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篇第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不過五寸,薏苡的莖不過數尺,禹母、。
。
母吞食薏苡、燕卵,又怎麼能形成七尺長的身體呢?熔化鑄個鼎的銅水,把它灌入一個錢那麼小的模子裡,不能鑄成一個鼎,是明擺着的。
如今說是巨人天神,所以他們腳印巨大。
大腳印的巨人,像可以鑄一個鼎的銅水,姜原的身體,像一個錢樣的小模子。
讓巨人施放氣給姜原,姜原的身體小,怎麼能完全接受他的精氣呢?不能全部得到他的精氣,那麼後稷就不能形成人。
【原文】 15·4堯、高祖審龍之子,子性類父,龍能乘雲,堯與高祖亦宜能焉。
萬物生于土,各似本種。
不類土者,生不出于土(1),土徒養育之也。
母之懷子,猶土之育物也。
堯、高祖之母,受龍之施,猶土受物之播也。
物生自類本種,夫二帝宜似龍也。
且夫含血之類,相與為牝牡(2),牝牡之會,皆見同類之物。
精感欲動,乃能授施。
若夫牡馬見雌牛。
雀見雄牝雞(3),不相與合者,異類故也。
今龍與人異類,何能感于人而施氣? 【注釋】 (1)生:本性。
(2)牝(p@n聘):雌性動物。
牡:雄性動物。
牝牡:這裡配偶。
(3)雀見雄:遞修本作“雄雀見”,可從。
【譯文】 堯與漢高祖果真是龍的兒子,兒子的禀賦像父親,龍能乘雲,堯與高祖也應該能乘雲。
植物從土裡萌芽,各自像本來的物種。
它們的本性之所以不類似土,是因為其本性不是從土裡得到的,土地僅僅是養育了它們。
母親身懷兒子,就像土地養育植物。
堯與高祖的母親,承受龍施放的氣,如同土地接受植物播種一樣。
植物本性各自像原來的物種,堯和高祖二帝應該像龍。
況且有血動物,相互成為配偶。
雌雄交配,都隻見于同類動物。
精神感動性欲沖動,才能進行施授。
至于說公馬見到母牛,公雀見到母雞,不相互交配,是因為不同種類的緣故。
現今龍與人不同種類,怎麼能使人感動交配而施放氣呢? 【原文】 15·5或曰:“夏之衰,二龍鬥于庭,吐漦于地(1)。
龍亡漦在,椟而藏之。
至周幽王發出龍漦(2),化為玄鼋(3),入于後宮,與處女交,遂生褒姒(4)。
玄鼋與人異類,何以感于處女而施氣乎?夫玄鼋所交非正,故褒姒為禍,周國以亡。
以非類妄交,則有非道妄亂之子。
今堯、高祖之母不以道接會(5),何故二帝賢聖,與褒姒異乎。
” 或曰:“趙簡子病,五日不知人。
覺言,我之帝所,有熊來,帝命我射之,中(6),熊死;有罴來,我又射之,中罴,罴死。
後問當道之鬼,鬼曰:‘熊罴,晉二卿之先祖也(7)。
’熊罴物也,與人異類,何以施類于人(8),而為二卿祖?”。
夫簡子所射熊罴,二卿祖當亡,簡子當昌之秋也(9)。
簡子見之,若寝夢矣。
空虛之象,不必有實。
假令有之,或時熊罴先化為人,乃生二卿。
魯公牛哀病化為虎(10)。
人化為獸,亦如獸為人(11)。
玄鼋入後宮,殆先化為人。
天地之間,異類之物。
相與交接未之有也。
【注釋】 (1)漦(10離):傳說是龍的口水。
(2)幽子:《史記·周本紀》作“厲王”,可從。
發:打開。
(3)鼋(yu2n元):通“蚖(yu2n元)”,蜥蜴。
(4)褒姒:人名,姒姓。
據說生下來後被送到褒國撫養,長大後獻給周幽王為妃,故稱褒姒。
為幽王所寵,繼而被立為後,其子伯服被立為太子。
以上事參見《史記·周本紀》。
(5)接會:這裡是交配的意思。
(6)下文言“中罴,罴死”,據此文例,疑“中”後奪一“熊”字。
(7)晉二卿:指春秋末晉國的範氏和中行氏。
(8)類:疑“氣”之誤。
上文“今龍與人異類,何以感于人而施氣”,句義正同,可證。
(9)祖:晉二卿祖早死,此當亡者應是二卿,故疑“祖”是衍文。
秋:疑是“襖”,形近而誤。
襖:即妖的異體字。
妖:妖象。
這裡指征兆。
(10)公牛哀:參見7·3注(9)。
(11)上文言“人化為獸”,據此文例,疑“獸”下奪一“化”字。
下文“玄鼋入後宮,殆先化為人”,句義正同,可證。
