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蟲篇第四九
關燈
小
中
大
不幹暴,閘喋之蟲(4),生如雲煙(5)。
以蠱閘喋,準況衆蟲(6),溫濕所生,明矣。
《詩》雲:“營營青蠅(7),止于藩(8)。
恺悌君子(9),無信讒言(10)。
”讒言傷善,青蠅污白,同一禍敗。
《詩》以為興(11)。
昌邑王夢西階下有積蠅矢(12),明旦,召問郎中龔遂(13),遂對曰:“蠅者,讒人之象也。
夫矢積于階下,王将用讒臣之言也(14)。
”由此言之,蠅之為蟲,應人君用讒,何故不謂蠅為災乎?如蠅可以為災,夫蠅歲生世間,人君常用讒乎? 【注釋】 (1)餲(ài愛):食物變味。
《爾雅·釋器》:“食。
。
謂之餲。
” (2)宿(xiǔ朽)麥:冬小麥。
(3)暴(pù鋪):同“曝”,曬。
(4)閘喋(hàshá沙炸):形容蟲子吃谷物的聲音。
閘喋之蟲:指“蠱”。
(5)雲煙:形容蟲子非常多。
(6)準況:類推。
(7)營營:往來不絕的樣子。
青蠅:蒼蠅。
(8)潘:潘籬,籬笆。
(9)恺(kǎi凱):和藹。
悌(tì替):友愛。
(10)引文參見《詩經·小雅·青蠅》。
(11)興:《詩經》六義之一。
謂觸景生情,因事寄興。
(12)昌邑王:參見48·5注(17)。
矢:通“屎”。
(13)郎中龔遂:參見48·5注(16)。
郎中,當為郎中令。
(14)讒臣:奸臣,事見《漢書·昌邑王傳》。
【譯文】 怎麼知道蟲子的産生要依靠一定的溫度和濕度呢?從蠱蟲的産生就可以知道這個道理。
幹燥的谷子,不會産生蟲子。
溫濕腐臭變味的谷子,蟲子不停地産生。
收藏冬小麥的種子,要在烈日下曬幹,把麥種放在幹燥的容器裡,這樣蟲就不會産生。
如果不曬幹,吃種子的蟲,就會如雲煙般滋生出來。
從蠱蟲的産生和吃谷種的情況,類推其他的蟲子,依靠一定的溫度濕度而産生的道理,就明白了。
《詩經》上說:“飛來飛去的蒼蠅,停留在籬笆上。
和藹友愛的君子,不相信毀謗的言語。
“毀謗的言語傷害善良的人,蒼蠅沾污潔白的東西,同是一樣的禍害。
《詩經》以蒼蠅寄興抒懷。
昌邑王夢見西階下有堆積着的蒼蠅屎,第二天早上,召見并詢問郎中令龔遂。
龔遂回答說:“蒼蠅,是毀謗者的象征。
蒼蠅屎堆積在台階下,是君王将要任用奸臣的預兆。
”由此說來,蒼蠅這種蟲子出現,應和君王任用奸臣,為什麼不說蒼蠅造成災變呢?如果說蒼蠅可以造成災變,那麼蒼蠅年年出生在世上,難道是君王經常任用奸臣嗎? 【原文】 49·8案蟲害人者,莫如蚊虻(1),蚊虻歲生。
如以蚊虻應災,世間常有害人之吏乎?必以食物乃為災,人則物之最貴者也,蚊虻食人,尤當為災。
必以暴生害物乃為災(2),夫歲生而食人,與時出而害物,災孰為甚?人之病疥,亦希非常,疥蟲何故不為災?且天将雨,■出蚋蜚(3),為與氣相應也。
或時諸蟲之生,自與時氣相應,如何辄歸罪于部吏乎?天道自然,吉兇偶會(4),非常之蟲适生,貪吏遭署,人察貪吏之操,又見災蟲之生,則謂部吏之所為緻也。
【注釋】 (1)虻(méng萌):牛虻一類吸人、畜血的昆蟲。
(2)暴生:突然出現。
(3)■:螞蟻。
蚋(ruì瑞):一種吸人、畜血的小飛蟲。
(4)天道自然,吉兇偶會:參見48·4注(15)。
【譯文】 考察蟲子禍害人,沒有像蚊虻這樣厲害的,而蚊虻年年出生。
如果認為蚊虻出現是應和災害,難道世間經常有禍害人的官吏嗎?如果一定要以蟲子吃東西才算作災變,那麼人是萬物中最尊貴的,蚊虻吸人血,更應當算作災變了。
如果一定要以蟲子突然出現禍害人物才算作災變,那麼年年出生,而吸人血的,與有時出現而禍害人物的,哪一個為災更嚴重呢?人生疥瘡也是少有而不常見的,疥蟲為什麼不造成災變呢?而且天将要下雨,螞蟻出洞,蚋蟲飛舞,人們認為這是與當時的氣相應和的緣故。
也許各種蟲的産生,是它們自己與當時的氣相應和而生的,怎麼往往歸罪于地方官吏呢?天道運行自有法則,吉兇因素偶然會合,不常見的蟲子恰好出生,貪官污吏正好在那裡做官,人們考察貪官污吏的行為,又發現造成災害的蟲子産生,就說這是由于地方官吏為非作歹造成的了。
