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虛篇第二十

關燈
四諱篇》,“曰”前有“文頓首因”四字,故疑此“曰”前奪一“文”字。

    按:以下對話是田文長大之後的事。

     (4)戶:單扇的門,泛指門。

     (5)而(n6ng能):通“能”。

    及:達到。

     (6)一:疑是衍文。

     (7)福:疑是“祐”之誤。

    上言“埋一蛇,獲二祐”,下言“埋十蛇,得幾祐”,可證。

     (8)無為:這裡是不應該的意思。

     【譯文】 齊國孟嘗君田文因為五月五日出生,他父親田嬰責怪他母親說:“為什麼要養活他呢?”孟嘗君長大後問他父親:“你不願撫養五月出生的孩子,為什麼呢?”田嬰說:“五月出生的孩子長到跟門一樣高,就會克死他的父母。

    ”孟嘗君反問道:“人命由天決定呢?還是由門決定呢?如果由天決定,你擔憂什麼!如果由門決定,那就應該把門增高,誰還能長到跟門一樣高!”後來田文長得跟門一樣高,而田嬰并沒有死。

    所以五月養孩子的忌諱,沒有被驗證。

    讨厭看見兩個頭的蛇,就像讨厭五月養孩子一樣。

    五月養孩子,他的父親沒有死,就知道看見兩頭蛇的人,沒有禍害。

    由此說來,看見兩頭蛇本來不會死,并不是他埋掉兩頭蛇的緣故。

    埋掉一條兩頭蛇,能得到二次保佑,如果埋掉十條兩頭蛇,要得到幾次保祐呢?埋掉蛇是怕别人再看見,這是孫叔敖的賢行。

    賢人的賢行,難道隻有埋蛇一樁事情嗎?在埋蛇以前的時間裡,應該已做了很多的好事。

    從天那裡禀承了善性,一舉一動都會是賢行。

    有賢行的人,應該見到吉祥的東西,不應該隻看見會克死人的兩頭蛇。

    難道是孫叔敖還沒有見到蛇的時候就有罪惡,天想殺他,見他埋掉兩頭蛇,解除了他的罪過,是天使他活下來的嗎?石頭本性堅硬,蘭草生來幽香,如果說孫叔敖的賢行隻在埋蛇的時候,那就不是生來就從天那兒禀承了善性。

     【原文】 20·10儒家之徒董無心(1),墨家之役纏子(2),相見講道。

    纏子稱墨家佑鬼神(3),是引秦穆公有明德(4),上帝賜之九十年(5)。

    纏子難以堯、舜不賜年(6),桀、纣不夭死。

    堯、舜、桀、纣猶為尚遠,且近難以秦穆公、晉文公。

    夫谥者行之迹也(7),迹生時行(8),以為死谥。

    “穆”者誤亂之名(9),“文”者德惠之表。

    有誤亂之行,天賜之年;有德惠之操,天奪其命乎(10)?案穆公之霸不過晉文,晉文之谥美于穆公。

    天不加晉文以命,獨賜穆公以年,是天報誤亂,與穆公同也。

    天下善人寡,惡人衆。

    善人順道,惡人違天。

    然夫惡人之命不短,善人之命不長。

    天不命善人常享一百載之壽,惡人為殇子惡死(11),何哉? 【注釋】 (1)董無心:戰國時人,著有《董子》一篇,已散佚。

     (2)役:門徒,弟子。

    纏子:墨家學派的繼承人之一。

     (3)佑:疑“右”字同音抄誤。

    本書《薄葬篇》有:“墨家之議右鬼”,《案書篇》有:“墨家薄葬右鬼”,可證。

    右:崇尚,推崇。

    神:疑為衍文。

     (4)是:因此。

     (5)九十:《墨子·明鬼下》作“十九”,可從。

     (6)纏:本句是責難纏子的話,故疑“纏”是“董”之誤。

    難:駁斥。

     (7)谥(sh@是):古代帝王、後妃、貴族、大臣等死後,根據其生平事迹給一個褒貶的稱号,叫做谥。

    帝王之谥,由禮官議上;臣下之谥,由朝廷賜予。

    《逸周書·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

    。

    。

    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迹:痕迹。

     (8)迹:推究,考察。

     (9)穆:通“缪”。

    古代谥法,“缪”表示行為錯亂。

    秦穆公曾用人殉葬,無辜加罪百裡奚,故谥号為“缪”。

     (10)奪:奪去。

    這裡是縮短的意思。

     (11)殇(sh1ng商)子:未成年而死的人。

    惡死:這裡是短命的意思。

     【譯文】 儒家的門徒董無心,墨家的弟子纏子,相互見面交流學術思想。

    纏子稱頌墨家尊重鬼,因此招緻秦穆公有賢明的德行,上帝賞他多活十九年。

    董子以堯、舜沒有受到上帝賞給的年壽,桀、纣也沒有夭折來進行反駁。

    堯、舜、桀、纣的時代就算久遠,姑且用秦穆公、晉文公來辯駁。

    谥号是人生前行為的寫照,朝廷考察生前的行為,作為死後的谥号。

    “穆”是行為錯亂的稱号,“文”是有道德、賢惠的标志。

    為什麼有錯亂的行為,上天賞給他年壽;而有道德、賢惠操行的,上天卻要縮短他的壽命呢?考察一下秦穆公的霸業超不過晉文公,晉文公的谥号比秦穆公美。

    天不給晉文公增加壽命,而偏偏賞給秦穆公的年壽,這說明天對人報應的錯亂,跟秦穆公的行為一樣。

    天下的好人少,壞人多。

    好人遵循道義,壞人違反天意。

    然而壞人的命長,好人的命短。

    天不要好人常享有一百年的壽命,壞人早死短命,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