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偶篇第五

關燈
根據文意,疑“身”字之前應有“非”字,否則句子不通。

    穴:人身上的要害處。

    這裡作人身上的部位講。

     (14)營衛:中醫用語。

    “營”是在血管中主血液循環的一種氣,“衛”是在血管外主氣運行全身的一種氣。

     (15)蜚(f5i飛):通“飛”。

     (16)擾:擾亂,騷動。

     (17)罾(5ng增):一種用竹竿做支架的魚網。

    這裡指用網捕魚。

     (18)大辟:古代五刑之一,商至戰國死刑的通稱。

     (19)贖:以錢财贖罪。

     (20)災氣:指給人帶來災害的氣。

     (21)罔(w3ng往):同“枉”,不正直,不正派。

    這裡指不正直的人。

    引文參見《論語·雍也》。

     (22)壞:毀壞。

    這裡指毀壞、正在倒塌的牆。

     (23)坼(ch8徹):開裂。

     (24)頓:毀壞,倒塌。

     (25)以上事參見《左傳·襄公四年》。

     (26)引文出處不詳。

    《論語·雍也》“人之生也直”句,皇疏引李充有這句話,疑将傳文作經文。

     (27)易:平地,坦途。

    這裡引申為平安的地位,正道。

    俟命:等待天命。

     (28)險:地勢崎岖。

    這裡引申為危險的地位,邪門歪道。

    僥幸:獲得意外的利益或意外地免去不幸。

    引文參見《禮記·中庸》。

     【譯文】 孔子有學生七十多人,顔回早死。

    孔子說:“不幸他短命死了!”短命稱不幸,就知道長命的是幸,短命的是不幸了。

    奉行聖賢的學說,講習仁義的學業,應該得到福佑。

    伯牛得了疾病,又與顔回類似,都遭到不幸。

    蝼蛄和螞蟻在地上爬行,人擡腳走過,腳踩過的地方,蝼蛄和螞蟻都被踩死;腳沒有踩到的地方,它們都完全活着沒有受到傷害。

    火燒野草,車輪碾過的地方,火燒不着,一般人喜歡它,起名叫幸草。

    腳沒有踩到的地方,火燒不到的地方,未必就好,因為火燒起來,大家要奪路走,是當然的。

    因此來說:毒瘡的發作,也是同一種情況。

    血氣郁結堵塞不通,聚積在一塊的是癰,潰爛的是疽瘡,流血出膿。

    難道癰疽發作的地方,不是身上原來良好的部位嗎?營衛的運行,也會碰巧不通。

    蜘蛛結網,飛蟲飛過,有的逃脫有的被捕捉;獵人張開羅網,各種野獸亂奔亂跑,有的被捕獲,有的跑掉了;漁人用罾在江湖裡捕魚,魚有活的有死的;有的奸盜犯了死罪而不知道,可是有的犯了用錢可贖的小罪卻被發覺;災害之氣施加給人,也就是這類情況,不幸者遇到碰上就死,幸者避免逃脫就得活。

    所謂不幸,就是不能僥幸(免禍得福)。

    孔子說:“一個人能夠活着是由于正直,不正直的人雖然也活着,那隻是僥幸免于災禍。

    ”那麼遵循道義而遭到災禍的就是不幸了。

    站在高牆之下,被毀壞的牆壓倒;立在裂開的堤岸之上,因崩塌而落河。

    無緣無故随便遇上災禍,所以叫做不幸。

    魯城城門長期腐朽将要倒塌,孔子經過,就快步迅速地走過。

    他周圍的學生說:“已經朽壞很久了。

    ”孔子說:“我就害怕它朽壞的時間太長。

    ”孔子防備謹慎已算到極點,如果經過恰巧碰到倒塌,真可以說是不幸了。

    因此孔子說:“君子隻有不幸,卻沒有幸的問題,小人隻有幸,卻沒有不幸的問題。

    ”又說:“君子處于平安地位而聽天由命,小人做險惡的事卻想僥幸免災得福。

    ” 【原文】 5·3佞幸之徒(1),闳、藉孺之輩(2),無德薄才,以色稱媚,不宜愛而受龐,不當親而得附(3),非道理之宜,故太史公為之作傳。

    邪人反道而受恩寵,與此同科,故合其名謂之佞幸(4)。

    無德受恩,無過遇禍,同一實也。

    俱禀元氣(5),或獨為人,或為禽獸,并為人,或貴或賤,或貧或富。

    富或累金,貧或乞食;貴至封侯,賤至奴仆。

    非天禀施有左右也(6),人物受性有厚薄也(7)。

     【注釋】 (1)佞(n@ng甯):慣于用花言巧語谄媚。

    佞幸:靠花言巧語容貌好看而得寵。

     (2)闳(h#ng洪):闳孺。

    參見1.6注(7)。

    藉:通“籍”。

    籍孺:漢高祖的寵幸侍童,與帝同起卧。

     (3)附:依附。

    這裡指得到君主親近、親信。

     (4)佞幸:這裡指《史記》中的《佞幸列傳》。

     (5)元氣:即氣。

    參見4.1注(4)。

     (6)禀施:根據文意,疑“施氣”之誤。

    左右:多少,偏袒。

     (7)性:性命,生命。

    這裡指構成生命的氣。

     【譯文】 靠花言巧語長得漂亮得寵的人,象闳孺、籍孺之類,無德少才,專靠容貌美麗取悅君主,看來不該受龐的卻被寵,不當親近的卻受到親信,這是不合道理的,所以太史公為他們作傳記。

    邪惡的人違反道義而受到恩寵,與此同類,因此把他們合起來稱之為佞幸。

    無品德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