(9),不知孔子之子也。

    張湯之父五尺(10),湯長八尺,湯孫長六尺。

    孝宣鳳皇高五尺,所從生鳥或時高二尺,後所生之鳥或時高一尺,安得常種?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