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篇第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題解】
本篇是在駁斥各種天生聖人的奇談怪論,故篇名曰“奇怪”。
漢儒認為帝王、聖人不是人的後代,而是神奇古怪之類的龍、燕卵與人交配,薏苡、大人迹之類感于人而産生出來的。
王充認為這些都是沒有根據的說法。
他認為,人不可能跟人以外的東西成為配偶,“天地之間,異類之物,相與交接,未之有也”。
萬物本性應該像各自原來的物種,帝王、聖人既是人,就應該是人生的。
“物生(性)自類本種”。
“含血之類,相與為牝牡;牝牡之會,皆見同類之物”。
“今龍與人異類,何能感于人而施氣!”并大膽地提出質問,難道漢光武帝是嘉禾、鳳凰生的嗎?“是則光武皇帝嘉禾之精、鳳凰之氣欤”? 【原文】 15·1儒者稱聖人之生,不因人氣(1),更禀精于天。
禹母吞薏苡而生禹(2),故夏姓曰姒(3)。
。
。
母吞燕卵而生。
。
(4),故殷姓曰子(5)。
後稷母履大人迹而生後稷,故周姓曰姬(6)。
《詩》曰:“不坼不副(7)”,是生後稷。
說者又曰:禹、。
。
逆生,闿母背而出(8)。
後稷順生,不坼不副。
不感動母體(9)。
故曰“不坼不副”。
逆生者子孫逆死,順生者子孫順亡。
故桀、纣誅死,赦王奪邑(10)。
言之有頭足,故人信其說;明事以驗證(11),故人然其文(12)。
谶書又言(13):堯母慶都野出,赤龍感己(14),遂生堯(15)。
《高祖本紀》言:劉媪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
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16),見蛟龍于上。
已而有身,遂生高祖。
其言神驗,文又明著,世儒學者,莫謂不然。
如實論之,虛妄言也。
【注釋】 (1)人氣:指構成人的氣。
(2)薏苡(y!以):俗稱“藥玉米”、“回回米”,一種禾本科植物。
其果實可供食用或藥用。
(3)漢儒認為“苡”與“姒”同音,故有此附會。
(4)。
。
(xi8謝):即契,傳說是商的始祖。
燕卵:本書《诘術篇》、《進瑞篇》、《恢國篇》均作“燕子”,可從。
意思是燕卵是燕之子。
下文“卵”亦同。
(5)參見《史記·殷本紀》。
(6)漢儒認為“迹”與“姬”同音,故有此附會。
(7)不:語助詞,無義。
坼(ch8徹):分裂。
副(p@辟):同疈,分。
(8)闿(k3i開):開。
以上說法參見《春秋繁露·三代改制》、《淮南子·修務訓》。
(9)感(h4n撼):通“撼”,震。
(10)赧(n3n男上)王:名延,東周最後一個君主,公元前314~前256年在位。
秦滅周時,赧王隻被迫交出土地和奴隸,未被處死。
(11)明事:擺出事實。
這裡指舉出曆史記載。
(12)然:認為是對的。
(13)谶(ch8n襯):預示吉兇隐語。
谶書:指專門記載谶語的書。
(14)己(j@忌):語助詞,無義。
(15)以上事參見《淮南子·修務訓》高誘注。
(16)太公:對年老男子的尊稱。
這裡指劉邦的父親。
【譯文】 儒者聲稱聖人的出生,不依賴于從天上承受而形成人的氣,卻是另外承受于天的精氣。
禹的母親吞食了薏苡就生下了禹,所以夏朝的天子姓姒。
。
。
的母親吞食了燕子卵就生下了。
。
,所以商殷天子的姓叫子。
後稷的母親踩了巨人的足迹就生下後稷,所以周天子的姓叫姬。
《詩經·大雅·生民》上說:“胞衣破裂,胎盤分離”,如此順利地生下了後稷。
解說者又說:禹、。
。
難産,是開他們母親背才生出來的。
後稷是順利出生,胞衣破裂,胎盤分離。
由于沒有損害母體,所以說是“不坼不副”。
難産的其子孫不得好死。
順生的其子孫就順應天命死去。
所以夏桀、商纣被讨伐處死,而周赧王隻被奪去城邑。
說得有頭有尾,所以人們相信他們的說法;又擺出事實來證明,所以人們就相信他們寫的東西。
谶書上又說:“堯的母親慶都到野外去,遇上赤龍沖動與之交合,于是生下堯。
”《史記·高祖本紀》說:劉媪曾在大澤的岸邊休息,夢見與神仙交合。
這時,雷電交加天空昏暗不明,漢高祖劉邦的父親去看,見一條蛟龍在劉媪身上。
