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驗篇第九
關燈
小
中
大
紐、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紀。
(7)秦始皇帝(公元前259~前201年):即嬴政。
戰國時期秦國國君,秦王朝的建立者。
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期間,任李斯為相,消滅割據稱雄的六國,建立了中國曆史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并統一了法律,度量衡,貨币和文字。
厭(y1壓):通“壓”。
以上事參見《史記·高祖本紀》。
(8)氣:悼廠過錄楊守敬宋本作“起”,可從。
(9)呂後:參見3·4注(12)。
芒、砀(d4ng蕩):兩座山名,都在河南省永城縣東北。
砀山北八裡是芒山。
(10)關:指函谷關。
(11)範增(公元前277~前204年):項羽的主要謀士,被尊為亞父,他屢勸項羽殺劉邦,項羽不聽。
後項羽中劉邦的反間計,削其權力,忿而離去,途中病死。
(12)項莊:項羽的部下。
(13)項伯(?~公元前192年):名纏,字伯。
秦末下相(今江蘇省宿遷縣西南)人。
楚國貴族出身。
項羽的叔父。
因與劉邦的謀士張良是好友,曾多次幫劉邦脫險。
西漢建立後,賜姓劉,封射陽侯。
(14)樊哙(ku4i快)(?~公元前189年):秦末沛縣(今屬江蘇)人。
初随劉邦起義,為其部将。
滅秦後,項羽拟在鴻門宴上殺劉邦,他直入營門,斥責項羽,劉邦始得脫走。
西漢建立後,因平臧荼、陳豨和韓信叛亂有功,任左丞相,封舞陽侯。
(15)以上事參見《史記·高祖本紀》、《史記·項羽本紀》。
(16)蛇妪:即上文“當道而哭”的老妪。
傳說她是西方白帝之妻,劉邦砍殺的蛇是她兒子變的,所以這裡稱為蛇妪。
【譯文】 漢高祖的母親叫劉媪,曾在太湖岸邊休息,夢中與神交媾,這時,雷電交加天色昏暗,蛟龍在騰空。
等生下來就有美好的形體。
他生性喜好喝酒,曾經從王媪,武婦那兒賒酒,喝醉了,就躺下來休息,老媪和婦人看見他身上常有神怪。
每逢逗留在店裡喝醉了,店裡的酒就會多賣出幾倍。
後來去到澤中,手斬大蛇,一個老婦在路中間痛哭說:“赤帝的兒子殺了我的兒。
”這話應驗了前邊說的,已是衆所周知了。
秦始皇經常念道:“東南方有天子氣。
”由此他向東巡遊以便壓制阻攔。
當高祖剛起事時,與呂後在芒、砀山澤之間隐藏。
呂後和其他人去找他,如果看見哪兒上面常有雲氣直起,就去尋找總是能找到他所在的地方。
後來跟項羽約定,先進入函谷關就尊他為王。
高祖先到,項羽怨恨,範增說:“我叫人看了他的氣象,氣象都是龍、成青、黃、赤、白、黑五色,這全是天子的氣象,要趕快殺掉他。
”高祖去向項羽謝罪,項羽和範增密謀要殺高祖,就叫項莊拔劍起舞。
項伯知道這事,于是跟項莊一同舞劍。
每逢項莊的劍要刺向高祖的身上,項伯總用自己的身體遮往高祖的身子,項莊的劍始終不能下手,殺高祖機會無法得到。
适逢有張良、樊哙來救,終于得避免逃脫,于是統一了天下。
剛懷孕就有蛟龍神靈出現。
以後長大,在酒店媪、婦又看見有雲氣的神怪現象。
夜間去手斬大蛇,蛇妪悲傷痛哭。
秦始皇與呂後看見神光雲氣。
項羽要密謀殺害,項伯為他遮蔽,密謀始終不能成功,又遇上張良、樊哙來救。
這大概是富貴的證明,雲氣出現而事情應和,又有來幫助、輔佐和救援。
【原文】 9·12窦太後弟名曰廣國(1),年四五歲,家貧,為人所掠賣,其家不知其所在。
傳賣十餘家(2),至宜陽(3),為其主人入山作炭(4)。
暮寒,卧炭下,百餘人炭崩盡壓死,廣國獨得脫。
自蔔數日當為侯。
從其家之長安(5),聞窦皇後新立,家在清河觀津(6),乃上書自陳。
窦太後言于景帝(7),召見問其故(8),果是,乃厚賜之。
文帝立(9),拜廣國為章武侯(10)。
夫積炭崩,百餘人皆死,廣國獨脫,命當富貴,非徒得活(11),又封為侯。
【注釋】 (1)窦太後(?~公元前135年,一作?~公元前129年):西漢文帝皇後。
清河觀津(今河北衡水東)人。
呂後時,為代王(文帝)姬。
代王為皇帝,被立為後。
