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義篇第六

關燈
的就富貴,接受貧賤星象的就貧賤,所以說是“在于天決定”。

    怎樣由天決定?天上有大小百官,有衆多星宿。

    天施放氣而各星宿也在散布氣,天所施放的氣,其中也包括衆星宿散布的氣。

    人承受氣而出生,懷氣而長大,承受尊貴的氣則人尊貴,承受卑賤的氣人卑賤。

    同屬尊貴有時官階還有高有低,同屬富裕有時财物也有多有少,這都是按衆星宿地位尊卑大小授給的緣故,所以天上有大小百官,有衆多星宿,地上就有形成萬民、五帝、三王的氣。

    天上有王梁,造父兩星座,人間也就有王梁,造父這樣的人,因是承受它們的氣,所以善于駕馭車馬。

     【原文】 6·3傳曰(1):“說命有三:一曰正命,二曰随命,三曰遭命。

    ”正命,謂本禀之自得吉也。

    性然骨善(2),故不假操行以求福而吉自至,故曰正命。

    随命者,戮力操行而吉福至(3),縱情施欲而兇禍到,故曰随命。

    遭命者,行善得惡,非所冀望,逢遭于外,而得兇禍,故曰遭命(4)。

    凡人受命,在父母施氣之時(5),已得吉兇矣。

    夫性與命異(6),或性善而命兇,或性惡而命吉。

    操行善惡者,性也;禍福吉兇者,命也。

    或行善而得禍,是性善而命兇;或行惡而得福,是性惡而命吉也。

    性自有善惡,命自有吉兇。

    使命吉之人,雖不行善,未必無福;兇命之人(7),雖勉操行,未必無禍。

    孟子曰:“求之有道(8),得之有命(9)”性善乃能求之,命善乃能得之。

    性善命兇,求之不能得也。

    行惡者禍随而至,而盜跖,莊跷橫行天下(10),聚黨數千,攻奪人物,斷斬人身,無道甚矣,宜遇其禍,乃以壽終。

    夫如是,随命之說,安所驗乎?遭命者,行善于内,遭兇于外也。

    若顔淵、伯牛之徒,如何遭兇?顔淵、伯牛,行善者也,當得随命,福佑随至,何故遭兇?顔淵困于學(11),以才自殺;伯牛空居而遭惡疾(12)。

    及屈平、伍員之徒,盡忠輔上,竭王臣之節,而楚放其身,吳烹其屍(13)。

    行善當得随命之福,乃觸遭命之禍,何哉?言随命則無遭命,言遭命則無随命,儒者三命之說,竟何所定?且命在初生,骨表著見(14)。

    今言随操行而至,此命在末(15),不在本也。

    則富貴貧賤皆在初禀之時,不在長大之後随操行而至也。

    正命者至百而死。

    随命者五十而死。

    遭命者初禀氣時遭兇惡也(16),謂妊娠之時遭得惡也(17),或遭雷雨之變,長大夭死。

    此謂三命。

     【注釋】 (1)傳:闡述經義的文字。

    曰:根據文意,疑是衍文。

     (2)性:本性,生下來就具有的人性。

    然:這樣。

     (3)戮(l)路)力:努力,盡力。

     (4)以上參見《白虎通德論·壽命》。

     (5)施氣:指交合。

     (6)性:這裡指先天具有的道德屬性。

     (7)兇命:疑“命兇”之誤倒。

    上文“命吉之人,雖行不善,未必無福”與“命兇之人,雖勉操行,未必無禍”,文例相同,可證。

     (8)之:指富貴。

     (9)引文參見《孟子·盡心上》。

     (10)跖(h0直):人名,一作蹠。

    春秋末期奴隸起義的傑出領袖。

    莊跷(qi1o敲):莊0(ju5撅),一作企足,戰國楚懷王時人民起義領袖。

    起義規模較大,《呂氏春秋·介士》曾把“莊0之暴郢”與“秦圍長平”相提并論。

     (11)困:疲乏,勞倦。

    參見《論語·雍也》。

     (12)空居:閑居。

     (13)吳烹其屍:指吳王把伍子胥的屍體放在鼎裡煮。

     (14)骨:骨相。

    表:外表。

    著:顯露,明顯。

    見:同“現”。

     (15)末:末尾。

    這裡指出生以後。

     (16)王充認為遭命是人在承受氣的時候,遭到外界環境不良影響形成的一種命,具有這種命的人,注定要遇到外來的、不可預測的兇禍而死亡。

    因而這種命的長短沒有确定的期限。

     (17)根據文意,疑“惡”後奪一“物”字。

     【譯文】 經傳上說:“命有三種:一叫正命,二叫随命,三叫遭命。

    ”正命,是說本來給的就是好命,自然會得到富貴。

    生下來骨相就好,不需要良好操行來尋求福祐而富貴自然會到來,所以叫正命。

    随命,是說要努力端正操行而富貴福祐才能得到,若放縱自己的情欲那麼貧賤災禍就會跟随而來,所以叫随命。

    遭命,是說做善事遭惡報,并非自己希望的結果,而是偶然碰上外來的事故,遭到貧賤與災禍,所以叫遭命。

    人得到生命,是在父母交合的時倏,那時已經注定了自己的吉兇。

    性與命不同,有的性善而命兇,有的性惡而命吉。

    操行品德的好壞,是性;遇到的禍福兇吉,是命。

    有的人操行良好而遭到災禍,這是性善而命兇;有的人操行惡劣卻得到福祐,這是性惡而命吉。

    性自然有善有惡,命自然有吉有兇。

    假使命吉的人,即使不做好事,未必得不到福祐;命兇的人,即使努力修養操行,也未必沒有災禍。

    孟子說:“追求富貴有一定門徑,能否得到由命來決定。

    ”性善才能追求富貴,命善才能得到富貴。

    性善命兇,追求富貴是不能得到的。

    如果做壞事災禍就會随之而到來,那麼跖、莊跷率衆橫行天下,聚集同黨數千人,到處打人奪物,宰殺民衆,沒有道義到極點,應當遭受災禍,但卻活到了正常壽命才死去。

    這樣,随命的說法,怎麼能證實呢?遭命的人,自身做好事,卻由于外來的原因遭到災兇。

    像顔淵、伯牛這樣的人,為什麼會遭到災兇呢?顔淵、伯牛,是操行賢良的人,應該是随命,福祐就當随之而來,怎麼又遭到災兇?顔淵被研究學問弄得疲勞過度,而很快結束了自己生命;伯牛是老老實實呆在家裡而得了不治之症。

    到屈原,伍子胥這些人,竭盡忠心輔佐君王,盡了臣子的節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