後來她就有了身孕,終于生下漢高祖。
這些話象神似的靈驗,文字又明明白白地寫
漢儒認為帝王、聖人不是人的後代,而是神奇古怪之類的龍、燕卵與人交配,薏苡、大人迹之類感于人而産生出來的。
王充認為這些都是沒有根據的說法。
他認為,人不可能跟人以外的東西成為配偶,“天地之間,異類之物,相與交接,未之有也”。
萬物本性應該像各自原來的物種,帝王、聖人既是人,就應該是人生的。
“物生(性)自類本種”。
“含血之類,相與為牝牡;牝牡之會,皆見同類之物”。
“今龍與人異類,何能感于人而施氣!”并大膽地提出質問,難道漢光武帝是嘉禾、鳳凰生的嗎?“是則光武皇帝嘉禾之精、鳳凰之氣欤”? 【原文】 15·1儒者稱聖人之生,不因人氣(1),更禀精于天。
禹母吞薏苡而生禹(2),故夏姓曰姒(3)。
。
。
母吞燕卵而生。
。
(4),故殷姓曰子(5)。
後稷母履大人迹而生後稷,故周姓曰姬(6)。
《詩》曰:“不坼不副(7)”,是生後稷。
說者又曰:禹、。
。
逆生,闿母背而出(8)。
後稷順生,不坼不副。
不感動母體(9)。
故曰“不坼不副”。
逆生者子孫逆死,順生者子孫順亡。
故桀、纣誅死,赦王奪邑(10)。
言之有頭足,故人信其說;明事以驗證(11),故人然其文(12)。
谶書又言(13):堯母慶都野出,赤龍感己(14),遂生堯(15)。
《高祖本紀》言:劉媪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
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16),見蛟龍于上。
已而有身,遂生高祖。
其言神驗,文又明著,世儒學者,莫謂不然。
如實論之,虛妄言也。
【注釋】 (1)人氣:指構成人的氣。
(2)薏苡(y!以):俗稱“藥玉米”、“回回米”,一種禾本科植物。
其果實可供食用或藥用。
(3)漢儒認為“苡”與“姒”同音,故有此附會。
(4)。
。
(xi8謝):即契,傳說是商的始祖。
燕卵:本書《诘術篇》、《進瑞篇》、《恢國篇》均作“燕子”,可從。
意思是燕卵是燕之子。
下文“卵”亦同。
(5)參見《史記·殷本紀》。
(6)漢儒認為“迹”與“姬”同音,故有此附會。
(7)不:語助詞,無義。
坼(ch8徹):分裂。
副(p@辟):同疈,分。
(8)闿(k3i開):開。
以上說法參見《春秋繁露·三代改制》、《淮南子·修務訓》。
(9)感(h4n撼):通“撼”,震。
(10)赧(n3n男上)王:名延,東周最後一個君主,公元前314~前256年在位。
秦滅周時,赧王隻被迫交出土地和奴隸,未被處死。
(11)明事:擺出事實。
這裡指舉出曆史記載。
(12)然:認為是對的。
(13)谶(ch8n襯):預示吉兇隐語。
谶書:指專門記載谶語的書。
(14)己(j@忌):語助詞,無義。
(15)以上事參見《淮南子·修務訓》高誘注。
(16)太公:對年老男子的尊稱。
這裡指劉邦的父親。
【譯文】 儒者聲稱聖人的出生,不依賴于從天上承受而形成人的氣,卻是另外承受于天的精氣。
禹的母親吞食了薏苡就生下了禹,所以夏朝的天子姓姒。
。
。
的母親吞食了燕子卵就生下了。
。
,所以商殷天子的姓叫子。
後稷的母親踩了巨人的足迹就生下後稷,所以周天子的姓叫姬。
《詩經·大雅·生民》上說:“胞衣破裂,胎盤分離”,如此順利地生下了後稷。
解說者又說:禹、。
。
難産,是開他們母親背才生出來的。
後稷是順利出生,胞衣破裂,胎盤分離。
由于沒有損害母體,所以說是“不坼不副”。
難産的其子孫不得好死。
順生的其子孫就順應天命死去。
所以夏桀、商纣被讨伐處死,而周赧王隻被奪去城邑。
說得有頭有尾,所以人們相信他們的說法;又擺出事實來證明,所以人們就相信他們寫的東西。
谶書上又說:“堯的母親慶都到野外去,遇上赤龍沖動與之交合,于是生下堯。
”《史記·高祖本紀》說:劉媪曾在大澤的岸邊休息,夢見與神仙交合。
這時,雷電交加天空昏暗不明,漢高祖劉邦的父親去看,見一條蛟龍在劉媪身上。
後來她就有了身孕,終于生下漢高祖。
這些話象神似的靈驗,文字又明明白白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