以蠱閘喋,準況衆蟲(6),溫濕所生,明矣。
《詩》雲:“營營青蠅(7),止于藩(8)。
恺悌君子(9),無信讒言(10)。
”讒言傷善,青蠅污白,同一禍敗。
《詩》以為興(11)。
昌邑王夢西階下有積蠅矢(12),明旦,召問郎中龔遂(13),遂對曰:“蠅者,讒人之象也。
夫矢積于階下,王将用讒臣之言也(14)。
”由此言之,蠅之為蟲,應人君用讒,何故不謂蠅為災乎?如蠅可以為災,夫蠅歲生世間,人君常用讒乎? 【注釋】 (1)餲(ài愛):食物變味。
《爾雅·釋器》:“食。
。
謂之餲。
” (2)宿(xiǔ朽)麥:冬小麥。
(3)暴(pù鋪):同“曝”,曬。
(4)閘喋(hàshá沙炸):形容蟲子吃谷物的聲音。
閘喋之蟲:指“蠱”。
(5)雲煙:形容蟲子非常多。
(6)準況:類推。
(7)營營:往來不絕的樣子。
青蠅:蒼蠅。
(8)潘:潘籬,籬笆。
(9)恺(kǎi凱):和藹。
悌(tì替):友愛。
(10)引文參見《詩經·小雅·青蠅》。
(11)興:《詩經》六義之一。
謂觸景生情,因事寄興。
(12)昌邑王:參見48·5注(17)。
矢:通“屎”。
(13)郎中龔遂:參見48·5注(16)。
郎中,當為郎中令。
(14)讒臣:奸臣,事見《漢書·昌邑王傳》。
【譯文】 怎麼知道蟲子的産生要依靠一定的溫度和濕度呢?從蠱蟲的産生就可以知道這個道理。
幹燥的谷子,不會産生蟲子。
溫濕腐臭變味的谷子,蟲子不停地産生。
收藏冬小麥的種子,要在烈日下曬幹,把麥種放在幹燥的容器裡,這樣蟲就不會産生。
如果不曬幹,吃種子的蟲,就會如雲煙般滋生出來。
從蠱蟲的産生和吃谷種的情況,類推其他的蟲子,依靠一定的溫度濕度而産生的道理,就明白了。
《詩經》上說:“飛來飛去的蒼蠅,停留在籬笆上。
和藹友愛的君子,不相信毀謗的言語。
“毀謗的言語傷害善良的人,蒼蠅沾污潔白的東西,同是一樣的禍害。
《詩經》以蒼蠅寄興抒懷。
昌邑王夢見西階下有堆積着的蒼蠅屎,第二天早上,召見并詢問郎中令龔遂。
龔遂回答說:“蒼蠅,是毀謗者的象征。
蒼蠅屎堆積在台階下,是君王将要任用奸臣的預兆。
”由此說來,蒼蠅這種蟲子出現,應和君王任用奸臣,為什麼不說蒼蠅造成災變呢?如果說蒼蠅可以造成災變,那麼蒼蠅年年出生在世上,難道是君王經常任用奸臣嗎? 【原文】 49·8案蟲害人者,莫如蚊虻(1),蚊虻歲生。
如以蚊虻應災,世間常有害人之吏乎?必以食物乃為災,人則物之最貴者也,蚊虻食人,尤當為災。
必以暴生害物乃為災(2),夫歲生而食人,與時出而害物,災孰為甚?人之病疥,亦希非常,疥蟲何故不為災?且天将雨,■出蚋蜚(3),為與氣相應也。
或時諸蟲之生,自與時氣相應,如何辄歸罪于部吏乎?天道自然,吉兇偶會(4),非常之蟲适生,貪吏遭署,人察貪吏之操,又見災蟲之生,則謂部吏之所為緻也。
【注釋】 (1)虻(méng萌):牛虻一類吸人、畜血的昆蟲。
(2)暴生:突然出現。
(3)■:螞蟻。
蚋(ruì瑞):一種吸人、畜血的小飛蟲。
(4)天道自然,吉兇偶會:參見48·4注(15)。
【譯文】 考察蟲子禍害人,沒有像蚊虻這樣厲害的,而蚊虻年年出生。
如果認為蚊虻出現是應和災害,難道世間經常有禍害人的官吏嗎?如果一定要以蟲子吃東西才算作災變,那麼人是萬物中最尊貴的,蚊虻吸人血,更應當算作災變了。
如果一定要以蟲子突然出現禍害人物才算作災變,那麼年年出生,而吸人血的,與有時出現而禍害人物的,哪一個為災更嚴重呢?人生疥瘡也是少有而不常見的,疥蟲為什麼不造成災變呢?而且天将要下雨,螞蟻出洞,蚋蟲飛舞,人們認為這是與當時的氣相應和的緣故。
也許各種蟲的産生,是它們自己與當時的氣相應和而生的,怎麼往往歸罪于地方官吏呢?天道運行自有法則,吉兇因素偶然會合,不常見的蟲子恰好出生,貪官污吏正好在那裡做官,人們考察貪官污吏的行為,又發現造成災害的蟲子産生,就說這是由于地方官吏為非作歹造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