景帝繼位,尊為皇太後。
好黃老之學。
(2)傳:轉。
(3)宜陽:縣名,在今河南省宜陽縣西。
(4)作:制作。
(5)長安:西漢都城,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北。
(6)清河:郡名,在今河北東南,山東西北部。
(7)太、景:《史記·外戚世家》作“皇”、“文”,可從。
文帝:即漢文帝劉恒。
參見1·6注(9)。
(8)故:舊事。
(9)文:《史記·外戚世家》作“景”,可從。
景帝(公元前188~前141年):即漢景帝劉啟。
文帝中子,繼文帝位。
公元前157~前141年在位。
舊史家将他與文帝統治時期并舉稱為“文景之治”。
(10)章武:縣名,在今河北滄州市東。
以上事參見《史記·外戚世家》。
(11)徒:隻是,僅僅。
【譯文】 窦太後的弟弟名叫廣國,四五歲的時候,因家裡貧窮,被人所拐賣,他家裡不知道他在什麼地方。
轉賣十多家之後,到了宜陽,為其主人進山燒炭。
晚上冷,睡在炭下,炭垮下來一百多人完全被壓死,唯獨廣國得逃脫。
自己蔔算要不了多久該封為侯。
就從他主人家去長安,聽說新立了窦皇後,她家原在清河觀津,于是上書自己陳述情況。
窦皇後對文帝說了這事,召見問他往事,果然說得對,就豐厚地賞賜了他。
景帝即位,授廣國為章武侯。
堆積的炭垮下來,一百多人都壓死了,廣國一個獨能逃脫,他命該富貴,不光得活,還被封為侯。
【原文】 9·13虞子大陳留東莞人也(1),其生時以夜。
适免母身(2),母見其上若一匹練狀,經上天(3)。
明以問人,人皆曰:“吉,貴。
”氣與天通,長大仕宦,位至司徒公。
【注釋】 (1)虞子大:虞延。
漢光武帝劉秀時任司徒。
陳留:郡名,在今河南省東北部。
莞:《後漢書·虞延傳》作“昏”,可從。
東昏:縣名,在今河南省蘭考縣北。
(2)免:通“娩”。
(3)經:徑直。
(4)司徒公:三公之一,東漢時丞相稱司徒。
【譯文】 虞子大是陳留東昏人,他出生的時間在夜晚。
剛從母體分娩下來,其母看見他身上像一匹光潔的白絹樣,那光亮徑直沖上天。
天亮後以此問人,人們都說:“吉祥,富貴。
”他氣與天相通,長大做官,官位直到司徒公。
【原文】 9·14廣文伯河東蒲坂人也(1),其生亦
(7)秦始皇帝(公元前259~前201年):即嬴政。
戰國時期秦國國君,秦王朝的建立者。
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期間,任李斯為相,消滅割據稱雄的六國,建立了中國曆史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并統一了法律,度量衡,貨币和文字。
厭(y1壓):通“壓”。
以上事參見《史記·高祖本紀》。
(8)氣:悼廠過錄楊守敬宋本作“起”,可從。
(9)呂後:參見3·4注(12)。
芒、砀(d4ng蕩):兩座山名,都在河南省永城縣東北。
砀山北八裡是芒山。
(10)關:指函谷關。
(11)範增(公元前277~前204年):項羽的主要謀士,被尊為亞父,他屢勸項羽殺劉邦,項羽不聽。
後項羽中劉邦的反間計,削其權力,忿而離去,途中病死。
(12)項莊:項羽的部下。
(13)項伯(?~公元前192年):名纏,字伯。
秦末下相(今江蘇省宿遷縣西南)人。
楚國貴族出身。
項羽的叔父。
因與劉邦的謀士張良是好友,曾多次幫劉邦脫險。
西漢建立後,賜姓劉,封射陽侯。
(14)樊哙(ku4i快)(?~公元前189年):秦末沛縣(今屬江蘇)人。
初随劉邦起義,為其部将。
滅秦後,項羽拟在鴻門宴上殺劉邦,他直入營門,斥責項羽,劉邦始得脫走。
西漢建立後,因平臧荼、陳豨和韓信叛亂有功,任左丞相,封舞陽侯。
(15)以上事參見《史記·高祖本紀》、《史記·項羽本紀》。
(16)蛇妪:即上文“當道而哭”的老妪。
傳說她是西方白帝之妻,劉邦砍殺的蛇是她兒子變的,所以這裡稱為蛇妪。
【譯文】 漢高祖的母親叫劉媪,曾在太湖岸邊休息,夢中與神交媾,這時,雷電交加天色昏暗,蛟龍在騰空。
等生下來就有美好的形體。
他生性喜好喝酒,曾經從王媪,武婦那兒賒酒,喝醉了,就躺下來休息,老媪和婦人看見他身上常有神怪。
每逢逗留在店裡喝醉了,店裡的酒就會多賣出幾倍。