【譯文】 有人說:“夏朝衰敗的時候,二條龍在宮庭裡争鬥,吐了口水在地上。
。
母吞食薏苡、燕卵,又怎麼能形成七尺長的身體呢?熔化鑄個鼎的銅水,把它灌入一個錢那麼小的模子裡,不能鑄成一個鼎,是明擺着的。
如今說是巨人天神,所以他們腳印巨大。
大腳印的巨人,像可以鑄一個鼎的銅水,姜原的身體,像一個錢樣的小模子。
讓巨人施放氣給姜原,姜原的身體小,怎麼能完全接受他的精氣呢?不能全部得到他的精氣,那麼後稷就不能形成人。
【原文】 15·4堯、高祖審龍之子,子性類父,龍能乘雲,堯與高祖亦宜能焉。
萬物生于土,各似本種。
不類土者,生不出于土(1),土徒養育之也。
母之懷子,猶土之育物也。
堯、高祖之母,受龍之施,猶土受物之播也。
物生自類本種,夫二帝宜似龍也。
且夫含血之類,相與為牝牡(2),牝牡之會,皆見同類之物。
精感欲動,乃能授施。
若夫牡馬見雌牛。
雀見雄牝雞(3),不相與合者,異類故也。
今龍與人異類,何能感于人而施氣? 【注釋】 (1)生:本性。
(2)牝(p@n聘):雌性動物。
牡:雄性動物。
牝牡:這裡配偶。
(3)雀見雄:遞修本作“雄雀見”,可從。
【譯文】 堯與漢高祖果真是龍的兒子,兒子的禀賦像父親,龍能乘雲,堯與高祖也應該能乘雲。
植物從土裡萌芽,各自像本來的物種。
它們的本性之所以不類似土,是因為其本性不是從土裡得到的,土地僅僅是養育了它們。
母親身懷兒子,就像土地養育植物。
堯與高祖的母親,承受龍施放的氣,如同土地接受植物播種一樣。
植物本性各自像原來的物種,堯和高祖二帝應該像龍。
況且有血動物,相互成為配偶。
雌雄交配,都隻見于同類動物。
精神感動性欲沖動,才能進行施授。
至于說公馬見到母牛,公雀見到母雞,不相互交配,是因為不同種類的緣故。
現今龍與人不同種類,怎麼能使人感動交配而施放氣呢? 【原文】 15·5或曰:“夏之衰,二龍鬥于庭,吐漦于地(1)。
龍亡漦在,椟而藏之。
至周幽王發出龍漦(2),化為玄鼋(3),入于後宮,與處女交,遂生褒姒(4)。
玄鼋與人異類,何以感于處女而施氣乎?夫玄鼋所交非正,故褒姒為禍,周國以亡。
以非類妄交,則有非道妄亂之子。
今堯、高祖之母不以道接會(5),何故二帝賢聖,與褒姒異乎。
” 或曰:“趙簡子病,五日不知人。
覺言,我之帝所,有熊來,帝命我射之,中(6),熊死;有罴來,我又射之,中罴,罴死。
後問當道之鬼,鬼曰:‘熊罴,晉二卿之先祖也(7)。
’熊罴物也,與人異類,何以施類于人(8),而為二卿祖?”。
夫簡子所射熊罴,二卿祖當亡,簡子當昌之秋也(9)。
簡子見之,若寝夢矣。
空虛之象,不必有實。
假令有之,或時熊罴先化為人,乃生二卿。
魯公牛哀病化為虎(10)。
人化為獸,亦如獸為人(11)。
玄鼋入後宮,殆先化為人。
天地之間,異類之物。
相與交接未之有也。
【注釋】 (1)漦(10離):傳說是龍的口水。
(2)幽子:《史記·周本紀》作“厲王”,可從。
發:打開。
(3)鼋(yu2n元):通“蚖(yu2n元)”,蜥蜴。
(4)褒姒:人名,姒姓。
據說生下來後被送到褒國撫養,長大後獻給周幽王為妃,故稱褒姒。
為幽王所寵,繼而被立為後,其子伯服被立為太子。
以上事參見《史記·周本紀》。
(5)接會:這裡是交配的意思。
(6)下文言“中罴,罴死”,據此文例,疑“中”後奪一“熊”字。
(7)晉二卿:指春秋末晉國的範氏和中行氏。
(8)類:疑“氣”之誤。
上文“今龍與人異類,何以感于人而施氣”,句義正同,可證。
(9)祖:晉二卿祖早死,此當亡者應是二卿,故疑“祖”是衍文。
秋:疑是“襖”,形近而誤。
襖:即妖的異體字。
妖:妖象。
這裡指征兆。
(10)公牛哀:參見7·3注(9)。
(11)上文言“人化為獸”,據此文例,疑“獸”下奪一“化”字。
下文“玄鼋入後宮,殆先化為人”,句義正同,可證。
【譯文】 有人說:“夏朝衰敗的時候,二條龍在宮庭裡争鬥,吐了口水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