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折諸卷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周南召南
孔叢子孔子讀詩曰吾于二南見周道之所成
其周公之東乎
歐公詩譜補亡序曰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豳秦魏唐陳曹此孔子未删之前周太師樂歌之次第也周召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桧曹豳此鄭氏詩譜次第也周召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曹桧豳此今詩之次第也
此之謂夏聲
荀子人居楚而楚居夏而夏非天性也積靡使然也史貨殖?颍川南陽夏人之居故至今謂之夏人兩公之論皆以夏為中原而稱其習俗之美秦則西陲乃有中夏之聲故知其将大
為之歌魏
蘇氏曰魏地入晉久矣其詩疑皆為晉而作故列于唐風之前猶邶鄘之于衛也
為之歌小雅
東坡曰季劄觀周樂歌小雅曰其周之衰乎文中子曰小雅烏乎衰其周之盛乎劄之所謂衰者蓋其時親見周之衰而不覩乎文武成康之盛也通之所謂盛者言文武之餘烈厯數百年而未忘雖其子孫之微而天下或猶宗周也太史公曰小雅怨悱而不亂當周之衰雖君年不能無怨要在不至于亂而已文中子以為周之全盛不已過乎
盛德之所同也
翁叔元曰論詩至頌而曰盛德之所同論樂至韶而曰德至矣哉以德為主則其他貞淫得失莫之能違矣此季劄之微防也
聖人之?也而猶有慚德
班固典引誼士華而不敦武稱未盡濩有慚德不其然欤注張銑曰以臣伐君古今義士以為華薄之事不為敦厚也
其出聘也通嗣君也
杜注吳子餘祭既遣劄聘上國而後死劄以六月到魯未聞喪也賈逵服防謂嗣君為夷昧正義曰吳魯相去經途良逺豈以君死之月即命臣乎且季子至魯徧觀周樂過戚聞鐘譏孫文子自請觀樂譏人聴樂曠世大賢不當若是按北史魏遣李彪使于蕭齊遣劉繪接對并設防樂彪辭史言南朝不知禮媿于拓跋吳季子命使之由従可證矣
公叔發
公叔發即公叔文子也論語孔氏注作公孫拔疏作公孫枝集注従之季子稱衛之君子六人四人皆見論語
君又在殡而可以樂乎
漢成帝崩司校尉解光劾奏曲陽侯根先帝山陵未成公取掖庭女樂置酒歌舞大不敬晉明帝崩尚書左丞鐘雅奏先帝背棄萬國未及期月尚書梅陶無忠慕之節聲伎絲竹流聞衢路宜放黜以儆王憲蓋自放勲殂落四海遏密國喪不舉樂典制之钜者故季子斥以罪林父雲
其季于今三之一也
西溪叢語季者末也今今日也謂己得四百四十五全甲子其末一甲子六十日而今日乃癸未才得二十日也故曰三之一文公之十一年至襄公三十年通七十四年以年表攷之文公之十一年嵗在己巳襄公之三十年嵗在戊午今乃雲七十三年者蓋謂襄公之三十年上距文公之十一年得七十三年也所謂亥二首六身者注雲亥字二畫在上并三六為身如算之六蓋古亥字如此二多平寫故曰二首六身其下六畫如算子三個六數也所謂下二如身是其日數則六千六百六旬也故曰是日數也且四百四十五甲子合得二萬六千七百日乃差四十日則前所謂其季于今三之一謂其末一甲子才得二十日故少四十也且不謂之日而謂之旬者蓋古以甲子數日故謂之旬如今隂陽家所謂甲子旬中甲午旬中之類是也與書朞三百有六旬同
魯叔仲惠伯防郤成子于承匡之嵗也
劉光伯曰?之叙事自可以魯為主若載人語則當如其本言師曠晉人自道晉事當雲郤成子防魯叔仲惠伯丘明意在以魯為主遂使此言反耳丘明尚不免于此況後解説者乎
然則二萬六千六百有六旬也
梁大同四年七月任昉于鐘山圹中得銘曰瘗在三上庚隳遇七中已六千三百浃辰交二九重三四百圯當時莫能辯至唐開元初郭欽説解之謂由大同四年郤求漢建武四年凡五百一十一年葬以三月十一庚寅三上庚也圯以七月十二日己巳七中已也建武四年三月至大同四年七月為一千三百一十二月浃辰十二也建武四年三月十日距大同四年七月十二日得十八萬六千四百日二九十八也重三六也蓋蔔宅者先識墓圯之日而為此廋語古人長厯算法精密如此
使為君複陶
疏楚靈嘗被複陶是主君衣服之官也愚按緜詩陶複陶穴疏説文穴土屋也覆于地也複之與穴俱為土室陶複為邠人禦寒之居複陶之衣亦氈毳禦寒之服詩雖言陶複又言陶穴以為句讀連讀之亦有複陶安知非即取此以名其衣乎
以為绛縣師
绛人以年得官蕭梁新渝侯映為北徐州刺史見鐘離人顧思逺挺義部伍甚老問之年一百十二矣七娶有子十二死亡略盡惟小者已六十家阙養是以行役賜之食食兼于人頭有肉角長寸許載還都見帝與之言往事多異所?擢為散騎侍郎賜以宅夀百二十乃卒視绛老更優
待姆也
子常曰此宋人説此以掩其不能救君母之罪三?皆不察其妄伯姬歸宋至是四十一年蓋六十餘嵗使有姆存又且加老非惟不可待亦不必待也
聚禾粟繕城郭
呂氏雲聚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