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性篇第八

關燈
使人性有善有惡,就像地有高有低一樣,如果努力使他接受教化,不善的就會和性善的人一樣。

    并且好德性已經變得深厚,培養着他的政教風化,使他變得善良,這種“善”就将更應該比過去的善更善,如同低處增加大鋤和鐵鍬去繼續填土,就會比高處更高一樣。

    “端木賜沒有承受祿命卻做生意發了财”。

    端木賜本沒有承受天給予的富命,所以做生意發了财并有積聚,成為社會上富有的人,是因為他掌握了做生意牟利的一套方法。

    掌握了這套方法,即使沒有禀受祿命,還是會越來越富裕。

    性惡的人,也沒有禀受天給予的善性,隻要得到聖人的教導,志向和操行就能改變。

    世人稱贊利劍有千金的價值。

    像棠谿、魚腸、龍泉、太阿等寶劍,它們本來是未經冶煉的、山中的一般鐵礦,經過冶煉工人冶煉鍛造,就成了鋒利的劍,難道利劍的冶煉鍛造用的是特殊材料?這是因為工匠技術高明,又經過認真多次的冶煉才成功的。

    試拿佩在腰帶下一把普通的劍,反複熟練地鍛造,使鍛燒的火保持足夠的溫度,再把它整治鋒利,就如同一把值千金的寶劍了。

    鐵礦石是天然的,尚且被鍛煉的人改變了原來的本質,何況人還包容有仁、義、禮、智、信五種德性,隻是賢聖還沒有對他們加以鍛煉罷了,為什麼要擔憂他們的天性不善呢!古人尊重良醫,是因為他能知道危重的疾病從哪兒産生,并且用銀針和藥物治好它。

    要是光知道病的名稱就坐等它好,那有什麼值得稀奇的呢?人有不好的德性,那是性與命的疾病,沒有對他們進行教育和救治就想叫他們改變,豈不是太難了嗎! 【原文】 8·5天道有真僞(1),真者固自與天相應,僞者人加知巧,亦與真者無以異也,何以驗之?《禹貢》曰“璆琳琅玕”者(2),此則土地所生,真玉珠也。

    然而道人消爍五石(3),作五色之玉,比之真玉,光不殊别;兼魚蚌之珠,與《禹貢》璆琳,皆真玉珠也。

    然而随侯以藥作珠(4),精耀如真,道士之教至(5),知巧之意加也(6)。

    陽遂取火于天(7),五月丙午日中之時(8),消煉五石鑄以為器(9),磨砺生光,仰以向日,則火來至,比真取火之道也(10)。

    今妄以刀劍之鈎月(11),摩拭朗白,仰以向日,亦得火焉。

    夫鈎月非陽遂也(12),所以耐取火者(13),摩拭之所緻也。

    今夫性惡之人,使與性善者同類乎?可率勉之,令其為善;使之異類乎?亦可令與道人之所鑄玉,随侯之所作珠,人之所摩刀劍鈎月焉(14),教導以學,漸漬以德,亦将日有仁義之操。

