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問題發端

關燈
是達生觀。

    這種人生觀,在曆史上和現在,都極有勢力。

    發揮這個道理的人,當然以莊周④做代表阮籍⑤的《大人先生傳》和《達莊論》,也是這道理。

    這一派大要的意思,總是要“齊死生,同去就”,并且以為善惡是平等的,智愚是一樣的看着人生,不過是一切物質的集合,随時變化,沒有不滅的精神所以堯、舜、桀、纣都沒差别,“死則腐骨”。

    照這樣人生觀念去行,必定造出與世浮沈的人類。

    既然不分善惡,所以沒有不屈的精神既然沒有将來的希望,所以不主張進化既然以為好不好都是一樣,所以改不好,以為好隻是多事既然隻見得人生外面,時時變化,不見得人生裡面,永遠不變,所以看得人生太沒價值了。

    照效果而論,這種達生觀已經這樣可怕。

    若果合于真理,尚有可說,無如拿真理解他,他并沒立足之地。

    凡立一種理論,總要應付各種事實,但凡有一處講不通,這理論就不能成立。

    我們是人人有喜,有怒,有若幹的情緒,有特殊的情操,有意志,有希望拿這種達生觀去應付,一定應付不下的。

    因為達生觀忽略人性,所以處處講不通了。

    達生觀竟可以說是一種“非人性的人生觀”。

    就以阮籍個人而論,總應該實行這達生觀了。

    但是《晉書》本傳裡說:“籍子渾……有父風,少慕通達,不飾小節。

    籍謂曰:‘仲容已豫吾此流,汝不得複爾’。

    ”照這樣看,阮籍竟不能實行下去。

    他愛他兒子,他不願意他兒子學他,可見他這道理是不普遍的不普遍的道理,是不能存在的道理然而大說特說,真是自欺。

    還有一層,照這達生觀的道理而論,善惡是一樣,一切是平等了那麼“大人先生”和“裈中群虱”是沒分别,達生的和不達生的是沒上下。

    何以偏說“大人先生”好,“裈中群虱”不好達生的好,不達生的不好呢?既然“一往平等”了,沒有是非了,隻好“無言”然而偏來非那些,是這些,罵那些,養這些,真是自陷。

    總而言之,解釋人生真義,必須拿人性解去,必須把人性研究透徹,然後用來解釋。

    如若不然,總是不遮蓋事實的空想了。

    至于達生觀所以在中國流行,也有幾條緣故。

    第一,中國人是隻見物質不想精神的。

    第二,中國人缺乏科學觀念,所以這樣在科學上講不通的人生觀念,卻可以在中國行得通。

    第三,——這是最要緊的原故,——中國的政治永遠是昏亂在昏亂政治以下,并沒有人生的樂趣,所以人生的究竟,不可得見。

    忽然起了反動,就有了達生觀了。

     第二是出世觀。

    出世的人生觀有兩種:一、肉體的出世,二、精神的出世。

    前者是隐遁一流人,後者是一種印度思想。

    中國曆史上最多隐士,都是專制政治的反響。

    專制政治最能消滅個性盡有許多有獨立思想的人,不肯甘心忍受,沒法子辦,隻有“遁世不見,知而不悔”。

    什麼“賢者避世,其次避地”啊!都是在昏亂時候。

    有時太平時代,也出隐士,看來似乎可怪,其實也是為着社會裡政治裡不能相容,然後自己走開。

    這樣本不是一種主義。

    在實行隐遁的人,也并不希望大家從他。

    所以有這樣情形,盡可說是在一種特殊境況之下,發生來的一種特殊變态我們大可置而不論了。

    至于那一種印度思想,惑人卻是不少。

    他們以為人生隻有罪惡,隻有苦痛,所以要超脫人生。

    揣想他的意旨,并不是反對人生,原不過反對苦痛,但是因為人生隻有苦痛,所以要破壞人生。

    照現在文化社會的情形而論,人生隻有苦痛一句話,說不通了。

    更加上近代科學哲學的證明,超脫人生的幸福,是不可求的。

    什麼“涅槃”(Nirvana)一種東西,是幻想來的。

    這也是在印度亂國裡應有的一種思想,也是受特殊變态的支配,也是拿“非人”論人,不能解釋人生的真義。

     第三是物質主義。

    中國人物質主義的人生觀,最可痛恨。

    弄得中國人到了這步田地,都是被了他的害。

    這種主義在中國最占勢力,也有個道理。

    中國從古是專制政治,因而從古以來,這種主義最發達。

    專制政治,原不許人有精神上的見解,更教導人專在物質上用工夫。

    弄到現在,中國一般的人,隻會吃,隻會穿,隻要吃好的,隻要穿好的,隻要住好的,隻知求快樂隻知縱淫欲……。

    離開物質的東西,一點也覺不着什麼精神上的休養、奮發、苦痛、快樂、希望,……永不會想到。

    這樣不僅卑下不堪,簡直可以說蠢的和豬狗一樣。

    一切罪惡,都從不管精神上的快樂起來。

    所以不管精神上的快樂,都因為僅僅知道有物質。

    這種觀念,在哲學上并沒有絲毫地位,原不值得一駁。

    我們隻要想幾千年前人類,要是隻有這種觀念,必定沒有我們了。

    我們要是隻有這種觀念,必定沒有後人了。

    可見這觀念和人生勢不兩立,那麼當然不能拿他解釋人生了。

     第四是遺傳的倫理觀念。

    有人說道德為人而生。

    也有人說,人為道德而生。

    後一層道理,已經是難講得很:縱然假定人為道德而生,也應當是為現在的,真實的道德而生不應當是為已死的虛矯的道德而生。

    在現在中國最占勢力的人生觀念,是遺傳的倫理主義。

    他以為人為道德而生,——為聖人制定的道德而生,——不許有我,不許我對于遺傳下來道德的條文有惑疑。

    硬拿着全沒靈氣的人生信條,當做裁判人生的一切标準。

    中國人多半是為我主義,這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