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禦寇第三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
彼此迷塗,無能覺悟,何誰獨曉,以相告乎? 〔釋文〕莫覺莫悟何相孰也彼不敢告汝,汝又不自覺,何期相孰哉?王雲:小言為毒,曾無告語也。
孰,誰也。
謂誰相親愛者。
既無告語,此不相親愛之至也。
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敖遊,汎若不系之舟,虛而敖遊者也。
」 〔注〕夫無其能者,唯聖人耳。
過此以下,至于昆蟲,未有自忘其能而任衆人者也。
〔疏〕夫物未嘗為無用憂勞,而必以智巧困弊。
唯聖人汎然無系,泊爾忘心,譬彼虛舟,任運逍遙。
〔釋文〕而知音智。
食而一本作「飽食而」。
敖遊本又作「遨」,五刀反。
下同。
〇典案:書鈔百三十七、百四十二、類聚二十七、禦覽七百六十八引「敖」竝作「遨」,與釋文一本合。
汎若芳劍反。
,「阆」與「埌」同。
外物篇「胞有重阆」,郭注曰:阆,空曠也。
其義亦相近。
而見賢遍反。
令墨力呈反。
〔疏〕觀緩之迷,以為己誠有德之人,從是之後,忘知任物,不複自矜,況體道之人,豈視其功耶? 〔釋文〕不知音智,注同。
〇俞樾曰:「自是」二字絕句。
若緩之自美其儒,是自是也。
有德者已不知有此,有道者更無論矣,故曰「有德者以不知也,而況有道者乎!」「以」讀為「已」,郭注所說,殊未明了。
學父本或作「久」。
古者謂之遁天之刑。
〔注〕仍自然之能,以為己功者,逃天者也,故刑戮及之。
〔疏〕不知物性自爾,矜為己功者,逃遁天然之理也。
既乖造化,故刑戮及之。
〔釋文〕仍自而證反。
本又作「認」,同。
古真人,知道之士,天然淳素,無複人情。
〇碧虛子校引張君房本「古之」下有「至」字。
典案:張本是也。
莊子每言「古之至人」,下文「彼至人者,歸精神乎無始」,亦言「至人」。
〔釋文〕知雖音智。
應其如字。
當也。
朱泙漫學屠龍于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注〕事在于适,無貴于遠功。
〔疏〕姓朱,名泙漫。
姓支離,名益。
殚,盡也。
罄千金之産,學殺龍之術,伏膺三歲,其道方成,技雖巧妙,卒為無用。
屠龍之事,于世稍稀,欲明處涉人間,貴在适中,苟不當機,雖大無益也。
〇典案:類聚九十八、白帖九十五、文選七命注、禦覽八百二十八、九百二十九引「單」竝作「殚」,古字通用。
〔釋文〕朱泙李音平。
郭敷音反。
徐敷耕反。
〇郭慶藩曰:文選張景陽七命注引司馬雲:泙,普彭反。
釋文阙。
漫末旦反,又末幹反。
司馬雲:朱泙漫、支離益,皆人姓名。
〇俞樾曰:支離,複姓,說在人間世篇。
朱泙,亦複姓。
廣韻十虞「朱」字注:「莊子有朱泙漫,郭注:朱泙,姓也。
」今象注無此文。
屠音徒。
單音丹,盡也。
千金之家如字。
本亦作「賈」,又作「價」,皆音嫁。
三絕句。
崔雲:用千金者三也。
一本作「三年」,則上句至「家」絕。
聖人以必不必,故無兵; 〔注〕理雖必然,猶不必之,斯至順矣,兵其安有? 〔疏〕達道之士,随逐物情,理雖必然,猶不固執,故無交争也。
衆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 〔注〕理雖未必,抑而必之,各必其所見,則乖逆生也。
〔疏〕庸庶之類,妄為封執,理不必爾,而固必之,既忤物情,則多乖矣。
順于兵,故行有求。
〔注〕物各順性則足,足則無求。
〔疏〕心有貪求,故任于執固之情也。
〔釋文〕慎于兵「慎」或作「順」。
兵,恃之則亡。
〔注〕不得已而用之,以恬惔為上者,未之亡也。
〔疏〕不能大順羣命,而好乖逆物情者,則幾亡吾寳矣。
〔釋文〕恬徒謙反。
惔徒暫反。
本亦作「淡」。
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牍。
〔注〕苞苴以遺,竿牍以問,遺問之具,小知所殉。
〔疏〕小夫,猶匹夫也。
苞苴,香草也。
竿牍,竹簡也。
夫搴芳草以相贈,折簡牍以相問者,斯蓋俗中細務,固非丈夫之所忍為。
〔釋文〕之知音智。
注及下「為知」同。
不離力智反。
苞苴子餘反。
司馬雲:苞苴,有苞裹也。
竿音幹。
牍音獨。
司馬雲:謂竹簡為書,以相問遺,脩意氣也。
以遺唯季反。
下同。
敝精神乎蹇淺。
〔注〕昏于小務,所得者淺。
〔疏〕好為遺問,徇于小務,可謂勞精神于跛蹇淺薄之事,不能遊虛涉遠矣。
〔釋文〕敝精神郭婢世反。
一音必世反。
而欲兼濟道物,太一形虛。
若是者,迷惑于宇宙,形累不知太初。
