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義篇第六

關燈
,而楚王卻放逐了屈原,吳王卻把伍子胥的屍體用鼎烹煮。

    操行賢良應當得到随命的福祐,竟受到遭命的災禍,為什麼呢?說随命就沒有遭命,說遭命就不會有随命,那儒者的三命說法,究竟是根據什麼作出的呢?生命在生下來之後,一個人骨相體貌就能清楚地看出來。

    現在說命的吉兇是随操行而到來,這樣命是在出生之後才有,而不是在最初承受氣時所具有。

    可見富貴貧賤都在最初承受氣的時候決定了,不在長大之後随操行而到來。

    正命的人活到百歲死。

    随命的人活到五十歲死。

    遭命的人最初承受氣的時候就遭到意外的兇禍,比如說,懷孕的時候碰到不祥之物,或者遇到打雷下雨這樣氣候的突然變化,以後長大了也會早死。

    這就是所說的三種命。

     【原文】 6·4亦有三性:有正,有随,有遭。

    正者,禀五常之性也(1);随者,随父母之性(2);遭者,遭得惡物象之故也(3)。

    故妊婦食兔,子生缺唇(4)。

    《月令》曰(5):“是月也(6),雷将發聲,有不戒其容者(7),生子不備(8),必有大兇(9)。

    ”喑聾跛盲(10),氣遭胎傷,故受性狂悖(11)。

    羊舌似我初生之時(12),聲似豺狼,長大性惡,被禍而死。

    在母身時,遭受此性,丹朱、商均之類是也(13)。

    性命在本,故《禮》有胎教之法(14):子在身時,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非正色目不視,非正聲耳不聽。

    及長,置以賢師良傅(15),教君臣父子之道。

    賢不肖在此時矣(16)。

    受氣時(17),母不謹慎,心妄慮邪,則子長大,狂悖不善,形體醜惡。

    素女對黃帝陳五女之法(18),非徒傷父母之身,乃又賊男女之性(19)。

     【注釋】 (1)五常:也稱“五典”。

    一指古代仁、義、禮、智、信五種道德規範,一指古代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種社會的行為準則。

    參見《白虎通德論·情性》。

     (2)根據上下文例,疑“性”後奪一“也”字。

     (3)根據上二個分句的文例,疑此句似作“遭惡物之性也”。

     (4)參見《淮南子·說山訓》。

     (5)《月令》:《禮記》中的一篇。

     (6)是月:據《禮記·月令》,指的是夏曆二月。

     (7)戒:慎重。

    容:《禮記·月令》原文作“容止”,可從。

    容止:動靜,指人的行為舉止。

    這裡指夫妻同房。

     (8)不備:不完全。

    這裡指形體有缺陷。

     (9)《禮記·月令》中這句話的原文是:“是月也,日夜分,雷乃發聲,始電,蟄蟲鹹動,啟戶始出。

    先雷三月,奮木铎以令兆民曰:雷将發聲,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備,必有兇災。

    ” (10)喑(y9n音):啞。

     (11)悖(b8i倍):違背。

     (12)羊舌似我:又作“羊舌食我”,姓羊舌,名食我。

    春秋時晉國大夫羊舌肸(x9西)的兒子。

    傳說初生時啼哭之聲像豺狼,長大以後,品質惡劣,後來全家因他被殺。

     (13)丹朱:堯的兒子。

    名朱,因居丹水,名為丹朱。

    不肖,傲慢荒淫,品質惡劣,沒有繼承帝位。

    商均:舜的兒子。

    不肖,品質惡劣,沒有繼承帝位。

     (14)《禮》:指《禮記》,亦稱《小戴記》或《小戴禮記》,儒家經典之一,是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的選集,相傳西漢戴聖編纂。

    有《曲禮》、《檀弓》等四十九篇,大都為孔子弟子及其再傳、三傳弟子等所記。

    胎教之法:儒家為孕婦規定的各種禮法,認為按照這些禮法能使胎兒在母體中受到良好的影響,長大後能成為人才。

    《大戴禮記·保傅》:“《青史氏之記》曰:“古者胎教,王後腹之七月,而就宴室。

    太師持銅而禦戶左,太宰持鬥而禦戶右。

    比及三月者,王後所求聲音非禮樂,則太師缊瑟而稱不習。

    所求滋味有非正味,則太宰倚鬥言曰:“不敢以得王太子。

    ”又曰:“周後妃任成王于身,立而不跂,從而不差,獨處而不倨,雖怒而不詈,胎教之謂也。

    ” (15)傅:師。

     (16)此時:這裡指在母體的時候。

     (17)受氣:這裡指父母交合。

     (18)素女: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女神,善彈唱。

    五女之法:疑為“禦女之法”,指男女交合的方法。

    這裡指淫亂的行為。

     (19)賊:傷害。

    男女:這裡指子女。

     【譯文】 也有三種性:有正,有随,有遭。

    正,就是禀承仁、義、禮、智,信的性;随,就是順從,任憑父母的性;遭,就是遭受惡物的性。

    所以孕婦吃兔子肉,孩子生下來嘴唇是缺的。

    《月令》上說:“這個月——夏曆二月,要開始打雷,有同房行為不謹慎的,生下來的子女形體就會有缺陷,而且肯定要有大的災禍。

    ”嗓啞、耳聾、腳跛,目盲,是因為氣碰上惡物,使胎兒受到損傷,所以受氣形成的性狂亂背理。

    羊舌似我剛生下來的時候,聲音像豺狼,長大之後性惡劣,遭受兇禍而死。

    在母體内時,遭受這種性的,與丹朱,商均是一類。

    性和命是最初承受氣時形成的,所以《禮記》上有胎教的各種禮法:婦女有身孕時,座席不在正中不坐,割下的肉不方正不吃,不純正的顔色眼睛不看,不正當的聲音耳朵不聽。

    等到孩子長大,安排個賢良的老師,教授君臣父子的道理。

    是賢良還是不肖都在母體内時形成。

    父母交合時,如果母親不謹慎,心中胡亂想邪惡的事,以後子女長大,狂妄背理行為惡劣,相貌難看。

    素女對黃帝陳述禦女淫亂的行為,不隻是損傷了父母的身體,而且還傷害了子女的性。

     【原文】 6·5人有命,有祿,有遭遇,有幸偶。

    命者,貧富貴賤也;祿者,盛衰興廢也(1)。

    以命當富貴,遭當盛之祿,常安不危;以命當貧賤,遇當衰之祿,則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