     【注釋】 (1)天:疑當作“夫”,形近而誤。

    道:這裡指萬事萬物産生的原理和方法。

    真:自然形成的。

    僞:人為的。

     (2)《禹貢》:《尚書》中的一篇。

    “玕”後《太平禦覽》卷八○五引《論衡》文有“璆,玉也。

    琳,珠也。

    琅玕,珠之數也。

    ”可從。

    者:《尚書·禹貢》無此字,可從。

     (3)消爍(shu^朔):熔化。

    五石:據《抱樸子》記載,指丹砂、雄黃、白礬、曾青和磁石。

     (4)随侯:指周代漢水東岸姬姓随國的一個君主。

     (5)教:法術。

     (6)意:意義,含義。

    加:超過。

     (7)陽遂:據雀豹《古今注·雜注》上說,是利用陽光取火的凹面銅鏡。

    參見《淮南子·天文訓》。

     (8)五月:複曆五月,古人認為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節。

    丙午:古人用天幹(甲、乙。

    。

    壬、癸)與地支(子、醜。

    。

    戌、亥)相配紀日。

    今人記日說,五月某日;古人記日則說,五月丙午日。

    按陰陽五行說,丙和午都屬火,所以認為“五月丙午”這天是一年中陽氣火氣最旺盛的日子。

     (9)消煉:熔化。

    消煉五石:據《抱樸子·登涉》記載,古時煉銅鑄器要加入五石。

     (10)比:《太平禦覽》卷二二引《論衡》文作“此”,可從。

     (11)今妄以刀劍之鈎月:本書《亂龍篇》作“今妄取刀劍偃月之鈎”,可從。

    偃月:半月形。

     (12)鈎月:疑當從上注(11)作“偃月鈎”。

     (13)耐(n6ng能):通“能”。

     (14)鈎月:疑當從注(11)作“偃月鈎”。

    本書《亂龍篇》有“刀劍偃月鈎”,可證。

     【譯文】 道有自然形成的,有人為的,自然形成的本來一開始就與天意相符合,人為的是人施加了智慧和技巧,但它與自然形成的沒有什麼兩樣。

    拿什麼證明呢?《尚書·禹貢》上說的“璆琳琅玕”,璆,是美玉。

    琳,是真珠。

    琅玕,類似珠。

    這些本來是地裡形成的,真的玉和珠。

    然而道人熔化五石,作成五色的美玉,與真正的寶玉相比,光潤沒有什麼差别;還有魚和蚌裡的珍珠,與《禹貢》裡說的璆琳,都是真正的美玉珠寶。

    至于随侯用藥制作玉珠,光亮得像真的一樣,這是道士的法術所至,已超出人的智慧和技巧範圍。

    陽遂是從天上取火,五月丙午這天中午的時候,熔化五石用它鑄成銅鏡,反複磨擦使其發亮,然後把鏡面朝上向着太陽,立即火就來了,這才真是取火的方法。

    現在随便用刀劍和半月形的鈎把它擦得雪亮,朝上向着太陽,也能得到火。

    半月形的鈎不是陽遂,它能取火的原因,是摩擦導緻的。

    現今性惡的人,假使他們與性善的人同類?可以引導勉勵他們,使其變得性善;假使他們不同類?也可以使他們跟道人鑄玉,跟随侯制作玉珠,像人磨刀劍和半月形的鈎一樣,以學習去教育開導,以德去逐漸感化,這樣他們就會一天天地逐漸具備仁義的操行了。

     【原文】 8·6黃帝與炎帝争為天子(1),教熊、罴、貔、虎以戰于阪泉之野(2),三戰得志,炎帝敗績(3)。

    堯以天下讓舜,鲧為諸侯,欲得三公(4),而堯不聽,怒其猛獸,欲以為亂,比獸之角可以為城,舉尾以為旌(5),奮心盛氣,陽戰為強(6)。

    夫禽獸與人殊形,猶可命戰,況人同類乎!推此以論,百獸率舞(7),潭魚出聽(8),六馬仰秣(9),不複疑矣。

    異類以殊為同,同類以鈞為異(10),所由不在于物(11),在于人也。

     【注釋】 (1)黃帝:傳說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

    姬姓,号軒轅氏,有熊氏,以雲為官。

    少典之子。

    炎帝:傳說是上古姜姓部族首領。

    号烈山氏,一作厲山氏。

    相傳少典娶有蟜(ji3o絞)氏而生。

    原居姜水流域,後向東發展到中原地區。

    曾與黃帝戰于阪(b3n闆)泉(今河北涿鹿東南),被打敗。

     (2)罴(p0皮):獸名,熊的一種。

    貔(p0皮)古籍中的一種猛獸。

    《說文》中認為是豹子一類。

    舊說可以馴服熊、罴、貔、虎等獸類來作戰。

     (3)以上事參見《史記·五帝本紀》、《大戴禮記·五帝德》。

     (4)三公:周代三公有兩說:一說司馬、司徒、司空,一說太師、太傅、太保。

    西漢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禦史大夫(大司空)合稱三公。

    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稱三公。

    為共同負責軍政的最高長官。

     (5)旌(j9ng晶):古代竿頭綴旄牛尾,下有五彩析羽的旗子。

    用以指揮或開道。

    以後作為旗子的通稱。

     (6)陽:仗恃。

    為:助。

     (7)率:一概,一律。

    百獸率舞:據《尚書·舜典》記載,傳說舜命夔(ku0葵)掌管音樂,奏樂時,百獸能跟着起舞。

     (8)潭魚出聽:據《荀子·勸學》記載,傳說古代有個叫瓠(h)戶)巴的人,善彈瑟(s8色)。

    他彈瑟時,連潭裡的魚也會浮到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