〔注〕小夫之知而欲兼濟導物,經虛涉遠,志大神敝,形為之累,則迷惑而失緻也。
〔疏〕以蹇淺之知,而
彼此迷塗,無能覺悟,何誰獨曉,以相告乎? 〔釋文〕莫覺莫悟何相孰也彼不敢告汝,汝又不自覺,何期相孰哉?王雲:小言為毒,曾無告語也。
孰,誰也。
謂誰相親愛者。
既無告語,此不相親愛之至也。
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敖遊,汎若不系之舟,虛而敖遊者也。
」 〔注〕夫無其能者,唯聖人耳。
過此以下,至于昆蟲,未有自忘其能而任衆人者也。
〔疏〕夫物未嘗為無用憂勞,而必以智巧困弊。
唯聖人汎然無系,泊爾忘心,譬彼虛舟,任運逍遙。
〔釋文〕而知音智。
食而一本作「飽食而」。
敖遊本又作「遨」,五刀反。
下同。
〇典案:書鈔百三十七、百四十二、類聚二十七、禦覽七百六十八引「敖」竝作「遨」,與釋文一本合。
汎若芳劍反。
,「阆」與「埌」同。
外物篇「胞有重阆」,郭注曰:阆,空曠也。
其義亦相近。
而見賢遍反。
令墨力呈反。
〔疏〕觀緩之迷,以為己誠有德之人,從是之後,忘知任物,不複自矜,況體道之人,豈視其功耶? 〔釋文〕不知音智,注同。
〇俞樾曰:「自是」二字絕句。
若緩之自美其儒,是自是也。
有德者已不知有此,有道者更無論矣,故曰「有德者以不知也,而況有道者乎!」「以」讀為「已」,郭注所說,殊未明了。
學父本或作「久」。
古者謂之遁天之刑。
〔注〕仍自然之能,以為己功者,逃天者也,故刑戮及之。
〔疏〕不知物性自爾,矜為己功者,逃遁天然之理也。
既乖造化,故刑戮及之。
〔釋文〕仍自而證反。
本又作「認」,同。
古真人,知道之士,天然淳素,無複人情。
〇碧虛子校引張君房本「古之」下有「至」字。
典案:張本是也。
莊子每言「古之至人」,下文「彼至人者,歸精神乎無始」,亦言「至人」。
〔釋文〕知雖音智。
應其如字。
當也。
朱泙漫學屠龍于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注〕事在于适,無貴于遠功。
〔疏〕姓朱,名泙漫。
姓支離,名益。
殚,盡也。
罄千金之産,學殺龍之術,伏膺三歲,其道方成,技雖巧妙,卒為無用。
屠龍之事,于世稍稀,欲明處涉人間,貴在适中,苟不當機,雖大無益也。
〇典案:類聚九十八、白帖九十五、文選七命注、禦覽八百二十八、九百二十九引「單」竝作「殚」,古字通用。
〔釋文〕朱泙李音平。
郭敷音反。
徐敷耕反。
〇郭慶藩曰:文選張景陽七命注引司馬雲:泙,普彭反。
釋文阙。
漫末旦反,又末幹反。
司馬雲:朱泙漫、支離益,皆人姓名。
〇俞樾曰:支離,複姓,說在人間世篇。
朱泙,亦複姓。
廣韻十虞「朱」字注:「莊子有朱泙漫,郭注:朱泙,姓也。
」今象注無此文。
屠音徒。
單音丹,盡也。
千金之家如字。
本亦作「賈」,又作「價」,皆音嫁。
三絕句。
崔雲:用千金者三也。
一本作「三年」,則上句至「家」絕。
聖人以必不必,故無兵; 〔注〕理雖必然,猶不必之,斯至順矣,兵其安有? 〔疏〕達道之士,随逐物情,理雖必然,猶不固執,故無交争也。
衆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 〔注〕理雖未必,抑而必之,各必其所見,則乖逆生也。
〔疏〕庸庶之類,妄為封執,理不必爾,而固必之,既忤物情,則多乖矣。
順于兵,故行有求。
〔注〕物各順性則足,足則無求。
〔疏〕心有貪求,故任于執固之情也。
〔釋文〕慎于兵「慎」或作「順」。
兵,恃之則亡。
〔注〕不得已而用之,以恬惔為上者,未之亡也。
〔疏〕不能大順羣命,而好乖逆物情者,則幾亡吾寳矣。
〔釋文〕恬徒謙反。
惔徒暫反。
本亦作「淡」。
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牍。
〔注〕苞苴以遺,竿牍以問,遺問之具,小知所殉。
〔疏〕小夫,猶匹夫也。
苞苴,香草也。
竿牍,竹簡也。
夫搴芳草以相贈,折簡牍以相問者,斯蓋俗中細務,固非丈夫之所忍為。
〔釋文〕之知音智。
注及下「為知」同。
不離力智反。
苞苴子餘反。
司馬雲:苞苴,有苞裹也。
竿音幹。
牍音獨。
司馬雲:謂竹簡為書,以相問遺,脩意氣也。
以遺唯季反。
下同。
敝精神乎蹇淺。
〔注〕昏于小務,所得者淺。
〔疏〕好為遺問,徇于小務,可謂勞精神于跛蹇淺薄之事,不能遊虛涉遠矣。
〔釋文〕敝精神郭婢世反。
一音必世反。
而欲兼濟道物,太一形虛。
若是者,迷惑于宇宙,形累不知太初。
〔注〕小夫之知而欲兼濟導物,經虛涉遠,志大神敝,形為之累,則迷惑而失緻也。
〔疏〕以蹇淺之知,而