後來去到澤中,手斬大蛇,一個老婦在路中間痛哭說:“赤帝的兒子殺了我的兒。
”這話應驗了前邊說的,已是衆所周知了。
秦始皇經常念道:“東南方有天子氣。
”由此他向東巡遊以便壓制阻攔。
當高祖剛起事時,與呂後在芒、砀山澤之間隐藏。
呂後和其他人去找他,如果看見哪兒上面常有雲氣直起,就去尋找總是能找到他所在的地方。
後來跟項羽約定,先進入函谷關就尊他為王。
高祖先到,項羽怨恨,範增說:“我叫人看了他的氣象,氣象都是龍、成青、黃、赤、白、黑五色,這全是天子的氣象,要趕快殺掉他。
”高祖去向項羽謝罪,項羽和範增密謀要殺高祖,就叫項莊拔劍起舞。
項伯知道這事,于是跟項莊一同舞劍。
每逢項莊的劍要刺向高祖的身上,項伯總用自己的身體遮往高祖的身子,項莊的劍始終不能下手,殺高祖機會無法得到。
适逢有張良、樊哙來救,終于得避免逃脫,于是統一了天下。
剛懷孕就有蛟龍神靈出現。
以後長大,在酒店媪、婦又看見有雲氣的神怪現象。
夜間去手斬大蛇,蛇妪悲傷痛哭。
秦始皇與呂後看見神光雲氣。
項羽要密謀殺害,項伯為他遮蔽,密謀始終不能成功,又遇上張良、樊哙來救。
這大概是富貴的證明,雲氣出現而事情應和,又有來幫助、輔佐和救援。
【原文】 9·12窦太後弟名曰廣國(1),年四五歲,家貧,為人所掠賣,其家不知其所在。
傳賣十餘家(2),至宜陽(3),為其主人入山作炭(4)。
暮寒,卧炭下,百餘人炭崩盡壓死,廣國獨得脫。
自蔔數日當為侯。
從其家之長安(5),聞窦皇後新立,家在清河觀津(6),乃上書自陳。
窦太後言于景帝(7),召見問其故(8),果是,乃厚賜之。
文帝立(9),拜廣國為章武侯(10)。
夫積炭崩,百餘人皆死,廣國獨脫,命當富貴,非徒得活(11),又封為侯。
【注釋】 (1)窦太後(?~公元前135年,一作?~公元前129年):西漢文帝皇後。
清河觀津(今河北衡水東)人。
呂後時,為代王(文帝)姬。
代王為皇帝,被立為後。
景帝繼位,尊為皇太後。
好黃老之學。
(2)傳:轉。
(3)宜陽:縣名,在今河南省宜陽縣西。
(4)作:制作。
(5)長安:西漢都城,在今陝西西安市西北。
(6)清河:郡名,在今河北東南,山東西北部。
(7)太、景:《史記·外戚世家》作“皇”、“文”,可從。
文帝:即漢文帝劉恒。
參見1·6注(9)。
(8)故:舊事。
(9)文:《史記·外戚世家》作“景”,可從。
景帝(公元前188~前141年):即漢景帝劉啟。
文帝中子,繼文帝位。
公元前157~前141年在位。
舊史家将他與文帝統治時期并舉稱為“文景之治”。
(10)章武:縣名,在今河北滄州市東。
以上事參見《史記·外戚世家》。
(11)徒:隻是,僅僅。
【譯文】 窦太後的弟弟名叫廣國,四五歲的時候,因家裡貧窮,被人所拐賣,他家裡不知道他在什麼地方。
轉賣十多家之後,到了宜陽,為其主人進山燒炭。
晚上冷,睡在炭下,炭垮下來一百多人完全被壓死,唯獨廣國得逃脫。
自己蔔算要不了多久該封為侯。
就從他主人家去長安,聽說新立了窦皇後,她家原在清河觀津,于是上書自己陳述情況。
窦皇後對文帝說了這事,召見問他往事,果然說得對,就豐厚地賞賜了他。
景帝即位,授廣國為章武侯。
堆積的炭垮下來,一百多人都壓死了,廣國一個獨能逃脫,他命該富貴,不光得活,還被封為侯。
【原文】 9·13虞子大陳留東莞人也(1),其生時以夜。
适免母身(2),母見其上若一匹練狀,經上天(3)。
明以問人,人皆曰:“吉,貴。
”氣與天通,長大仕宦,位至司徒公。
【注釋】 (1)虞子大:虞延。
漢光武帝劉秀時任司徒。
陳留:郡名,在今河南省東北部。
莞:《後漢書·虞延傳》作“昏”,可從。
東昏:縣名,在今河南省蘭考縣北。
(2)免:通“娩”。
(3)經:徑直。
(4)司徒公:三公之一,東漢時丞相稱司徒。
【譯文】 虞子大是陳留東昏人,他出生的時間在夜晚。
剛從母體分娩下來,其母看見他身上像一匹光潔的白絹樣,那光亮徑直沖上天。
天亮後以此問人,人們都說:“吉祥,富貴。
”他氣與天相通,長大做官,官位直到司徒公。
【原文】 9·14廣文伯河東蒲坂人也(1),其生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